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技核心期刊 >

病理体视学检查是什么_体视学书籍_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19 14:02

  本文关键词: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杂志简介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体视学学会主办、全面反映中国体视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术性和技术性综合刊物,报道国内外有关三维结构与图像的定量分析和表征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内容涉及体视学,图像分析,三维视觉,三维成像与可视化,相关图像的获取(如各种显微镜、CT、特种摄影技术)和处理技术,相关数学原理的研究(几何概率、分形理论、数学形态学),计算机仿真与信号处理,三维图像技术及其在各专业领域(如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地学、矿物学、农学、遥感、计算机、航空等)中的应用。主要读者面向从事体视学研究与图像分析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和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栏目设置有论著、综述、动态与信息等。

期刊投稿指南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征稿简则

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稿件登记表》上签名。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编辑部在收稿后5个月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
1.1  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7 000汉字(英文文稿,长度不限)。
1.2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1.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1.4  层次标题序号
1.4.1  层次标题左顶格。
1.4.2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
一级标题使用1,  2,  3 …;
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 …;
1.4.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  2),  3), …。这时,退2字起排。
再以下,使用a),  b),  c), …。这时,,退2字起排。
1.4.4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1.5  其他序号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1.6  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
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2.1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2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作者之间以“,”分隔。
2.3  作者机构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
机构之间以“;”分隔。
2.4  摘要
中文摘要的篇幅200~220字,信息具体。
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
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2.5  关键词
2.5.1  应有3~8个关键词。
2.5.2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
2.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2.5.4  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
2.6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
3 英文摘要
3.1  文题
3.1.1  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
3.1.2  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
3.1.3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1.4  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3.2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3.2.1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
3.2.2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3  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
3.4  摘要正文
3.4.1  字数为100~150单词。
3.4.2  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
3.4.3  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3.4.4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
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
2) 尽量使用简单句;
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
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
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
3.5  关键词
3.5.1  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
3.5.2  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3.5.4  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4.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
4.2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4.3  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
4.4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 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5.1  斜体
1) 量的符号、
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
3) 一般函数符号、
4) 变数符号。
5.2  黑斜体
1) 矢量(向量) 的符号、
2) 矩阵的符号、
3) 张量的符号。
5.2  正体
SI词头和量单位、
从文字转化的角标、
阿拉伯数字、
叙述性文字、
化学元素符号、
缩略语、
仪器的规格型号、
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6.1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2  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
6.3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 “π =  3.141 592 6”。
6.4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999之间。

7 插图
7.1  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2幅。
7.2  插图的幅面: h×w = 50 mm×70 mm。
7.3  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
7.4  图注的字体、字号
字体:汉字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8 point。
7.5  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
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7.6  函数图要求
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
标线数目:3~7个;
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
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
7.7  照片、灰度图:清晰。
7.8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8 表格
8.1  表格的宽度:一般限25汉字(或48字符)。
8.2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
8.3  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
8.4  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
9 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的要求
9.1.1  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6条。
9.1.2  参考文献中应包括两篇以上在《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上发表过的论文。
9.1.3  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9.1.4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
9.1.5  作者不超过 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 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

9.2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9.2.1  连续出版物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9.2.2  专著(或译著) 作者. 书名 [M]. 译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9.2.3  论文集 作者. 文题 [A]. 编者. 文集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9.2.4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年.
9.2.5  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P].  国名及专利号, 发布日期.
9.2.6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9.2.7  技术报告 作者. 文题 [R]. 报告代码及编号, 地名: 责任单位, 年份.
9.2.8  报纸文章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9.2.9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 作者. 文题 [EB/OL]. …, 日期.

9.2.10  光盘文献(数据库) 作者. 文题 [DB/CD].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9.2.11  其他文献 作者. 文题 [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9.3  主要参考文献的示例
[1] 张昆, 冯立群, 余昌钰, 等. 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1-7.
ZHANG Kun, FENG Liqun, YU Changyu, et al. The research of the design of spherical gear transmission used in flexible wrist of robots [J]. J Tsinghua Univ,1994,34(2):1-7. (in Chinese)
[2] 郑开青.  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D].  北京: 清华大学,1987.
ZHENG Kaiqing.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ts Software [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1987. (in Chinese)
[3] Petrowski A. A clearing procedure as a niching method for genetic algorithms [A]. Proc 3rd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1996. 798-803.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编辑部


  本文关键词: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hengyudg/7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6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