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中信建投 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订:背景、内容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3 06:31

  本文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 股票 投资 基金 租房


  摘要

  近日,国务院批复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意味着现行核算体系未来将有所调整,涉及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和核算范围、基本分类、基本核算指标以及基本核算方法等方面。目前修订方法还没有正式实施,但在未来将会逐步开展,可能对GDP规模、经济增速乃至经济政策的选择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值得关注。在修订内容中,我们主要关注基本概念引入与基本核算方法修订两个方面。

  基本概念的引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引入“知识产权产品”概念,研发支出纳入固定资本;2.引入“雇员股票期权”概念,计入劳动者报酬;3.引入“经济所有权”概念,将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农民财产;4.引入“实际最终消费”概念,体现政府及非营利机构的改善民生作用。

  与基本概念的引入相比较,基本核算方法的改变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更大,也更值得关注。根据统计局的说明,基本核算方法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1.调整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国内生产总值;2.改进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的计算方法,采用市场租金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3.改进了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采用了参考利率法;4.改进了中央银行产出的计算方法,依据服务性质区分为市场服务和非市场服务分别计算;5.改进非寿险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对巨灾后的实际索赔进行了平滑处理。

  核算修订对我国经济规模、增速与结构指标数据有一定影响。如果核算方法修订对GDP增速有所提升,那么之前流行的“6.5%”的增长目标底线约束可能就会有所“软化”,进而对相关经济政策的选择也会带来重要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此次修订并非“是为了提高增长数据而刻意为之”,而是适应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与国际核算方法接轨的“顺势而为”,对于GDP规模与增速的影响只是“水到渠成”。

  正文

  7月14日,国务院批复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以下简称“CSNA-2016”),这意味着现行的基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以下简称“CSNA-2002”)的核算体系未来将有所调整,涉及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和核算范围、基本分类、基本核算指标以及基本核算方法等五个方面。目前修订方法还没有正式实施,但在未来将会逐步开展,可能对GDP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乃至经济政策的选择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值得关注。事实上,近年来国家统计局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论文等不同方式公布部分调整内容与方向。我们根据相关资料,对此次修订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进行了梳理。

  报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对此次修订背景的介绍,主要是现行CSNA-2002相对于国际标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此次修订的内容,这里主要关注基本概念引入与基本核算方法修订两个方面,分别在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介绍。第四部分是对修订影响的部分思考。

  一

  修订背景:当前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以及国内经济管理的需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修订过程中逐步规范和完善,从建国初期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逐步转变至国民账户(SNA)核算体系。1984年至1992年,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并于1992年在全国实施。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五个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国民账户体系》(SNA)。在1993年SNA版本(以下简称“SNA-1993”)发布后,1999年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修订,制订了CSNA-2002,成为当前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矗2009年,联合国等五大国际组织联合颁布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以下简称“SNA-2008”),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公众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产生了新的需求。对比SNA-2008,CSNA-2002在多个方面有待改进。

  1.1基本概念

  在所有权方面,SNA-2008将其分为经济所有权和法定所有权。经济所有权是指,控制某类资产,承担货物和服务、自然资源、金融资产和负债有关经济风险,享有相应经济利益的权利;法定所有权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拥有货物和服务、自然资源、金融资产和负债,并能够持续获得相应经济利益的权利。当两者的所有权不同时,SNA-2008主张将相关内容纪录在经济所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纪录时点取决于经济所有权的变更时点。CSNA-2002还未引入“经济所有权”的概念,相关交易的记录方式也未更新。

  在金融资产方面,国际SNA-2008在金融资产分类上引入“金融衍生工具和额雇员股票期权”的概念,在非金融资产分类上,沿袭生产非金融资产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分类。CSNA-2002在该项目上没有设立金融资产中的金融衍生工具、雇员股票期权项目,缺少一些统计的基本概念。

