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许玫英研究员:让环境微生物学造福社会

发布时间:2017-10-19 21:39

  本文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


  更多相关文章: 许玫英 研究员 环境 微生物学 造福 社会


许玫英研究员:让环境微生物学造福社会


许玫英研究员:让环境微生物学造福社会

 

■本报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谢华 程艳

 

一位作家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许玫英的经历便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许玫英是广东省微生物所研究员。16年前,22岁的许玫英因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简浩然的一句话,放弃了留校工作的机会,走上了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之路。

 

如今,许玫英在环境微生物及生态安全领域已是硕果累累。她先后主持或参加了“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还获得过“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不过,许玫英似乎并未满足于现状。对于未来,她还有着更多的期待。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微生物仅占全部已发现种类的1%,还有很多待挖掘的资源。微生物研究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科学家任重而道远。”许玫英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走上微生物研究之路

 

1996年,当时已年过八旬的环境微生物学家简浩然要物色年轻科研助手。

 

当时,许玫英已初定留校工作。

 

“你学环境微生物,不干这一行不是很浪费吗?”正是因为简浩然这一句朴实的话,许玫英来到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普通家庭出身的生活磨砺和老一辈科学家的言教身传,使许玫英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工作环境。同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许玫英得到了更好的历练。

 

上世纪90年代末的广东,经济建设已取得很大进步,但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水污染触目惊心。其中,位于珠江边的广州市某煤气厂工业废水降解问题亟待解决。

 

当时的团队带头人简浩然决定应用环境微生物学理论“啃”下污染治理这块“硬骨头”。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许玫英在承担任务后,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在研究所小试时,午夜时需要加水,她常亲力亲为;到工厂现场跟踪、调试时,,她不怕苦不怕累。那年的大年初一,许玫英是在工厂里度过的。

 

经过团队的通力合作,该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COD和氨氮两项指标同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从而实现了全部指标达标排放,并填补了国内油制气行业废水处理氨氮达标的空白。

 

此后,许玫英针对制药废水处理的难点问题,设计了制药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茶碱降解菌、交沙霉素降解菌、扑热息痛降解菌等多株用于制药废水污染治理的高效菌株,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能以茶碱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善变副球菌,丰富了国际上用于环境保护的菌种资源。

 

她还针对印染废水中脱色难和产生难生物降解的芳香胺类脱色产物问题,筛选了大量高效染料脱色降解菌,为攻克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难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菌种资源和科学数据。

 

自2004年起,许玫英又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了广州市两座长期未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场的工程改造,开始了对世界公认的污水处理难题的艰苦攻关。

 

近两年,她进一步从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网络特点方面,深入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响应机制及其协同作用关系,重点针对大气CO2升高、地下水系统铀污染以及广东省典型的电子电器制造业集中区域环境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多项新的理论突破。

 

立志高远,脚踏实地

 

工作的同时,许玫英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其间,她在研究所边工作,边学习,先后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并由研究所委派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出国学习期间,未到学龄的女儿只能由丈夫照顾,家庭遇到不少困难。但正是这段时间,她的科研取得了重要进展。

 

许玫英刚到研究所时,所在团队不到三人。当时22岁的她,陪同耄耋之年的简浩然外出调研采样、攻克难关;如今,许玫英的团队已发展到60余人,在业内也享有了较高的声誉。

 

已是研究团队带头人的许玫英不断扶掖新人,指导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和研究助理从事科研。带领的团队连续多年被评为广东省微生物所“先进集体”,并获得广东省科学院2005~2006年度唯一授予先进研究团队的“科技贡献奖”。

 

就在近日,许玫英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她告诉记者,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在过去的30多年里,经济发展速度始终排在全国首位,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

 

不过,许玫英说,她很高兴看到广东已不再片面追求GDP,比如东莞已经把治污作为重点。“经济建设需要科学发展,子孙后代需要好的环境。”

 

《中国科学报》 (2012-06-01 A4 综合)



本文编号:1063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063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