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项目中期评估以及绩效评价具体操作要求
本文选题:东方头条 + 头条新闻
来源: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为指导评估机构执行 PPP项目资产评估及相关咨询业务,维护 PPP 项目各相关当事方合法权益,促进 PPP 模式的实施与推广,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发布的相关规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通过总结评估行业积累的PPP 项目实践经验,制定了《PPP 项目资产评估及相关咨询业务操作指引》。评估机构执行PPP 项目资产评估及相关咨询业务,可以参照本操作指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适当的方法。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完善,以及评估行业参与PPP 项目资产评估及相关咨询业务实践经验的进一步丰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对操作指引进行修订、完善。
一、绩效目标编制操作要求
一、绩效目标主要内容绩效目标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一)预期产出目标,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时效目标,以及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等。
(二)预期效果目标,包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三)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相关方满意程度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等。
(四)为实现项目绩效目标所需要的保障制度、措施和工作计划,以及项目管理内容和相应目标要求等。
(五)其他。
二、绩效目标编制要求评估机构在开展 PPP 项目中期评估以及绩效评价时,明确项目在考核期间的绩效目标。如果项目在实施方案或者合同中缺少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不明确或者绩效目标有偏差,评估机构需要与委托方进行沟通,根据评价依据以及项目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
(一)绩效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项目绩效目标设置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指向明确。绩效目标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以及行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项目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2.具体细化。绩效目标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进行表述。
3.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要以结果为导向,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符合客观实际;制定绩效目标要与编制项目预算有机结合,要结合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相应要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物有所值。绩效目标的设置符合物有所值的理念。通过目标设置,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相比,能够科学考量社会资本的参与,有效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质量效率。
(二)绩效目标编制具体要求
1.目标依据的充分性
(1)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项目是否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公共财政资金保障的范围和支持的方向。依据包括:项目申请、批准文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PPP 项目合同以及项目涉及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等。
(2)项目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和程序。依据包括:项目决策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确认信息,项目确立需要经过的规定程序,确定项目范围所形成的规范性材料,以及相关实施标准和依据。项目是否按照财政部门对 PPP 项目的程序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3)项目实施对预算部门(单位)战略目标的相关性。项目是否为促进基础设施或者公共服务发展所必需;项目是否真的达到物有所值。
2.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1)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2)项目产出目标(含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与项目效益目标的关联性、匹配性和逻辑性。
(3)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值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
(4)是否依据预期的产出和效益,结合成本效益分析编制项目总预算和明细预算,项目预算的内容、额度、标准、计划是否经济合理。
3.目标实现的保障度
(1)是否建立健全保障绩效目标实现的项目实施办法和措施。
(2)是否有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力和充分合理的实施条件;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严谨有效的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
(3)是否有科学、合理、可行的项目管理内容和相关的目标要求。
二、中期评估操作要求
一、中期评估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中期评估需要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重要性原则。中期评估通常优先选择最能代表和反映项目产出以及效果的核心目标与指标,关注对实现绩效目标有重要影响的核心指标。
(三)时效性原则。中期评估需要注意项目运行中时间因素对项目评估的影响,根据项目的特点合理选择评估时间、设定检查计划,适时反映项目情况和偏差,及时督促项目单位纠正偏差、改进绩效。
二、中期评估的基本内容项目中期评估需要重点分析项目运行状况和项目合同的合规性、适应性和合理性。
(一)项目运行状况。重点评估项目运行情况,在该阶段为完成绩效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成本消耗情况、项目管理及其完成情况,以及项目预期产出、效果等目标的完成进度情况等。
(二)项目合同履约状况。重点评估项目合同签订的合规性、适应性、合理性,项目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完成既定目标,包括产出以及效果等目标。