  此外,相比国际SNA-2008,CSNA-2002还缺少“知识产权产品”、“实际最终消费”等基本概念。

  1.2基本分类

  我国机构部门分类中没有单独的非盈利机构部门(NPISH)。在机构部门分类方面,国际SNA-2008将经济总体的常驻单位分为金融公司部门、非金融公司部门、政府部门、为拽服务的非盈利机构部门和拽部门。CSNA-2002中,所有常驻单位被分为四个相互独立的部门:金融机构部门、非金融机构部门、拽部门和政府部门,将NPISH归并为政府部门。

  1.3核算方法

  在雇员报酬统计方面,国际SNA-2008将自主经营者的劳动报酬归为混合收入,并且提倡将雇员股票期权纳入雇员报酬统计。CSNA-2002将个体经营户的劳动报酬作为雇员报酬的一部分,并且尚未设立雇员股票期权的基本概念。

  在中央银行产出计算方面,SNA-2008依据服务性质将其区分为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并考虑货币政策服务和监管服务。CSNA-2002将中央银行与其他银行法人单位合为一体计算产出,虽然也对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做出区分,但依据的是会计制度类型而非服务性质。

  在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核算方面,目前我国使用的是成本法,而SNA-2008建议使用市场租金法。

  在金融中介服务方面,CSNA-2002目前使用的是利息收支差法,而SNA-2008建议使用参考利率法。

  二

  修订内容之一:基本概念的引入

  2.1 引入“知识产权产品”概念,研发支出纳入固定资本背景简介    知识产权产品是研究、开发、调查或创新活动的成果,开发者通过销售或使用这些成果而获得经济利益。知识产权产品是SNA-2008提出的重要概念,同时取消了“无形资产”概念。知识产权产品分为五种类型:研究与开发、矿藏勘探与评估、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娱乐文学和艺术品原件、其他知识产权产品。

  简要评述

  CSNA-2002没有知识产权产品概念,只是将矿藏勘探支出、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未包括研究与开发、娱乐文学和艺术品原件、其他知识产权产品。此次CSNA-2016修订引入“知识产权”的概念,将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具有必要性同时具备可能性。其一,目前研究与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显著,具有一定固定资产属性,同时,我国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逐步增加,从2002年至2012年间增加约9000亿元,占GDP比重由1.07%增加至1.98%。其二,目前我国已有较丰富的基础数据,常规年开展了政府、企业等研发活动调查,且分别于2000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研发资源清查。同时,发达国家在开展研究与开发核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经验可供借鉴。对于数据库、娱乐文学和艺术品原件我国尚缺乏统计资料,将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归纳入固定资本计入GDP核算范围。

  2.2 引入“雇员股票期权”概念,计入劳动者报酬

  背景简介

  雇员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部分员工在未来一个约定日期或一段时间内,按照预先确定的合约购入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拥有该权利的员工多数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等满足一定条件的公司人员,并且这些条件往往同公司或个人业绩挂钩。

  简要评述

  此次CSNA-2016修订引入了“雇员股票期权”概念,将其作为劳动者报酬纳入金融资产的核算范围。其一,雇员股票期权作为对员工的酬劳或激励,与员工在企业的表现和业绩相关,因而具有劳动者报酬属性。其二,自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快速发展,据统计,大部分股权激励采取授予期权的方式,将被更多的企业所实施。

  2.3引入“经济所有权”概念,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农民财产

  背景简介

  如前所述,在所有权方面,SNA-2008将其分为经济所有权和法定所有权。经济所有权是指,控制某类资产,承担货物和服务、自然资源、金融资产和负债有关经济风险,享有相应经济利益的权利;法定所有权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拥有货物和服务、自然资源、金融资产和负债,并能持续获得相应经济利益的权利。

  简要评述

  此次CSNA-2016修订引入了“经济所有权”概念,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农民财产收入具备了合理性。其一,我国宪法规定,农村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所以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并不具有法定所有权。若按法定所有权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收入不能作为农民的财产收入处理。但是,拥有经营权的农民对土地承担经济风险、享受经济收益,所以拥有经济所有权。若按照经济所有权原则,个人或单位承包土地的收入即成为SNA-2008定义的地租,从而成为农民财产收入的一部分。其二,自2002年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依法进行流转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现象越来越普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引入“实际最终消费”概念,体现政府及非营利机构的改善民生作用

