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6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社编辑部
本文关键词:外科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社/杂志简介 《外科理论与实践》(双月刊)曾用刊名:(外科)1996年创刊,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普外科为重点,同时兼及外科总论。本刊的办刊宗旨:①促进和加强国内普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联系,为专业人员提供一个学术讲坛和争鸣园地;②吸收和传递世界医学科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③贯彻继续教育方针,以各级外科医师知识不断更新为己任,为充实其理论基础、促进诊疗技术、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作出贡献。
自1998年公开发行以来,本刊每期有一专题,并由该领域的国内数位权威撰稿,以能及时反映国内在该领域的(包括临床和基础)最新认识、现状和发展趋势。本刊2001年起刊期由原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以从事普通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人员为主。 外科理论与实践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3、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4、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799;总被引频次:1547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97;综合影响因子:0.493
5、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荣誉:
2005年度获封面设计奖 外科理论与实践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病例报告、简讯。 外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述评、专家论坛、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研究报道一般不超过2000字:病例报告不超过1000字。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到科室)及邮政编码排在作者项下。每篇文章的作者数不宜超过6位,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而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应列入致谢部分。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件。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①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与方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处理。③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④结论(Conclusions):简要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4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姓均大写,其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后字母小写,双名间以"-"相连;不属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出阿拉伯数字的序号,同时在其单位名称前加上相同的阿位伯数字。
5.关键词:所有来稿均需标引3~5个关键词。尽量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标引的第一个关键词必须是主题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
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7.图表:每幅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按序编排,且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二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5:7。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另用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辩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予注明出处。
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光密度的符号为D。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秒,图表中也使用d、h、min、s。
人体及动物体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京柱(mmHg)或cmH20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cmH20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Mm与Hg之间及cm与H20之间必须留l/4字空。
9.数字: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如:①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②计量、计数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③序数词和编号中的数字等。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以下必须用汉字数字:①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元历纪年,如八月十五日,清康熙三十八年,日本庆应三年。②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如二元一次方程、四边形、九五计划、三叉神经。③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如五六十岁、三十六七摄氏度。④带有"儿"字的数字表示概数,如儿百、几十万分之一、星期三。⑤并列几个阿拉伯数字与其复指数相连时,复指数用汉字。如这几组数据中都含有5、7、9三个数。⑥形容词前的数字用汉字,如这一药品有三大特点。⑦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实验,1周为一疗程。③名词前的数字"一"须用汉字,如一直升飞机与一飞机相撞。⑨"一"与量词组成数量词组做定语作泛指时,须用汉字,如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⑩"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时,"一"须用汉字,如某一个药物。有效数字:数的修约不能用纯数学的四舍五入法,应按以下口诀修约:4舍6入5看右,5右有数便进1(3.7502→3.8),5右为0看左方,左为奇数要进1(3.7500→3.8),左为偶数(包括0)全舍去(3.650命→3.6,3.050命→3.0),且要一次修完毕。表示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6%-89%,不要写成6-89%,表示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时,应写成27%±2%或(27土2)%,不应写成27士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4cm×3cm×5cm或(4×3×5)com3,而不应写成4×3×5cm3。
10.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X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r;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1.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应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己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2.讨论: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交代本试验不足之处,勿作文献综述,不重复结果中己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试验目的与研究结果,并可与其他报道的结果相联系。理由充足时,可恰如其分地提出设想和建议。讨论字数宜在1000字以内。
13.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西文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如引用的为期刊,则在题名后"[J]":如为书籍,则加"[Ml"。写出引用文章的卷、期号,并标明起止页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外科理论与实践同类优质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学术杂志网是专业学术杂志网站。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口碑最好的杂志介绍网站。先后3余次荣膺各类媒体的好评和推荐,并在2007年获得了中国最佳商业网站排行榜六强的荣誉称号。
《学术杂志网》公告:
1、审稿快:内部审稿通道为1-7天,大大缩短了投、审、刊的时间;
2、发刊快:凡是在本站编辑部投稿并确定录用的稿件,可享受1-4个月见刊;
3、沟通好:专业老师对你的稿件编辑情况、排刊情况、见刊情况进行及时沟通;
4、有保障:有专业的专家教授团队,为您免费修改需要返修的《外科理论与实践》论文;
5、送期刊:凡是在本站投稿的作者,均可免费获得《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一本;
《学术杂志网》声明:
1、《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可查询,收录期刊
4、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费用,如果还有比本站价格更低,一周之内可以退出多收款项。
5、本站成功率高,没有成功的全额退还一切费用。
《学术杂志网》流程:
1.提出要求 → 2.报价及推荐刊物→ 3.支付服务费订金 → 4.发送材料经您确定 → 5.审稿并推荐 → 6.编辑部发通知书 → 7.最终确定 → 8.寄样刊
1.《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价格能不能更便宜一些?