(三)项目物有所值状况。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相比,社会资本参与能有效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质量效率,项目是否真正达到物有所值。
(四)项目运行偏差情况。评估项目是否按既定计划运行,在项目实施阶段中的偏差度和影响度。
(五)项目运行纠偏情况。重点评估项目运行纠偏措施的制定和整改落实情况。
三、中期评估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中期评估目标。在核对项目所处生命周期基础上,识别该阶段利益相关方,并根据该实施阶段关键成功要素拟定中期评估目标。
(二)制定中期评估方案。根据中期评估的目标与要求,制定中期评估方案,包括项目背景和基本情况、项目绩效目标、项目主要评估指标、主要调查方法以及项目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三)开展中期评估。依据确定的重点目标,对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和目标要求的完成情况实施中期评估,归集评估信息。
(四)进行偏差分析。根据中期评估信息,对照重点评估的目标,发现项目绩效运行偏差、分析偏差原因。
(五)提出纠偏路径。依据偏差分析,结合项目实际,提出实施纠偏的路径和方法。
(六)及时实施纠偏。项目绩效运行情况与项目实施阶段设定的绩效目标要求发生较大偏离时,中期评估主体需要及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偏。
(七)形成中期评估结论。依据项目基本情况、目标设定情况、项目组织实施情况、绩效目标完成以及偏差情况、存在问题以及纠偏情况等,撰写《中期评估结果报告》形成中期评估结论。
四、中期评估报告的编制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以及项目规划和计划等立项依据。
2. 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证,相关制度措施等情况。
3. 项目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以及指标值设定和调整情况。
(二)项目财务投资情况
1.项目总投资和资本构成、资产负债、股权结构、融资结构和主要融资成本;
2.项目收益情况(总收益、收入来源、收费价格和定价机制)、投资回报测算、现金流量分析、项目财务状况、项目存续期间政府补贴情况。
(三)项目管理情况
1.项目招投标、调整、验收等情况,项目或者活动的实际完成情况;
2.项目公司的管理架构,项目实施机构以及社会资本的履约状况;
3.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日常检查监督管理、质量把关等;
4.目标实现的工作程序和流程责任,包括实现各个目标所包含的全部活动的过程,明确各个目标的实现途径、方法和责任部门,反映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和流程责任。
(四)项目产出与效果
1.根据项目合同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将项目实际产出状况与绩效目标对比,从数量、质量、功能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2.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分析以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分析。
(五)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 反映项目执行偏差情况和原因分析,初步形成项目单位对纠偏的初步计划。
2. 项目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情况,将项目取得的实际效果和效益状况与绩效目标对比,考察一致性和可持续性。
3. 项目组织实施和项目绩效的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情况,分析项目实现原定绩效目标的可能性。
4. 从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价。其中: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反映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项目设计规模的合理性;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反映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质量等情况;项目的效益性分析主要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反映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
总结评估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制度保障、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和项目绩效方面。
(六)相关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建议需要与主要问题紧密结合。本部分旨在形成《项目中期评估报告》,归纳前述几部分内容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下一步结果应用奠定基础。
五、中期评估结果应用对于绩效评价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评估机构需要及时反馈给项目实施机构,督促其在 PPP 项目中期评估或者适时对项目方案进行调整,协助其将调整方案和结果及时公布。
三、绩效评价操作要求
一、绩效评价基本原则
(一) 科学规范原则。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开展评价工作;评价指标要科学客观,评价方法要合理规范,基础数据要真实准确
(二)公正公开原则。坚持中立立场,从客观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公平合理开展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要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三) 分级分类原则。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负责绩效评价推进和加强绩效评价工作。
(四) 目标导向,各方参与。以项目绩效目标作为绩效评价工作的起点和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推动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
二、绩效评价基本内容
(一)绩效评价对象绩效评价对象即 PPP 项目,根据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绩效评价工作。对于完工项目,通常于项目移交完成后组织一次完工项目绩效评价。
(二)绩效评价基本内容
1. 项目立项,是指项目目标与国家、行业和所在区域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以及需求的相符程度;
2. 成本效益,是指项目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即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或者更快的速度取得预计产出;
