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技核心期刊 >

Q植物分类学报杂志社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6-05-17 19:05

  本文关键词:植物分类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植物分类学报杂志社/杂志简介 《植物分类学报》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双月刊)1951年创刊,1989(1)-2008(6)《植物分类学报》《ActaPhytotaxonomicaSinica》2009(1)至今《植物分类学报》《JournalofSystematicsandEvolution》是我国生物学科历史最悠久的核心期刊,代表了我国植物分类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在国内外有深远的影响。

《植物分类学报》所刊登的内容是生命科学各学科及农业、林业、医药、轻工及环境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等行业有关学科的基础。《植物分类学报》是从事这些学科工作的必备参考刊物。 植物分类学报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08年连续5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7;总被引频次:1075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866;综合影响因子:0.670

7、植物分类学报荣誉:

2001年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

200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2003年第一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4年第二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植物分类学报栏目设置 新分类群、类群分类修订、物种生物学、细胞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分子系统学、分支系统学、数量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报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言简意赅。一般每篇论文不超过一万字,每个新种的拉丁描述及特征集要不超过1000个印刷符号。

2.稿件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写。稿件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要求中、英文(汉语拼音)对照;两种文字的稿件均要求有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中文稿件的英文摘要可适当加长。摘要须高度浓缩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其中,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及参考文献。关键词一般3~10个。中文稿件的表、图注及图版说明应有英文对照,中英文分段排列。

3.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需分清,斜体者(如:基因位点的符号以及分类群的拉丁学名)应在下面划一横线为标记。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及其位置高低需区别明显。中、外文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厘米、毫米、微米应写成cm,mm,μm;当量浓度N、克分子浓度M已废止,用mol/L浓度单位;小时、分、秒应分别写成h、min及s。

4.发表新分类群及分类修订文章要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有关规定。为了统一,发表新分类群的文字顺序为:学名,拉丁文特征集要、简要描述,模式标本引证,中文简要描述和特征集要。标本引证中,汉语拼音的地名及人名(沿用已久的老学者姓名的英文拼法可不变)后括注相应中文。我国地名的汉语拼音拼写应遵循《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的最新版本,对一般标本只引采集地的省、县名、采集人姓名及标本号,注明标本存放处(请采用《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傅立国主编)的标本室代号);模式标本要加引采集年、月、日及海拔和生境。新种的模式标本请存放在有条件长期保存标本的大标本馆。分类修订文章原则上要求对每个类群及其异名都引证模式标本。涉及多学科研究手段的论文均请注明凭证标本(采集地、人、号)及其存放处。撰稿请参考我刊近期刊登的《作者撰稿参考事项》。

5.参考文献按“著者-出版年制”的格式著录。文内所引及文末所列文献应能一一对应。我刊原则上采用英文著录方式(中文文献的作者用汉语拼音,括注中文;刊物名要求英中文对照,文题和书名及图书的出版单位等只录英文,出版地址用汉语拼音,列出版单位之前);但原中文文献无英文题目者不必翻译。有关参考文献引证的要求,请详见本刊近期登载的《植物分类学报》参考文献引证格式。

6.图和照片要有比例尺。插图最好用硫酸纸清绘,墨线要黑而匀。插图一般不超过15×20cm2,以免邮寄时损坏。插图的图注须与图分开。图版的版心不超过14×19cm2。图版照片贴的厚薄须一致,可贴在复印纸上,切勿贴纸板上。图、表与正文内容切忌重复。

7.来稿请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包括图或图版)可为复印件。打印稿须兼行打印。文稿修改定稿后,最好交软盘,或通过E-mail传送定稿的文件(地址:aps@caf.forestry.ac.cn),同时须附一份内容与之完全一致的文字打印稿(须隔行打印)。软盘文件务必在PC兼容机的操作系统下转换为纯文本(.txt)文件的格式存储;若使用北大方正排版软件,请拷贝小样文件。作者应尽量使用新3寸盘,盘上只包括相应文件,在投寄前进行病毒检查。 植物分类学报同类优质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学术杂志网是专业学术杂志网站。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口碑最好的杂志介绍网站。先后3余次荣膺各类媒体的好评和推荐,并在2007年获得了中国最佳商业网站排行榜六强的荣誉称号。