  背景简介

  SNA-2008体系中有两类最终消费指标:实际最终消费与最终消费支出。根据定义,拽部门实际最终消费=拽部门最终消费支出+拽部门从政府部门和为拽的非营利机构部门获得的实物社会转移;政府部门实际最终消费=政府部门最终消费支出-政府部门对拽部门的实物社会转移;为拽服务的非盈利机构部门实际最终消费=为拽服务的非盈利机构部门最终消费支出-为拽服务的非盈利及机构部门对拽部门的实物社会转移。

  简要评述

  可以看出,实际最终消费与最终消费支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实物社会转移的处理上,前者主要是从拽部门“获得”的角度统计消费,后者更多是从拽部门“支出”的角度统计消费。此次CSNA-2016修订引入了“实际最终消费”概念,更全面的反映了政府和为拽服务的非盈利机构部门在改善居民生活方面发挥的作用。其一,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其二,实际最终消费核算方式中,拽部门实际最终消费反映了居民获得的所有消费性货物和服务价值,不仅包括拽部门自身承担支出所获得的价值,还包括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机构部门为其提供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体现了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以及政府部门和为拽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在改善居民生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三

  修订内容之二:核算方法的修订

  与新概念的引入相比较,基本核算方法的改变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更大,也更值得关注。根据统计局的说明,基本核算方法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1.调整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国内生产总值;2.改进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的计算方法,采用市场租金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3.改进了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采用了参考利率法;4.改进了中央银行产出的计算方法,依据服务性质区分为市场服务和非市场服务分别计算;5.改进非寿险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对巨灾后的实际索赔进行了平滑处理。

  3.1 研究与开发支出纳入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背景简介

  研究与开发支出纳入为固定资本形成,在前述“知识产权产品”概念引入部分(2.1)已有介绍,而且在2016年7月5日,统计局公告称,已在实践中开始实施。当时的公告称“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由原来作为中间消耗,修订作为固定资本形成”。但对于“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统计局并未解释,在公开资料中也难觅线索。从一些资料推测,“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可能是相对于不成功以及非市场生产者的研发活动而言的。

  修订方法

  根据统计局2016年7月5日的公告,对研发活动产出的核算,采用国际通行的总成本法来核算,主要包括中间投入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固定资产成本三部分,并且利用永续盘存法核算研发资本存量;不变价核算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利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人员工资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加权平均,构建研发投资价格指数。核算主要基础资料为科技统计调查中的研发支出及其分类数据。

  简要评述

  修订的意义在前述2.1部分已有涉及。需要关注的是,修订方法对GDP规模、增速以及经济结构的影响。GDP规模方面,修订后近十年平均增加幅度为1.06%;2015年增加8798亿元,增加幅度为1.30%;2016年1季度增加幅度同样为1.30%。GDP增速方面,修订后近十年GDP增速年均提高0.06个百分点;2015年以及2016年1季度GDP增速提高0.04个百分点。GDP结构方面,由于研发支出在生产法、支出法与收入法下分别加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本形成与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因此会导致这三个项目的占比提升,对应其他项目的占比降低。例如,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由原来的33.8%修订为34.3%。    3.2 修订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核算方法,拟采用“市场租金”

  背景简介

  自有住房指居民自己拥有并且自己居住的住房,不包括自己拥有但出租给其他用户的住房。考虑到自有住房与租用住房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差异较大且不同时间点的波动较大,如果不将自有住房服务价值计入GDP,那么在进行跨国比较或者趋势比较时,可能会导致跨国比较与跨期比较的偏误。因此,为了保证国际可比性与历史可比性,国际惯例是将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计入GDP。

  由于居民自有住房并没有发生市场租赁行为,所以只能采取虚拟计算方法,虚拟计算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市场租金法,按市场上相同类型、相同大型相同质量的住房租金来估算,适用于存在规范性的住房租赁市场的国家。二是成本法,按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的成本来估算,适用于住房租赁市场不大规范的国家。

  现行方法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成本法”,计算公式为: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一些资料推断 ,现行核算方法中的一些指标可能经历过调整。一是把住房造价从按历史成本价格估价调整为按当期建筑成本价格估价;二是把农村居民自有住房折旧率由2%调整为3%,把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折旧率由4%调整为2%。但调整的时间不详。

