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获1994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综合评价第11名
本文选题:土壤学 切入点:期刊综合评价 出处:《土壤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土壤学报》2012年的核心影响因子为1.211,核心总被引频次为3 860。《土壤学报》2012年的综合评价总分为93.2,在全部1994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1名。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latest citation report of Chinese Sci-tech Journals 2013 (Core Edition) released by the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he co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Journal of soil in 2012 are 1.211, and the total citation frequency of the core is 3 860. The synthesis of the Journal of soil in 2012 is comprehensive.The total evaluation score was 93.2, ranking 11th among all 1994 core journals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土壤学会会章[J];土壤通报;1988年01期
2 沈阳农学院土壤教研组;农业土壤学体系的探讨[J];土壤通报;1961年04期
3 陈效民,陈巍,潘根兴,叶民标,李辉信;土壤学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及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7期
4 赵其国;四十年的回顾与前瞻——序言[J];土壤学报;1989年03期
5 鲁如坤;“微域土壤学”──一个可能的土壤学的新分支[J];土壤学报;1999年02期
6 本刊编辑部;;《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简介 土壤学:绿色的根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年02期
7 袁嗣良;美国的土壤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概况[J];土壤;1979年06期
8 朱祥祖;中国土壤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1987年学术年会闭幕词[J];土壤通报;1988年01期
9 ;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会讣告[J];土壤通报;1988年06期
10 E.H.米苏斯金;张国光;;土壤的区域现象和细菌社会[J];土壤学报;195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姚明辉;李树才;;潘家口库区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及影响因子研究初报[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西南农业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情况[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4 ;《西南农业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情况[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5 周健民;;新世纪中国土壤学面临的任务[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6 周健民;;序[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7 张健;;黑龙江省秋季初霜冻气侯分析及预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李小雁;;水文土壤学研究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陆彦椿;;前言[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10 马鄂超;何江勇;杨国江;;Fert GIS平衡施肥专家决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晖邋尹江勇 实习生 王平;科学家呼吁对土地要“爱得深沉”[N];河南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董静光;科普读物《植物土宜博览》出版[N];大理日报(汉);2008年
3 访谈嘉宾 周芸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将抗旱进行到底[N];中国水利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郝建华;实现黑土粮食持续增产[N];黑龙江日报;2005年
5 卢育辉 通讯员 钟小雄 梁镜财;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奖10万[N];广东科技报;2007年
6 记者杨晴川;世界土壤科学大会开幕[N];人民日报;2002年
7 记者 曹陇生邋通讯员 任晓军;我省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获初步成效[N];陕西日报;2007年
8 毕节地区水土保持办公室 张东辉;水土保持发展之路[N];毕节日报;2009年
9 李敏;“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取得长足进展[N];黄河报;2007年
10 王强 陈志奎 姜木金;有机肥虽好,科学施用有讲究[N];镇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中;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李贵桐;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3 白红英;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因子及其定量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梁东丽;黄土性土壤氮素氧化亚氮气态损失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何文清;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丁启朔;耕作力学研究的土壤结构及其评价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冠丽;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GSPAC系统水分运移野外试验模拟与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吴全;内蒙古粮食生产能力与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勇;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系统分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赵溪竹;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周转[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莅;紫色土区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SOC预报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魏晋;不同区域森林土壤甲烷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毛应明;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纪杰;毛竹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7年
5 宋淑艳;土壤微团聚体中磷的测定及作物生长状况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路克国;生物有机肥的土壤学效应及其对红富士苹果根系吸收镉、铜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7 朱昌锋;淹水对土壤磷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郑兴波;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陈卫卫;三江平原稻田生态系统N_2O排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10 雷治平;陕西农业干旱灾害评估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12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hengyudg/171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