3. 监管成效,是指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否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4. 项目产出,是指项目预期产出的完成程度,包括数量、质量和时效;
5. 项目效果,是指实际产生的效果和相关目标群体的获益程度;
6. 可持续性,是指项目实施完工后,其独立运行的能力和产生效益的持续性。
7. 物有所值,是指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相比,PPP 模式能否促使项目真正达到物有所值。
8.PPP 模式应用,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应用情况,以及此类项目在行业内的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三、绩效评价方案的编制评价方案是评估机构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纲领性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将评价任务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工作;为评价小组开展评价设计和实施提供目标、要求和基本框架;为各利益相关方对评价任务达成共识提供基础;为管理部门控制评价质量、核查评价小组任务完成情况提供依据。
(一)绩效评价方案的编制原则
1. 可行性绩效评价方案需要满足具体、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内容通常包括项目的背景、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范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各项指标数据的收集方法、评价人员分工、评价计划、管理控制等。
2. 客观性在对项目概况进行描述时,需要遵守客观公正原则,按照客观事实进行描述。
3. 科学性绩效评价方案中,绩效评价指标以及指标权重的设定合理反映项目特性,评价方法选择恰当,绩效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方法合理。
4.简明性绩效评价方案需要主次分明、语言精炼、逻辑清晰,语言表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二)绩效评价方案的内容
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背景、目的,包括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项目所在的领域,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足问题、城市交通发展瓶颈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
(2)项目目标,包括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应实现的绩效目标。
(3)项目构成,为实现项目绩效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项目内容和活动。
(4)项目实施以及监管情况,主要反映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的监管部门以及项目实施机构或者项目公司的各自职责,项目的实施流程以及监管机制等。
(5)利益相关方,项目参与方包括政府、社会资本、项目公司、银行、施工承包商、材料供应商、保险公司、各咨询公司等,而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可能还要包括项目影响区域内项目产品的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等。
(6)其他可能对项目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情况。
2. 绩效评价思路
(1)绩效评价目的评价目的是整个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体现评价工作的最终价值,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本导向。绩效评价方案需要明确评价目的,说明开展此项评价的原因,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目的需要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和管理要求,提出评价工作的关注点,即管理部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比如:项目中期调整是否合理和有效,项目执行缓慢的制约因素有哪些,项目某特定内容和方法是否更为有效并可持续实施等。
(2)绩效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说明绩效评价对象和评价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和受益群体范围。评价范围通常与评价目的有关。比如,对于一个以贫困地区儿童为目标受益群体的基础教育项目,如果管理部门只希望评价该项目对贫困女童的作用,则受益者群体的评价范围是贫困女童。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机构需要按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及经济性原则,就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产出、效果)等方面全面设定指标体系。
(4)绩效评价方法。评估机构通常需要明确开展绩效评价业务所选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及其理由。
3. 项目调查主要方法评估机构在制定绩效评价方案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调查方法包括案卷研究、数据填报、实地调研、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等。绩效评价方案一般尽可能明确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日程安排、时间与地点等。如果调查对象涉及抽样,需要说明调查对象总体情况、样本总数、抽样方法、抽样比例。
4. 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明确各个环节以及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与工作计划。
(2)明确项目负责人以及项目团队的职责与分工。
(3)明确参与评价工作各相关当事方的职责。
四、绩效评价资料的收集以及数据的采集评估机构开展绩效评价业务,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遵循准确、详尽以及客观的原则,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评估机构开展绩效评价业务,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通常包括:
(一) 案卷研究案卷研究是对现有资料进行研究,PPP 项目主要研究文件包括项目评估文件、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进展报告、项目中期评估报告、项目完工报告等。案卷研究要注意对同一绩效评价指标在不同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核实,如果不同来源的数据存在差异,则要分析差异的原因,并且在座谈会、实地调研中进行核查,最后确定选择使用的数据。在 PPP 项目绩效评价中,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
