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如何认识和学习经济学说史

发布时间:2017-12-21 00:04

  本文关键词:经济学说史  


  更多相关文章: 如何认识和学习经济学说史_玩索有得_玩索有得_新浪博客 玩索有得


些目标对手段的选择。思想史对作为社会科学来的经济学来说尤其重要。(1)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不仅认识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的致用之学,,而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是基于特定社会环境的;(2)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本质并不是如自然科学那样静态存在的,而只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展现出来,通过学术史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社会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3)社会经济现象比自然科学复杂得多,每个人所能够穷尽的思考只能局限于很小的一个方面,而要了解人类社会的大貌,就必须努力承袭和契合前人的研究。同时,能够通过沉思而形成系统的思想乃至理论体系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智者,是理论界的大师。为此,本书对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发展沿革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和介绍,剖析了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流派的历史渊源、哲学思维以及发展趋势,尤其侧重于对个经济流派之间的传承和革新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更全面、系统地理解经济学。一般地,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四个“传承”和四个“结合”,具体说明如下。
1.重视经济思想历时演进的传承
知识和思想的累积是渐进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也是渐进的,经济学说史就体现了经济学科的成长过程。在这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汇成当今经济学科的思想溪流是多方面的,不仅来自各领域和各地域的学者,也来自个时期的学者。因此,经济学说史上的经济思想具有强烈的时空性,却又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中不断再现;从这个角度上说,经济思想本身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只有是否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问题。事实上,经济理论的探究就不是对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的简单否定,思想进步不是对传统思想的革命,不是以一种进步学说代替被否弃的学说,而是体现为对前人认知的推进和对人类思想的深化。所以,斯皮格尔(1999:2)说,“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的思想中学到和吸收一些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经济思想的发展看成是逐渐进步的过程。”同时,经济思想在综合成整体性的理论体系之前,大多数思想都是被零星地提及,这些思想的最初提出者也许并不知名,却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罗斯巴德(2012a:导言第4页)就指出,通常所谓的“小”人物在任何思想观念的发展中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少数顶尖的思想家。因此,本书注重经济思想和学说的历时性演变,努力挖掘思想和学说的起源,从而提供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轨迹
2.重视经济学大师之思想的传承
能够通过沉思而形成系统的思想乃至理论体系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智者,是理论界的大师,人类思想根本上就体现在那些大师的经典著作上,因此,梳理经济学说史的发展时,就特别要关注那些大师的思想及其传承关系。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帝王的英雄史,也不是一般的群众史,而是大师们的思想传承史,是这些思想大师总结、提炼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所不断积累的理论和知识,并把他们传授给社会大众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深厚的历史和思想史根底,这些大师们对社会经济问题往往观察得更为深入和细致,揭示的问题更为深刻和长远;同时,他们在汲取古人的深邃思想的同时,在现世社会却往往显得孤独,甚至不被理解。哲学上就有学者指出,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同样,在经济学领域,也决不能跳过亚里士多德、斯密、穆勒、马克思、西斯蒙第、李斯特、门格尔、马歇尔、凡勃伦、凯恩斯等经济学大师,迄今为止的经济学实际上也没有跳出斯密以及马歇尔所建立的体系。因此,本书在梳理经济思想的成长历程时,特别关注挖掘这些大师的思想及其命运。
3.重视经济学说主流嬗变的传承
经济思想具有强烈的时空性,从经济学说史中也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主流”学说和流派的变更,如经济学说史中就呈现出了四次革命、四次综合的发展轨迹。同时,思想的发展往往又会滞后于社会环境的变动,从而社会环境的每一次巨大变动都会产生一场大规模的理论和思维争论,并最终产生了经济思想和理论的阵痛性变革。加尔布雷斯指出,思想从本质上说都是保守的,它们不会屈服于其他思想的攻击,却会屈从于它们难以应付的环境的巨大冲击,正是每次大的社会环境的变动最终促成了经济学的真正发展。基于这一点,就有这样的基本认识:(1)现在的主流理论往往就是以前的非主流,甚至是受排斥的异端;(2)主流理论并不一直都是对的,今后也一定不会一直是主流;(3)主流理论只有在一个不变的世界才具有强大的支配力量,而在变动世界中则日益与社会相脱节;(4)理论处于非主流地位时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前沿性,而在成为主流后就往往蜕变成一种陈腐和教条。因此,本书积极从社会环境的变动中剖析主流学说的暂时性以及主流学说的嬗变,从而有助于我们摆脱“主流”分析范式的束缚。
4.重视经济学说批判思维的传承
科学理论根本上是在批判中才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各种学说都会因他人的批判以及环境的冲击而得以检视。经济理论的发展尤其需要批判:不仅经济现象较自然现象显得更为变动多样,而且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变换;相应地,经济学就缺乏相对稳定的常规范式,无法像自然科学家基于常规范式在象牙塔里专注于模型构建和逻辑推理,而是需要充分利用新的经验事实、新的社会环境对传统理论尤其是主流理论进行反思。同时,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为己之学”,目的是增进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真正认知;显然,要获得认知的增进,就需要通过剖析以前经济理论或学说的逻辑视角、提出目的来认识它内含的缺陷,没有对理论缺陷的足够认识也就根本没有真正理解该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量的理论悖论,而悖论的存在显然就意味着原来的理论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本书对待过去的思想和学说时,就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了解、接受和传播层次上,而是注重多角度的综合、比较和反思并从中理清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
5.重视经济学说与经济史的结合
要真正理解经济思想和理论,需要将它与经济史联系起来,将理论契合进历史的分析中。其原因是:(1)任何经济理论都只是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现象,只有将理论与历史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从整体上审视理论的发展;(2)经济理论作为经济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事实,而经济史正是提供了这种丰厚的史实;(3)有益的经济理论不仅要经受得起逻辑和现实的检验,还必须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旨在置于历史背景中才能对之做出恰当的评判;(4)正是不同时空下主要问题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和流派,因而契合经济史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经济学的结构体系,更好地审视现代主流经济学;(5)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呈现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轨迹,因而契合经济史可以更好地理解对经济学科的演化和现状,有助于洞察理论本身的发展轨迹。埃克伦德和赫伯特(2001:4)说,“当经济理论以历史的联系来表述时,学习抽象理论便饶有兴味了。”因此,本书将经济思想与经济史联系起来,契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来探究经济思想的起源,必要时,对一些主要理论或学说的认知思维、研究视角、提出背景、主要目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后果等都做了剖析,从而便于读者真正理解理论。