答:由客户确定类型,由本站为客户根据期刊排版日期、收费情况来推荐给客户,价格可以适当下调,并且出稿的速度会更快。
2.信用有保证吗?
答:学术杂志网建站7年以来,各方面取得了非常的业绩,开通了支付宝信认商家服务,可以担保交易;网银在线支付是首批2005年用户;所有的银行卡号都是2004年注册的;付款可以支付到对工帐户(工商银行)。如果有欺骗行为,所有的收款方式都早就被注销了。
3.你们的网站有退款服务吗?
答:请客户保留汇款凭证。不成功全额退还客户。
4.什么是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
答:“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5.一般多长时间?
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选择的期刊类型不同,而且编辑部也有审稿、发稿等时间安排,,一般是1-4个月见刊,不排除有更长久的时间,建议有需求的用户一般提前2个月就开始提交业务比较理想。
6.我可以随时跟踪进展情况吗?
答:当然,我们的每一位客户,都会分配一名专职的客服经理为你全程负责,随时通报进展情况。
7.是否可以真的做到100%?
答:一般来说,可以做到98%以上,如果编辑手里的文章已经比较多的时候,就会推迟一些。该期刊特别忙的话,在征得客户你的同意后,可以免费更换同级期刊。
8.可以通过那些方式付款?
答:目前,我们支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的柜台汇款;网银在线付款;支付宝、淘宝在线付款;企业的对工帐户付款。我们的法人代表是“任本芬”、对工帐户是“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疑问请联系投诉与建议中心杨老师:13378216660。
因篇幅限制,更多问题请进入专题了解>>
学术杂志网有投稿合作的均为正规期刊的编辑部,可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到相关信息。本站以7年相关经验,帮助选择最适合的正规杂志社,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客户最满意的效果。
在线咨询:
《外科理论与实践》论文范例胃癌侵犯深度及可切除性的超声内镜判断价值 邹晓平,许国铭,金震东,李兆申,覃霞
胃周阳性淋巴结数目是胃癌的一个预后指标 赵大建,陶厚权,邹寿椿
胃癌术中放疗疗效的评估 林超鸿,秦环龙,张修龙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 瞿洪平,汤耀卿,刘伟,毛恩强,闵东,秦帅,武钧
中晚期肝癌治疗途径的探讨 王学浩,李相成,钱建民,张峰,杜竞辉
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 熊肇明,郝杰民,叶世会,谭江平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诊治分析(附40例报告) 王文清,田金国,朱贺臣,吴立成
严重肝外伤伴胆道损伤的处理 顾奇云,秦剑冲
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并发症出现时间的分析 龚曾毅,汤耀卿
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探讨 严仁俊,王学斌,孙永方
脾切除后自体脾片网膜囊内移植观察(附28例报告) 武金虎,巴桑顿珠,李仁勇,胡根德,格桑次登,李波,王蒙
人工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比较 王坚,吴志勇
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厉学民,郑樟栋,陈凯,毛根军
IL-10和IL-12与大肠癌关系的实验研究 陆爱国,郑民华,曹伟新,李东华,郁宝铭
伤寒肠穿孔84例诊治体会 台煜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的监测 朱月清,夏存林,王源荣,袁家祥,陈亚生
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临床意义 石如,赵有国,王勤
开放性颈总动脉损伤的救治体会 罗云锋,潘明新,杨继震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现状 陈汝福,邹声泉
FDG-PET在消化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徐庆,吴志勇
小儿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肖现民,高解春,董岿然
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6)——人类基因组研究 顾鸣敏
外科基本问题——休克(2):临床表现、监测和治疗 吴文溪,吴肇光
原发性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对策 汤钊猷
16例阑尾粘液囊肿临床分析 高景忠,匡文兰
如何降低肝切除术后的并发症 周信达,余耀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切除前后的作用 叶胜龙
国内肝移植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李宏为
肝移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的现状 杨广顺,杨宁
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肝包虫病并发症 赛福丁
外科病人合并肝功能损害的防治 黄洁夫
BismuthⅢ型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彭淑牖,牟一平,蔡秀军,彭承宏,吴育连,曹利平,江献川,许元良,刘颖斌
双“T”型管引流治愈医源性胆总管下端损伤一例 王兴祥,陆文佐,俞晓邨,王亚瑛,章璞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 梅铭惠,陈谦,杨景红,徐静,邓伟
胆囊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体会(附31例报告) 李桂臣,刘永锋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治疗 姚晓平,周伟平,李爱军,易滨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重复畸形及类癌出血一例报告 冯文贵
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程显声
温度稀释曲线法持续监测心排量 杨兴易,单红卫