1、项目公司基本资料
(1)与项目公司组建、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项目公司所在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
(3)项目公司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以及专业技术规范;
(4)项目公司所在地各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与规定;
(5)上级部门和单位审查报告以及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6)项目公司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目标;
(7)项目公司内控管理制度,主要财务和资产资料,包括业务管理制度、流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审计报告、资产清单等;
(8)项目公司竣工验收报告、竣工财务决算和有关财务资料(预算执行报告);
(9)绩效自评报告、上年度绩效评价报告或者相关总结;
(10)其他相关资料。
2、PPP 项目各阶段相关资料在 PPP 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收集项目各阶段所形成的相关资料,具体如表 7 所示:
表 7:不同阶段 PPP 项目绩效评价补充资料
(二) 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评估机构开展绩效评价业务,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向项目实施和运行机构、监管部门等收集相关资料。为了便于对数据进行梳理与汇总,可以设计相关表格,并协助项目实施机构和运行机构、项目监管单位进行填写。
(三) 实地调研
1.实地调研通常包括访谈和现场勘查。
2.评估机构需要从项目利益相关方中确定访谈对象,包括项目的管理人员、实施人员、项目受益者以及参与项目立项、决策、实施、管理的行业专家。根据调查的内容范围和主要问题,设计访谈提纲并开展访谈,访谈内容通常为开放式提问,问题一般简明扼要、具体直接。
3.现场勘查是指通过询问、核对、勘查、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获取绩效评价业务需要的基础资料。
4.调研结束后需要对调研记录进行整理与分析,调研记录可以作为绩效评价报告附件和工作底稿。
(四) 座谈会
1. 选择参与或者熟悉项目的立项、决策、实施、管理等人员为座谈会邀请对象,确保参与人员能够为绩效评价提供有效信息。
2. 注意座谈会参与者对问题答案是否达成共识。如果没有达成共识,需作进一步核实。
3. 座谈会结束后需要进行会议记录整理与分析,会议记录可以作为绩效评价报告附件和工作底稿。
(五) 问卷调查
1. 问卷设计通常遵循客观性、合理性、逻辑性、明确性等原则,尽量避免主观臆断或者人为导向,问卷数据便于整理与分析。
2.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针对项目涉及的各相关当事方,合理选择问卷发放的范围,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样本量和问卷最低回收率要求等。
3.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抽样,抽样方法通常包括分层抽样、非等概率抽样、多阶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
4. 问卷调查结束后需要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的格式、汇总信息可以作为绩效评价报告附件和工作底稿。
(六) 数据整理和分析
1.数据整理
(1)数据分类。根据项目各项指标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
(2)数据选取。从不同来源收集的资料中选取出同一绩效评价指标的数据。
(3)数据验证。对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剔除错误数据或者无效数据。
(4)数据确定。在数据验证基础上,最终确定用于绩效分析和评价的数据。
2.数据分析评估机构开展绩效评价业务时,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变化分析。该方法是通过比较绩效评价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与预期变化得到分析结果。该方法是绩效评价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绩效评价指标在项目实施后是否达到预期值。
(2)归因分析。该方法是通过建立反事实场景来进行分析,确定所观察到的变化有多大比例是由项目实施而产生。
(3)贡献分析。该方法是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该项目的贡献程度。对定性指标的评价,通常通过案卷研究、数据填报、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来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定性分析后得出结论。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一般尽量避免运用单一的数据收集方法进行评价。
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一)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原则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相关性原则。需要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2. 重要性原则。需要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3. 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4. 系统性原则。需要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5. 经济性原则。需要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一般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绩效评价指标标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指标标准的选用需要坚持客观公正、规范有效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可以选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标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主要包括:
1. 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2. 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3. 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4. 其他标准。
(三)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对象不同侧面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以区别对待各级评价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通常包括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
