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专业_档案学专业大学排名_档案学概论
本文关键词:档案学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容概要
本书对档案学基础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论述。本书内容涵盖“档案”、“档案事业”、“档案学”的主要理论范畴,特点为:理论性与知识性兼顾,力求使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使本科生、研究生、档案工作者、研究者均能从中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观点、论据和资料。本书结构简洁、逻辑合理,反映了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拟作为档案自学考试使用的教材。
作者简介
冯惠玲,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院长,教授。从事档案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等;主要代表作有:《档案文献检索》、《档案学通讯》等。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档案 第一章 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 第一节 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 第二节 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 第三节 档案的种类 第二章 档案的源流 第一节 档案的起源 第二节 我国档案及其名称的演变 第三章 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第一节 档案价值与作用概述 第二节 档案价值形态 第三节 档案的作用 第四节 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第二编 档案事业 第四章 档案事业及其构成 第五章 档案机构 第六章 档案工作的性质、规律与发展 第七章 档案法规与档案职业道德 第八章 档案工作标准与标准化第三编 档案学 第九章 档案学的学科内容、特点与发展 第十章 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第一版后记第二版后记
章节摘录
(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集中制,指一些国家的地方档案机构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按照档案行政管理中心的设置及其性质,集中制的形式主要有:一是中国式。实行执政党和政府的档案、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下的管理体制,在全国各级政府机构中设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分级统一掌管全国档案事务。二是法国式。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家在首都设立中央档案行政管理中心,即国家档案局,负责全国公共档案馆和公共档案事业建设,指导和监督中央、地方国家档案馆工作,但又尊重地方档案机构的自治权。三是瑞典式。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等国家不单设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所设立的国家档案馆具有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职能,国家档案馆同作为其分馆的地方档案馆之间,形成有隶属关系的档案馆网络。 应当指出,无论是分散制还是集中制的各类档案机构,都是继承各国相应的历史传统,适应各自的国家政治、经济和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从总体上说,虽然两种管理体制各有千秋,但相对而言,集中制比分散制更有利于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发展。当然,各国究竟适宜采用何种管理体制,应当从各国的不同国情出发,只要因地制宜,就是比较合适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二、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经历了几次改革和变动。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变动的主要特点是:档案事业由分散管理逐步向集中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发展过渡,集中式管理体制也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一)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机关、部队、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全国档案工作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虽然在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方面是一致的,但是三个系统实行分别管理,各自制定规章制度,各自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因此,可以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属于分散式的管理体制。 (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 1954年11月,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以后,逐步加强了档案工作的统一管理。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和国家档案局向中央提出了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报告。次年,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指出:把党的档案工作和政府的档案工作统一起来是完全必要的。从此,全国档案事业管理便完全集中统一起来,党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实行各级党委直接领导的体制。这是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档案与档案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意义深刻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人类不仅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成为社会,而且在时间上前后相继、不断延续,从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时空统一体。
编辑推荐
档案与档案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意义深刻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人类不仅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成为社会,而且在时间上前后相继、不断延续,从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时空统一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档案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本文关键词:档案学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1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