6.重视经济思想与人文社科的结合
经济现象本身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经济现象的理解以及经济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科学其他分支的知识。(1)在理论研究上,经济理论是要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实在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社会经济现象比自然现象要复杂得多,各种社会现象之间本身就共生地纠缠在一起;(2)在应用研究上,不仅社会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观念和行动的产物,而且,任何经济政策都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益的分配。事实上,经济学所研究的人类行为及其衍生的经济现象本身就内含了文化的、心理的意识,经济学本身也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时空性;因此,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就必须注重社会科学各分支间的知识契合和交叉,经济学的应用实践更是需要其他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作补充。希克斯(1987:4)就指出,“经济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术等的历史学家——可以相互对话的一个论坛”。汪丁丁(2008:31)则写道:“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思想史课程,其实是要讲解‘社会理论’,也叫做‘社会思想研究’。在经济学思想史这门课程,我们将介绍那些首先是思想家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第一身份’是思想家,其次才是经济学研究者”。因此,本书将经济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对主要经济学家的出身背景和思想起源做了必要的挖掘。
7.重视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结合
任何理论体系都以一定方法论为基础,因而如何进行方法论选择以更好地认知社会经济现象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就至关重要。一般地,研究方法要与其研究对象相适应,当关注的中心议题变化时,研究方法也就应该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显然,在不同时空下,经济学主要关注的议题是不同的,从而就出现了不同研究思维和方法。正因如此,通过经济学说史的梳理就可以发现,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共同演化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边际革命前后出现了巨大变化,从而也就引发方法论的革新,并导致经济学学科名称也从政治经济学转为经济学。不过,由于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毕竟存在根本性差异,从而简单地借鉴和搬用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就存在问题;正因如此,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在一系列先验的逻辑假定和数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构建了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但也由此而产生了与现实之间日益增大的脱节。因此,本书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其研究对象的演化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从而就有助于读者真正认识和反思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
8.重视经济思想与现实理解的结合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规律并完善社会经济体系的学科,“不仅是认识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的致用之学;因此,经济理论根本上必须来自经验事实,并且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指导日常生活。相应地,无论是学习经济学理论还是经济说史,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世界,尤其是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经济现象。经济学说史也表明,真正有影响的思想都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并有助于解决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而人类社会的否定之否定发展往往会再度呈现与以前相似的社会情形。琼.罗宾逊曾说过,研究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有关经济问题的一整套现成的答案,而是在于学会如何避免被经济学家所欺骗。而通过经济学说史的学习,通过对理论或学说的成因、发展目的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入了解,我们就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经济学流派的理论和思维,从而不为暂时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所欺骗。因此,本书在介绍经济学思想和理论时尤其注重理论对现实的意义,这体现在大量的延伸阅读与思考材料中;同时,本书还将不同理论和学说作历时性的比较,剖析它们的时代适应性以及内含的哲学思维和利益导向。
最后,需要指出,本教材也适应当前国内经济学发展的需要。事实上,由于经济思想史在现代经济学教学中的衰落,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各经济院校主要使用国外翻译过来的教材,这些进的经济学说史教材往往根基于西方人的思维和认知,而与中国经济学人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结构有大差异,所重点阐述的理论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也存在不少脱节。为此,本书基于上述八点,较为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和流派渊源,在介绍过程中有机地联系了中国历史和现实,并基于中国社会的思维习惯加以审视。尤其是,本书在行文过程中插入了大量的延伸阅读和思考,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1)对学者生平和学说背景作一介绍,从而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思想的由来;显然,这些内容有助于拓宽初学者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
(2)对一些重要理论进行探讨和剖析,从而引发和引导读者作更深入的反思和研究;显然,这些内容有助于拓展研究者的理论分析,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今后的研究议题。
相应地,本教材主要是针对两类人群:一是经济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二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同时,本教材对那些有志于从事经济学说史研究和教学的青年经济学人也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系统性认知和拓展他们的研究思维,他们可以从中发现很有意义的研究议题。此外,对那些希望系统了解经济学说及其发展历程的经济学爱好者来说,本教材也不乏裨益,他们从中可以全面了解经济学思想的来龙去脉。
转载:



本文编号:1313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313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