《学术杂志网》杂志发表公告:
    1、审稿快:《植物分类学报杂志》内部审稿通道为1-7天,,大大缩短了投、审、刊的时间;
    2、发刊快:凡是在本站编辑部投稿并确定录用的稿件,可享受1-4个月见刊;
    3、沟通好:专业老师对你的稿件编辑情况、排刊情况、见刊情况进行及时沟通;
    4、有保障:有专业的专家教授团队,为您免费修改需要返修的《植物分类学报》论文;
    5、送期刊:凡是在本站投稿的作者,均可免费获得《植物分类学报》杂志一本;
    6、团购大优惠:一次性发表3篇以上的文章,均可获得团购特别优惠活动,有需要的朋友请点击右栏客服老师具体咨询;
    7、我们还可以为你提供CNKI反抄袭检测、写作辅导、继教学分、著书代理、英文翻译等服务。

《学术杂志网》杂志发表声明:
    1.《植物分类学报杂志》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可查询,收录期刊
    4、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中介服务费,以维持网站正常运转,如果还有比本站价格更低,且能成功发表的,一周之内可以退出多收款项。
    5、本站投稿成功率高,没有成功发表的全额退还一切费用。

《学术杂志网》期刊发表流程:
    1.提出发表要求 → 2.报价及推荐刊物→ 3.支付服务费订金 → 4.发送材料经您确定 → 5.审稿并推荐发表 → 6.编辑部发通知书 → 7.最终确定发表 → 8.编辑部寄样刊

1.《植物分类学报杂志》价格能不能更便宜一些?

答:由客户确定类型,由本站为客户根据期刊排版日期、收费情况来推荐给客户,价格可以适当下调,并且出稿的速度会更快。

2.发表的信用有保证吗?

答:学术杂志网建站7年以来,各方面取得了非常的业绩,开通了支付宝信认商家服务,可以担保交易;网银在线支付是首批2005年用户;所有的银行卡号都是2004年注册的;付款可以支付到对工帐户(工商银行)。如果有欺骗行为,所有的收款方式都早就被注销了。

3.你们的网站有退款服务吗?

答:请客户保留汇款凭证。由本站发表的文章,如果没有按期发表,由本站全额退还客户支付的费用。

4.什么是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

答:“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5.一般多长时间能够发表?

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选择的期刊类型不同,而且编辑部也有审稿、发稿等时间安排,《中外文摘》一般是1-4个月见刊,不排除有更长久的时间,建议有需求的用户一般提前2个月就开始提交业务比较理想。

6.我可以随时跟踪进展情况吗?

答:当然,我们的每一位客户,都会分配一名专职的客服经理为你全程负责,随时通报进展情况。

7.是否可以真的做到100%发表?

答:一般来说,可以做到98%以上准时发表,如果编辑手里需要发表的文章已经比较多的时候,就会推迟一些。如果稿件质量确实较差,我们的专业老师会帮助你修改一下。该期刊特别忙的话,在征得客户你的同意后,可以免费更换到同级的期刊发表。

8.可以通过那些方式付款?

答:目前,我们支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的柜台汇款;网银在线付款;支付宝、淘宝在线付款;企业的对工帐户付款。我们的法人代表是“任本芬”、对工帐户是“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疑问请联系投诉与建议中心杨老师:13378216660。

因篇幅限制,更多问题请进入专题了解>>

学术杂志网有投稿合作的均为正规期刊的编辑部,可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到相关投稿信息。本站以7年相关经验,帮助选择最适合的正规杂志社发表论文,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客户最满意的效果。

在线咨询:

