师范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07届毕业生个案分析
本文关键词:师范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07届毕业生个案分析
【摘要】:毕业论文是检验一个学生是否达到规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一方面既可以检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较好地反映一个高校的师资科研水平。本文通过对绵阳师范学院2007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调查、分析,对本届毕业生论文指导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做出相应的分析总结,以供教师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时参考。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毕业生 论文 调查
【分类号】:G65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绵阳师范学院根据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和2007年1、2号文件精神,依据学校2007年“125质量工程”,明确提出第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总体思路,“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而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是检验一个学生是否达到规定培养目标的重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读书吧《毕业生——百年清华的中国年轮》[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1年06期
2 李军;石德万;;大学生学位论文撰写期间的信息行为对论文质量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3 ;柳州市在全区率先开通毕业生网上自助报到系统[J];人事天地;2011年08期
4 黄剑黎;蓝金思;;毕业生成功就业须具备六大素质[J];人事天地;2010年20期
5 刘莹;;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几点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6 赵昕;;对高等学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邹文娜;;就业面宽的专业有哪些[J];高中生;2011年12期
8 江枫;;找个好工作[J];中国就业;2000年07期
9 史世锋;臧涛;李杰;;独立学院就业现状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10 柴博;冯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明;吴燕;李丽琼;马骥;吴艳霞;;从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中医美容的教育和人才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戚淑英;;公寓之中见文明[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3 翁光兰;;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孙诚;吕华;;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严建雯;蒋月君;陈传锋;;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建构与就业指导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孙石月;;教会女校毕业生留美原因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7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张智洪;许锡宾;何兆益;;改革毕业实习模式 培养毕业生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黄敏;;广西艺术教育的又一朵奇葩——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发展综述[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瑞林;让毕业生自觉选择基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龙应台;期待人文港大[N];南方周末;2005年
3 高桂云;毕业生:如何克服求职焦虑?[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4 曹健;毕业生“千元之痒”:坚守还是放弃?[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本报记者 许杰 本报通讯员 林兆生;毕业生过度消费堪忧[N];烟台日报;2005年
6 记者 沈亚东;企业注重毕业生哪些素质[N];组织人事报;2005年
7 记者 俞嘉骏;靠什么吸引毕业生去基层[N];组织人事报;2005年
8 韩松;新闻毕业生:正视你的素质缺口[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记者 洪奕宜 通讯员 彭静;3万多毕业生今年落户深圳[N];南方日报;2005年
10 袁宁;毕业生网络求职:如何避免无用功[N];南京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捷;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D];复旦大学;2006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何彬生;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永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促进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恒;从毕业生质量追踪探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飞;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杨海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赵彩英;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婕;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永霞;大学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府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李景华;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尹红;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9 李忠军;高校毕业生专门化就业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齐;天津市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就业问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3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79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