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科学
发布时间:2021-08-05 08:42
面对全球环境挑战,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成为21世纪举世瞩目的新兴领域。乡村可持续性科学作为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跨学科思维、多尺度视角来理解和改善乡村人地关系的、以应用为导向的整合型学科。与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相互对应并相互联系,乡村可持续性科学是应对乡村衰退、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所急需的科学支撑。本文在讨论可持续性、乡村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科学概念基础上,以农业可持续性、社区可持续性与农民福祉为主要内容,构建了一个多学科综合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框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差距明显,"三农"问题复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艰巨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推动中国乡村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尚不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技术与决策支撑。为此,本文对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中国乡村可持续研究的不足。结论显示,中国乡村迫切需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但乡村可持续性科学基础薄弱,需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本国国情,强化跨学科研究与人地系统耦合研究,聚焦9个适应中国当前乡村发展需求的核心议题,并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可持续性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乡村振兴发展的行动策略。
地理学报. 2020,75(04)北大核心CSSCIEICSCD
页码:736-752
页数:17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
2.1 可持续性的概念
2.2 乡村可持续性的概念
3 乡村可持续性科学
3.1 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的概念
3.2 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框架
4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
4.1 中国乡村发展历程
4.2 中国乡村可持续研究现状
4.3 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研究展望
5 结论
期刊论文
[1]基于乡村弹性的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路径研究[J]. 李玉恒,阎佳玉,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9(10)
[2]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J]. 魏后凯,刘长全. 经济研究参考. 2019(08)
[3]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启示[J]. 李玉恒,阎佳玉,宋传垚. 地理研究. 2019(03)
[4]中国乡村振兴——土地整治视角(英文)[J]. 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04)
[5]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J]. 刘继来,刘彦随,李裕瑞,胡银根. 自然资源学报. 2018(11)
[6]再论可持续性科学:新形势与新机遇[J]. 周兵兵,马群,邬建国,胡国华,毛德华,曾小箕,郭杰,房学宁,刘宇鹏,吕立刚.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7]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8(10)
[8]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英文)[J]. 唐承丽,贺艳华,周国华,曾山山,肖路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05)
[9]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8(04)
[10]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学[J]. 傅伯杰. 科技导报. 2018(02)
本文编号:137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hengyudg/13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