  修订方法

  本次修订拟引入“市场租金”法,对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进行核算。顾名思义,修订后的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单位面积市场租金*城镇居民自有住房面积。其中,单位面积市场租金=总房租收入/出租房屋总面积。对于农村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仍使用成本法核算。

  简要评述

  此次CSNA-2016修订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市场租金法”,符合当下自有住房市场情形。其一,近年城镇住房需求增长较快,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迅速上涨,若继续采用成本法就会低估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从而低估居民消费支出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其二,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日趋成熟,房租的代表性逐步增强,使用市场租金法有利于客观反映居民消费支出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根据刘洪玉、郑思齐、许宪春(2003) 的测算,使用市场租金法得到的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要明显高于成本法得到的数值,前者大致相当于后者的2-3倍,而且从趋势上看,前者的增速明显高于后者。    3.3 修订金融中介服务计算方法,拟采用“参考利率法”

  背景简介

  金融服务产出包括直接服务与间接中介服务两大类,前者是直接收取的费用部分,包括手续费、佣金与其他业务收入等;后者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方式提供的金融服务,等于银行从存款者与贷款者处获得的间接收入。对于间接中介服务,金融机构不是向存款人和借款人直接收取服务费用,而是通过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的方式简介地收取费用。

  现行方法

  此前CSNA-2002核算金融中介服务采用SNA-1993推荐的计算方法,公式为:

  修订方法 

  此次CSNA-2008修订采用SNA-2008推荐的方法,采用参考利率计算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该方法下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计算公式为:

  其中:

  参考利率的选取目前并未有权威说明。从定义看,参考利率反映的是不包括风险和手续费的借贷成本。SNA-2008建议采用银行间借贷利率。但国内金融市场找到与存、贷款期限相匹配的银行间借贷利率较为困难。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参考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风险费率)/2。其中,风险费率使用银行不良贷款率。

  简要评述

  与之前的间接计算法相比,参考利率法不仅可以计算金融中介服务产出总量,而且可以根据服务费用的支付来源分别计算各有关部门对金融服务的使用,,换而言之,可以将金融中介服务产出分解为借款人和存款人。

  3.4 修订金融中介服务计算方法,拟采用“参考利率法”

  背景简介

  作为金融部门重要的机构单位,中央银行身兼“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三种角色,提供不同种类服务,其相关增加值也应当纳入GDP核算。SNA-1993建议中央银行的产出为收费收入、佣金和间接核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之和。但现实中,由于中央银行开展的多项服务存在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的情形,而且相关政策对中央银行利率的干预又使得金融中介服务出现过大、过小甚至为负的情况。SNA-2008的修订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按照SNA-2008的划分标准,中央银行产出服务分为三种类型:货币政策服务、金融中介服务与临界情形。货币政策服务本质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共性服务,因此是非市场服务。金融中介服务是中央银行在没有对利率进行政策干预的情况下所承担的本质上具有个体性的服务,被视为市场服务。某些临界情形,例如监管服务,既可以划分为市场服务也可以划分为非市场服务,通过“服务收入是否足以覆盖成本”的判断进行归类:当服务收入不足以覆盖成本时,该类服务属非市场服务,反之,则属市场服务。

  现行方法

  现行方法与SNA-2008存在至少三点区别。第一,CSNA-2002将中央银行与其他银行法人单位合为一体计算产出,而并非单独核算。第二,CSNA-2002虽然也对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做出区分,但依据的是会计制度类型而非服务性质。其中,中央银行所属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产出可视为市场产出;中央银行所属的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产出可视为非市场产出。第三,核算方法方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产出计算方法与其他金融企业一样,分为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产出和直接收费的服务产出,相当于“收入法”核算;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产出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即“中间消耗、雇员报酬、其他生产税、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之和 ;而SNA-2008建议视服务性质,对市场服务与非市场服务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而且加入了临界情形,引入隐含税收或者隐含补贴。