第71届日本胃癌学会会议纪要 李国立,刘福坤,黎介寿
出血、凝血与止血(4)--外科止血 陈治平
出血、凝血与止血(3)--外科手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王鸿利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试题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函授继续医学教育出血、凝血和止血试题
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4)--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范丽安
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3)--肿瘤的遗传基础 孙洁宁
出血、凝血与止血(5)--外科输血 陈治平
与青年医师谈科研工作的起步 James C Thompson,张俊
发展我国的危重病医学 陈德昌
外科领域危重病医学的内涵 张圣道
直、结肠粪性破裂6例报告 聂涛
应激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支持 黎介寿
异位甲状腺误诊甲状舌骨囊肿一例 陈轲,李敬玉,王济德
外科危重病人感染特点和诊治对策 黎沾良
阑尾残株炎的病因分析和手术处理 王毅本,刘济明,柳玉文
大剂量激素作用的受体机制以及危重病人激素治疗的新策略 徐仁宝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7例分析 张青,陈方焘
MODS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孟宪钧
危重病人氧动力学紊乱特征和处理 汤耀卿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的认识 邱海波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张国锋,王元和,王强
家族性乳腺癌 胡震,邵志敏,沈镇宙
成人活体肝移植的若干问题 周光文,蔡伟耀,李宏为
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2) 龚建平,陈义发,裘法祖
营养与代谢(2) 黎介寿,吴肇汉,曹伟新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一例报告 曹海波,胡平
602例单纯胆囊切除病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结果分析 马保金,殷保兵,张延龄
腹腔感染之大肠杆菌体外耐药性监测 何振扬,符惠群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史景溪,张晓东,孙涛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移植物感染一例 陆清声,景在平,赵志青,包俊敏,赵珺,冯翔,冯睿,黄晟
85例急性肢体动脉缺血诊治 卢一飞,张纪蔚,张皓,张柏根
输卵管乳头状囊腺癌并反复急性左股动脉血栓形成一例 廖明芳,景在平,冯翔,赵珺,陆清声
双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章联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对策 蔡仲达,李智,陈文娟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
浸润其他器官及局部复发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 董新舒,徐海涛,高登群,于志伟,赵鹏
中晚期胃癌局部动脉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申宝忠,张国福,尚鸣异,杨光,李任飞
血友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王学锋,王鸿利,杨庆铭,张圣道
CT在小肝癌术前定位的作用 李爱军,吴孟超,杨广顺,陈汉,沈锋
胆囊癌临床分析和诊治体会 张东兴,汤志琴
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分析 金正明,钱岳荣,石长青,李如昌
乳腺Paget病24例临床分析 汪志明,邹强,张妞,朱锡琪
术后化疗对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兰明银,胡玲
男性乳腺癌15例报告 刘会峰,郑培明,高蕾,陈乾德,黄加国,李承学
两侧腹小切口腹膜后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 朱玮
近侧胃癌左肝浸润切除术后疗效观察 毛伟敏,吕桂泉,严福来,周星明,陈奇勋,蒋友华
老年胃癌外科治疗85例分析 李蔚萍,杨勇卫,黄磊,罗恩钊
胃十二指肠穿孔死亡相关因素分析(附42例报告) 李瑞华,陈小伍,吕晔
新辅助化疗在可切除乳腺癌中的应用 邵志敏,沈镇宙
放射性探头在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 王辉
循证外科的概念和现状 张俊,朱正纲,林言箴
保乳治疗中的相关问题 吴炅,邵志敏,沈镇宙
进一步提高我国乳腺癌的诊治水平 沈镇宙
就我国女性乳腺癌一些问题的思考 宁连胜
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若干认识 张斌
乳腺癌激素受体调控的研究方向 邵志敏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武正炎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 沈坤炜,沈镇宙
开展循证外科,指导临床实践 林言箴,朱正纲
学术杂志网致力于学术杂志信息整理收录和投稿,我们只协助已经获得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征稿(征稿授权和经营许可)。本站非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社编辑部网站,查询稿件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杂志社的编辑部。如果贵杂志社不希望我们收录您的期刊信息,请致电13378216660(8:00-22:00)。
。
本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外科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hengyudg/11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