(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就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产出、效果)等方面全面设定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具体指标、指标权重、指标解释、数据来源、评价标准、评分方法等。
六、绩效评价的方法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需要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确实不能以客观的量化指标评价的,可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绩效情况予以评价,以提高绩效评价质量。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它适用于成本、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绩效评价。
(二)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五)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抽样调查等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六)其他评价方法。
七、评价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评价报告包括摘要、评价报告正文、相关附件三部分,具体如下:摘要评价摘要的目的是简要总结评价活动和评价结论,包括项目概要、绩效评价概述、绩效评价结论、经验教训与建议四部分,需简明扼要。评价报告正文:
(一)项目基本概况
1. 项目背景项目所处政策环境、区域环境、市场环境等,项目拟解决的问题。
2. 项目实施情况项目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数量、项目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项目的可持续性以及政府的收益等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的监管部门以及实施机构的各自职责,项目的实施流程、监管机制等。
3. 项目财务投资状况项目总投资和资本构成、资产负债、股权结构、融资结构和主要融资成本、收益情况(总收益、收入来源、收费价格和定价机制),投资回报测算、现金流量分析、项目财务状况、项目存续期间政府补贴情况。
4. 绩效目标及实现程度绩效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目标、计划的调整情况,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及财务管理状况等。
(二)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情况
1.绩效评价目的
2. 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3.绩效评价人员构成
4. 数据收集方法
5. 绩效评价的局限性分析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一般存在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指标无法收集到相关证据或者证据不全面、质量不高;二是因时间和经费限制,评价小组没有重新收集数据,而是利用相关组织收集的数据,数据的不一定完全可信;三是由于时间和经费限制,某些评价方法没有实施,影响了证据收集和评价的质量;四是评价小组提出的其他局限性。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2. 绩效评价的具体标准与方法。
(四)绩效分析与评价结论项目绩效分析项目绩效分析部分需从相关性、效率、效果、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对主要绩效指标分别展开分析。对每项指标的绩效分析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收集的数据,概述该评价指标的得分和评级结论,用事实证据分析说明关键评价问题下设各指标的完成情况,并阐述打分标准,明确各指标得分。绩效分析可以使用图、表进行阐释,但要简单易懂。此外,绩效分析还要分析各指标未达到绩效目标的原因。评价结论根据分析评价得出的项目综合绩效等级,对相关性、效率、效果和可持续性的评价结论进行简要综述,并突出描述每个评价准则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五)主要经验与做法主要经验与做法是指通过绩效评价总结出来的可能有助于开展其他类似项目或者提高被评项目成效的信息,具体包括项目在准备、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最佳实践和突出问题,及其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经验教训需要针对被评项目,建立在客观证据的基础之上,并指出其参考价值。
(六)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绩效评价报告要通过分析各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及项目的整体评价结论,具体分析目标定位和设计、项目活动安排、组织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对其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七)改进建议改进建议旨在为改进项目设计、完善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绩效、优化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可以针对被评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着眼于未来项目的选择、设计和管理。改进建议与评价结论和问题原因相对应,理由充分,要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及责任主体,并且明确时间要求。
(八)绩效评价报告使用限制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九)评估机构签章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加盖评估机构公章。相关附件本部分是对主体报告的补充说明,包括一些技术性文件和评价过程文件,如绩效评价框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打分标准、评价任务书、项目关键产出或者成果数据表、面访、座谈会和实地调研记录、调查问卷(如果有)、利益相关方对评价报告的反馈意见及其采纳情况,以及评价小组认为必须附上的其他文件。
八、评价结果的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可作为科学安排预算、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加强制度建设、实施绩效监督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 PPP 项目移交阶段支付对价的重要支撑。PPP 项目的评价结果可为政府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管理工作决策提供参考,能够有效地促进政府更加合理与完善地加强 PPP 项目的管理。
本文编号:211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211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