  修订方法

  根据SNA-2008的建议,对于市场服务与非市场服务,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非市场产出沿用“成本法”。对于市场服务,则跟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一样,采用“收入法”核算,分为直接收费与间接测算两部分。其中,直接收费为直接收取的费用,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计算方法一致。间接计算的部分则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其中涉及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进行政策干预的情形,此时要将受干预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偏离部分计为隐含税收或者隐含补贴 ,然后使用市场利率与参考利率之差计算间接产出。

  简要评述

  中央银行确实从事相当多的市愁动,把中央银行的全部活动区分为市场服务和非市场服务两部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两部分产出,将更加合理。但困难之处在于,很难把中央银行从事的市愁动和非市愁动明确地区分开来,而且难以判断其中多少是由政策引起的。对于具体的计算方法细节,尚待进一步公布。

  3.5 改进非寿险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对巨灾后的实际索赔进行了平滑处理

  背景简介

  非寿险服务,是指除人寿保险服务以外的保险业务,主要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现行方法

  在SNA-1993中,非寿险服务产出计算公式为:

  目前,中国采用SNA-1993推荐的方法计算非寿险服务产出,计算公式为:

  其中,已赚保费对应于实收保费;投资收益对应于追加保费;赔付支出加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 对应于已生索赔。

  修订方法

  在发生巨大灾难,产生巨额保险赔付的年份,非寿险服务的产出会出现剧烈下降,甚至出现负值。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SNA-2008提出三种替代性方法:期望法、会计法与成本法。

  其中,期望法与会计法均未脱离SNA-1993的核算框架,只是将其中波动较大的“已生索赔”平滑,形成波动较小的“调整已生索赔”;两者的区别在于,调整方法不同。期望法是以保险公司过去的赔付模式为基础建立模型,据此估计期望已生索赔,作为“调整已生索赔”。会计法方法中,调整已生索赔=实际已生索赔+平准准备金,其中的“平准准备金”为保险公司会计账户中的一个项目,是为应对预期之外的大额索赔而预留的资金。

  成本法则是在上述方法资料无法获得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公式为:非寿险服务产出=总成本+正常利润。其中,“总成本”为中间消耗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本成本、其他生产税之和,“正常利润”可以通过对以往实际利润数据进行平滑得到。

  简要评述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采用SNA-2008新方法计算非寿险服务产出显得尤为必要。但对于SNA-2008建议的三种方法如何选择,目前尚未见到有权威说法,尚待进一步明确。

  四

  影响分析:关注“6.5%”底线的可能“软化”

  4.1 对经济规模、增速与结构影响

  CSNA-2016的修订对我国经济规模、增速与结构指标数据有一定影响。如前所述,2015年7月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使2015年以及2016年1季度GDP增速提升0.04个百分点。此外,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的改进等方面也对GDP增速指标具有一定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CSNA-2016的修订并非像某些观点所认为的“是为了提高增长数据而刻意为之”。客观而言,CSNA-2002之后,经济形势与国际核算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已对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因此,CSNA-2016的修订是适应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与国际核算体系接轨的“顺势而为”,对于GDP规模与增速的影响只是“水到渠成”而非“刻意为之”。

  4.2 对未来政策选择的影响

  关于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之前的流行说法是“6.5%”底线,即2020年GDP实现翻一番目标的增速底线。但正如我们在2017年年报《越过山丘》中所关注到的,如果统计核算方法的修订会对GDP增速有一定影响,那么“6.5%”的增长目标底线约束可能会有所“软化”,进而可能会对相关经济政策的选择带来重要影响。

  4.3 对经济治理的重要意义

  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系统中,不同部门和环节之间既相互独立也存在经济联系,符合当下国情的经济核算体系利于有效地组织统计各方面基本指标,提高相关人士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能力,制定合理的经济规划,检验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完善经济统计的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不同类型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有统一要求,完善经济统计基本框架利于实现彼此间的相互衔接,使不同类型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增强其应用功能。

  利于开展国际比较。当下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关联性增强,联合国的SNA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核算标准,利于不同国家在同一个原则和框架下开展国民经济核算。核算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进而为制订规划和政策选择提供基矗



本文编号:1023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023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