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2
本文选题:实验心理学 切入点:
实验心理学(下)总目的:熟悉并灵活地自 主设计实验熟悉并灵活地自 主设计实验, 完成实验结果汇报完成实验结果汇报 感知觉的实验三: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刚刚能够引起闪光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 叫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cri ti cal fl i cker frequency) , 它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 它体现了人们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 通过对人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定还可以了解人体的疲劳程度。它表视觉系统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的颜色和光强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有没有影响。 实验运用极限法进行, 让被试判断“闪” 与“不闪” 以得到cff值。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光颜色与光强度对cff值有一定的影响。 有关概念时间视敏度是指: 眼睛分辨时间间距的能力, 一般的测量方法就是要求被测者观察两个先后呈现的视觉事件, 找到被测者能够分辨的最小时间间距者能够分辨的最小时间间距。 在心理学实验里, 可以使用闪光临界频率作为眼睛时间视敏度的测量参数。本实验用的方法有: (1) 极限法。(2) 平均差误法。 (3) 恒定刺激法。在心理学实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量本实验所做的就是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量, 所用的实验方法是平均差误法。 实验假设假设光颜色对cff值测定的影响不大, 而光强度影响较大, 强度越大,cff值越高。 实验设计皈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 3× 3混合实验设计。自 变量为闪光刺激强度和颜色。 其中颜色分为红、 黄、 绿三种水平, 为被试间变量;闪光刺激强度分为强度为1、 1/2、 1/8三种水平, 是被试内 变量。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为因变量, 即被试闪光刺激介于闪与不闪的临界频率。皈 实验时, 占空比控制在1: 1, 背景亮度控制在1/4。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拉丁方平衡设计:皈 对亮度安排的顺序进行平衡。 平衡的方法是采用拉丁方设计:皈 顺序被试皈 顺序被试, 每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系列进行, 各做4次, 可按照↑↓↓↑↑↓↓↑或↓↑↑↓↓↑↑↓的顺序进行。每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分为递 正式试验:①渐增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闪烁, 然后宣读指导语: “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闪烁的亮点,请调节旋钮直到刚刚看不到亮点闪烁为止; 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 直到您确定不再闪烁为止然后向主试报告为止, 然后向主试报告。 ” 主试记录此次频率值。②渐减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不闪烁, 然后宣读指导语: “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不闪烁的亮点, 请调节旋钮直到刚刚看到亮点闪烁为止; 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 直到您确定闪烁为止, 然后向主试报告。 ”③如此更换被试反复进行试验主试记录此次频率值主试记录此次频率值。 应注意的问题皈 A、 实验在微光下进行, 实验前要求被试在实验环境中暗适应5-10分钟;皈 B、 每测量4次渐增和渐减系列后, 关机休息2分钟;钟;皈 C、 主试每次调节呈现刺激的初始频率时, 被试可以闭目休息, 当主试报告开始时, 被试再注视闪光灯;皈 D、 在实验过程中,, 不要让被试知道结果, 主试也不能给被试任何暗示(如反馈“对” 或“错”等) , 当被试的判断标准不一致时, 主试可适当提醒被试“前后的判断标准要一致” 。 要求实验报告要画出cff随强度和颜色的变化图形来。和颜色的变化图形来。 感知觉之实验四: 听觉等响曲线 等响曲线在图中, 横坐标是频率, 纵坐标是声压级。 声压就是大气压受到扰动后产生的变化, 即为大气压强的余压,它相当于在大气压强上的叠加一个扰动引 起的压强变化。由于声压的测量比较容易实现, 通过声压的测量也可以间接求得质点速度等其它物理量, 所以声学中常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声波。 声压级以符号SPL表示, 其定义为将待测声压有效值p(e) 与参考声压p(ref) 的比值取常用 对数, 再声压有效值p(e) 与参考声压p(ref) 的比值取常用 对数, 再乘以20。 图中每条曲线上对应于不同频率的声压级是不相同的, 但人耳感觉到的响应却是一样, 每条曲线上注有一个数字, 为响度单位, 由等响曲线族可以得知, 当音量较小时, 人耳对高低音感觉不足而音量较大时, 高低音感觉充分, 人对1000Hz-4000Hz之间声音最为敏感。例如, 1000Hz的声音的声强级是60dB, 而另一个频率的声音听起来与60dB的1000Hz声音一样响, 则这个声音的响度级就是60方;而60dB的100Hz纯音和40dB的1000Hz纯音等响, 即两者位于同一条40方等响曲线上。 等响曲线在围绕1000Hz的中频范围内, 等响度曲线相对比较低, 说明人耳对中频的响应敏感。 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低频和高频两边, 等响度曲线翘起, 说明人耳对低频和高频声音的敏感下降, 以致当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时,需要很大的声强才有可能感觉声音的存在。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最微弱强度称为听觉阈(图中虚线)音的最微弱强度, 称为听觉阈(图中虚线) , 产生疼痛感的最高声音强度, 称为痛觉阈。 听觉阈和痛觉阈所构成的两条等响度曲线, 是等响度曲线的上下限。响度主要决定于声强, 提高声强, 响度级也相应增加。 但是声音的响度不是唯一地决定于声强。 不同频率的纯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 低频纯音的响度增长率比中频纯音要快产生疼痛感 SONE(宋) 和PHON(方)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 其定义是1KHZ 的纯音、 声压级为40dB 时的响度叫1SONE(宋) 。 响度的相对量为响度级, 响度级常指某响度与基准响度相比较而言, 单位为方纯单的声压级为PHON(方) , 1KHZ 纯单的声压级为0dB,响度级定为0PHON, 声压级40dB 定为40PHON,其他频率的声音响度与1KHZ 纯音响度相同, 则把1KHZ 的响度级当作该频率的响度级。 把不同频率、 相同响度级的点连成的曲线称为等响曲线或叫等响特性。响度
本文编号:1660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66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