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丹霞地貌_喀斯特地形也会地震吗_喀斯特溶洞

发布时间:2016-08-12 11:14

  本文关键词:喀斯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喀斯特溶洞 - 地表地貌

喀斯特溶洞

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站。湘、 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和岩盐等。在喀斯特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积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喀斯特区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

喀斯特溶洞 - 形成过程及原因

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地貌:石芽 石沟 石林 溶洞 地下河等. 此种地貌地区,往往奇峰林立,桂林就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奇观......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冰蚀悬谷、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学侵蚀作用的写照。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斯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 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喀斯特溶洞 - 世界溶洞和中国溶洞

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犸猛洞,位于肯塔基州境内,洞深64km,所有的岔洞连起来的总长度达250km。洞里宽的地方象广场,窄的地方象长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个洞平面上迂?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层。雨季,整个洞内都有流水,成为地下河流在坡折处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区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还有积水很深的潭,不妨称无底潭。
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尤以广西境内的溶洞著称,如桂林的七星岩、芦迪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云水洞,深612m,有七个“大厅”被一条窄长的“走廊”相连,洞的尽头是一个硕大的石笋,美名十八罗汉,石笋背后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规模。周口店的龙骨洞,洞虽不大,却是我们老祖宗的栖身地还行,但比较泛泛,没有结合望天洞的实际地质地貌条件,来说明这是一种化学反应。水从石头上流过。加上空气里的。产生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又分解成碳酸钙。碳酸钙沉积成乳石。

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溶洞 - 喀斯特溶洞之冠——九龙洞


九龙洞风景区位于铜仁市东南方向约17公里处,地处武陵山脉六龙山区北缘,沅水支流锦江南岸,总面积245平方公里。九龙洞风景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九龙洞是一个大型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五光十色,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其中高20米以上的钟乳石柱有数十根之多,最高一根高达39.98米,直径16.4米,为世界罕见,国内之最。加上优美的锦江风光、东山寺、明清民居古建筑等人文景观与洞连成一片,具有极高的和价值,是贵州重要的旅游科研避暑胜地,自古就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

喀斯特溶洞 - 溶洞文化与民俗

喀斯特溶洞

贵州是世办著名的,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早在旧石口器时代,贵州高原上普遍发育良好的喀斯特遇溶洞就成为远古人类的栖息这所。在目前发现的贵州100多处史前遗址中洞穴遗址就占了90%以上,为全国这罕见。从黔西观音洞穴中保存的古石磨坊,处处可以感受到古人类在溶洞内生息繁衍的情景,这种以洞为居的生活方式,从史前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并在长期的发展中造成了具有鲜明地特点和浓郁民族特色的贵州喀斯特溶洞文化。
 贵州独特的喀斯特溶洞文化,首先体现在独特的建筑艺术:从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镇远青龙洞,到黄平飞云崖,从织金保安寺,到全省随处可见的石头寨,石板房,这些就地取材,依山伴洞,贴壁凌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的建筑艺术,与中原建筑的严格对称,四平八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体现了溶洞居住文化传承与延续……
 独特的溶洞文化、催生了众多的民族节日:跳月节、串寨节、、火把节、吃相思、踩花洞、龙舟节、求子节、插秧节、四月八、三月三……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令人目不暇接,因分散居住和不便的交通,而导政“隔山难觅影,相会待来年”的高原各民笔、更渴望彼此间的沟通,也格外看重每一个民族相聚的节日!
 独特的溶洞文化,产生了独特的歌舞艺术。苗族舞蹈中特有的围圈而转的风韵,正是源自溶洞有限的环境,苗族的许多节日庆典歌舞,至今仍大多在溶洞中或洞边空地上进行,并被称之为“跳洞”,“跳花洞”……独特的溶洞文化,也使得喀斯特王国里多数民族和地区的宗教或信仰,至今还保留在原始古朴独特的阶段,从苗族虔诚的祭祖先的祭洞活动中,从号黎“戏剧活化石”的摊戏的“开洞”仪式中,均可看到这种来自远古文化的神圣与神秘!
 独特的溶洞文化,还产生了至今仍在沿用的众多以“洞”为名的乡、镇建制,以及中国历史上曾存在了140多年的绝无仅有的以“洞”为名、拥有民族自治权的县制——竖眼大田溪洞,即今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
 独特的溶洞文化,更产生了独特的酒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的陶壶酒具,到唐代文人杂录中记载的钓藤酒,从远古即存在的山洞窖藏的独特酿造工艺,到宋代以前就已出现的蒸馏技术;从姑娘酒、栽花竹酒珠酿制到国酒茅台及众多高原名酒的生产,从目前中国白酒业最大的洞窖基地的建成到洞藏青酒的诞生、独特的喀斯特地礼貌使贵州成了天下闻名的美酒王国。三朝酒、百日酒、讨八字酒、交杯酒、拦路酒、进寨酒、敬客酒、送客酒……经过悠久岁月的灿烂地文化发酵提纯陈酿的喀斯特美酒,不仅培育了热情好客的民族习惯,,而且还由此产生了各民族绚丽多彩的酒礼酒俗,使酒成为贵州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也使高原各民族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民俗如诗,美景如画,如诗如画的贵州喀斯特溶洞文化和,还有着众多的情韵等待人们去领略,还有着更多的神秘等待人们去探索!

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溶洞


 

 

 


  本文关键词:喀斯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92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a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