植物分类学报》论文发表范例 泡沙参复合体(桔梗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 Ⅳ. 等位酶水平的变异和分化    葛颂,洪德元
类叶升麻具有毛茛科中最对称和最原始的核型吗?    杨亲二
中国兜被兰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席以珍,郎楷永,胡玉熹
棕榈藤茎的表皮特征及其分类意义    刘成刚,胡玉熹,林金星
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宋湛谦,梁志勤,刘星
银屏牡丹——花王牡丹的野生近亲    洪德元,潘开玉,谢中稳
中国石杉属(狭义)小杉兰组的分类学研究    张丽兵,孔宪需
中国苔草属菱形果组新资料(2)    梁松筠
紫斑牡丹及其一新亚种    洪德元
中国诸葛菜属(十字花科)新分类群    谭仲明,许介眉,赵炳祥,张小亮
西藏半边莲属(桔梗科)一新种    郑维列,罗大庆
中国山姜属一新变种    赵志礼,董辉,秦民坚,徐珞珊
海南岛苏铁一新种    刘念
中国苔类植物新记录属──服部苔属    衣艳君,高谦
综述被子植物系统学中花发育研究的进展及对今后研究的思考    孙坤,陈家宽,陈之端
刺五加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    刘林德,王仲礼,田国伟,申家恒
刺五加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刘林德,王仲礼,田国伟,申家恒
濒危植物木根麦冬的胚胎学研究    何田华,饶广远,尤瑞麟,张大明
渐危植物鹅掌楸的授粉率及花粉管生长    黄双全,郭友好,陈家宽
11种金花茶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施苏华,唐绍清,陈月琴,屈良鹄,张宏达
中国红豆杉属及其近缘植物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    周其兴,葛颂,顾志建,岳中枢
苔草属复序苔草亚属十四种植物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张树仁,梁松筠,戴伦凯
华夏齿叶叶表皮构造的研究    刘照华,耿宝印,崔金钟,李承森
粗根韭的核型分化研究    许介眉,杨蕾,何兴金,薛培凤
中国冬青属苦丁茶名实辩证    俸宇星,陈书坤,赵瑞峰,梁畴芬
安徽金腰属 (虎耳草科)植物新资料    张小平,郭新弧
杏属和樱属植物新组合    李朝銮,蒋舜媛
荒漠连蕊芥——内蒙古十字花科一新种    赵一之
中国及缅甸北部蹄盖蕨科新分类群    朱维明,和兆荣
云南耳蕨属一新种    朱维明,和兆荣
蓝丁香及其混淆种的澄清    秦祥堃
稻属叶表皮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张志耘,卢宝荣,温洁
刺五加传粉生物学研究    刘林德,王仲礼,田国伟,申家恒
异叶苣苔属(苦苣苔科)的核型研究    王印政,顾志建,洪德元
六种葱属植物核型研究    杨蕾,许介眉,张小亮,万海清
三尖杉科的核形态学研究    顾志建,周其兴,岳中枢
北萱草与大苞萱草区分为不同物种的核型证据    熊治廷,陈心启,洪德元
翼萼蔓属系统位置的研究    陈世龙,何廷农,洪德元
套叶兰属的一对替代种:甘肃的新种套叶兰和台湾的宝岛套叶兰    陈心启,郎楷永
国产多榔菊属两新种    陈艺林
云南黍属(禾本科)一新种    彭华,周丽华
金缕梅科一新组合    郝日明,魏宏图
我国山西、广西美芒藻属两新种    谢树莲,凌元洁
中国海产刚毛藻科新记录    栾日孝,张淑梅
原位杂交技术在稻属研究中的应用    张寿洲,卢宝荣,洪德元
中国樟科植物叶中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比较解剖研究    初庆刚,胡正海
40种散生竹的染色体数目    李秀兰,刘松,宋文芹,陈瑞阳,王云珠
云南乌头属一些种类的修订    杨亲二
第14届国际生物多样性及进化生物学研讨会在德国召开    张丽兵
广西苦苣苔科新植物(续三)    方鼎,覃德海,韦毅刚
广西樟科植物两新种    方鼎
中国菊属二新种    石铸,彭广芳,张素芹,靳淑英
梧桐科山芝麻属一新种    刘寿养
葡萄属二新变种    王晓东,陈心启,李朝銮
山西鞘藻属一新种    谢树莲,凌元洁
五加科树参属一新名称    向其柏
一个被子植物“目”的新分类系统简介    汤彦承,路安民,陈之端
也谈“Biosystematics” 的中文译名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葛颂
第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简介    张志耘,葛颂
铁线莲属研究随记(Ⅲ)    王文采
《The Plant-Book》简介    侯元同,覃海宁
利用RAPD分子标记评价仲彬草属的种间关系    周永红,郑有良,杨俊良,颜济,贾继增
穗花杉属的核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周其兴,顾志建,岳中枢
眼子菜的花器官发生    孙坤,张志耘,陈家宽
五味子属植物的分类学订正    林祁
云南西北部毛茛属一新种——文采毛茛及其核型    杨亲二
国产凤仙花属三新种    陈艺林
广东山姜属一新种——从化山姜    廖景平,黄向旭,吴德邻,吴七根
中国梧桐科二新种和粗齿梭罗的补充记载    徐颂军,李秉滔
福兰,中国云南兰科一新种    刘仲健,陈心启
吉林省蓝柄藻属一新种    肖洪兴,盛彦敏
金缕梅科一些种类的新异名    张志耘,张宏达
《中国植物志》增补:白玉簪科    张奠湘
豆科黄华属植物种子表面特征的研究    萨仁,陈家瑞
《Vascular Plant Familis and Genera》介绍    侯元同,覃海宁



学术杂志网致力于学术杂志信息整理收录和投稿,我们只协助已经获得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征稿(征稿授权和经营许可)。本站非植物分类学报杂志社编辑部网站,查询稿件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杂志社的编辑部。如果贵杂志社不希望我们收录您的期刊信息,请致电13378216660(8:00-22:00)。 。

    本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植物分类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hengyudg/46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