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中国第十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08 05:25

  本文关键词:发展经济学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授 发展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 胡钧 政治经济学理论 研究


内容摘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南京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广西大学等单位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等议题进行充分讨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授;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胡钧;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张君荣)8月26-27日,中国第十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胡钧,清华大学陈社英教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南京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广西大学等单位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课题组代表发言、专题发言及自由讨论和闭幕会五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关雪凌教授,广西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沈德海分别作开幕式发言,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胡钧,广西社科院寿思华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文健康与公共福利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佩斯大学原学术副校务长、终身教授陈社英分别作主旨报告。闭幕会环节,胡钧教授作学术总结,沈德海代表主办单位作闭幕式发言。会议开幕式、主旨报告和闭幕会由中国人民大学谢富胜教授主持,课题组代表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建康研究员主持,专题发言及自由讨论环节分别由南开大学刘凤义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宋宪萍教授、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刘旭友教授主持。

  关雪凌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在于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问题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好人的生存和发展,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德海认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深入、更充分地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等问题,比较我国专家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思想、研究成果等,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人的发展经济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探索和组成部分,其必须建构起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学理体系,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实现与之有效结合,这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和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积极丰富、拓展和深化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关注、关切社会发展现实问题,服务人民最期盼和最迫切的需要,服务社会经济改革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发挥好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决策参考作用,让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更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脉搏,聚焦人民期盼,,确保经济发展成果共享于民、普惠于民、发展于民。

  胡钧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其彰显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单纯是党工作的价值取向,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发展规律。这一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就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只能把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理论依据是我国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它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线和核心内容。《资本论》的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范式,我们的任务应当是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力,以此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只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寿思华认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指导和研究。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人民的正确选择。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把握好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政治方向,而决不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狭隘思想主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人民自己的选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讲政治。讨论政治经济学,必须对发展生产力进行思辨,以期引起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思考。

  陈社英教授聚焦于社会公平,以公共经济学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与人的发展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的关系、互补性,为重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新的思路。他认为,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国家和政府发挥作用,克服市场失灵,实现分配的公平,增加民众的福利。其目的就是利用经济方法的分析,通过公共部门的干预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全体成员的自由发展,保证经济发展的最大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公共经济学能更深入、更准确地发掘出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更清楚地分析和规范政府社会经济活动和行为,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等议题进行充分讨论。

相关文章



本文编号:1265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265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