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数学教学中怎样融入数学史

发布时间:2018-08-09 11:42

1数学教学中怎样融入数学史

数学教学中怎样融入数学史?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有益于实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数学学习动力。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在数学史引入教材中,一方面要考虑到数学史的引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另一方面也把过去学的内容和现在学的知识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了解数学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科学。在课堂中,通过从数学史出发,导入新课,体会其发现、发展过程,同时,再结合现代教学,放入到我们具体的题目中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同时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从而确立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上课前一天,让学生回家用彩色纸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为了同学之间交流方便,规定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 8 厘米,较短的直角边是6 厘米。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重要性,通过文献的查阅,可以得知在人类漫长的数学历史当中,勾股定理堪称最完美的定理之一。整个人类文明已经构造出四百多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而勾股定理也是初等几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定理。几乎所有的文明古国,希腊、古巴比伦、中国等国家都有许多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如中国三国时期有名的赵爽的证明方法。勾股定理的发现不仅推动了人类对数学几何更深的探索,同时也让人类意识到了数学的美,数学浑然一体的触动;利用勾股定理,我们还可以推导出许多其它真命题与定理,这大大地方便了我们对几何问题的解决,也使得人类在数学的发展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数学史的融入主要是希望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去了解教学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而并非表面的故事,而是更深层次,全方位的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教学中怎样融入数学史

创新数学的教学方式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述数学史的时候,更多的选择可能采用情趣演绎和同学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使一节拓展课或者选修课上的生动有趣。但是更多学生下课后可能听过就忘,并没有对数学史,或者老师讲述数学史真正的目的产生过思考,更多的可能就是听故事,上课轻松,和同学互相讨论,没有了上主课的紧张和压抑,更多的是把它当作兴趣课,副课看待。那么,这样的结果是违背了教师上数学史的初衷。以史寓教,推陈出新。可以采用很多图文并茂,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印象深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余,还知道这个知识如何的产生、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数学不是一个冰冷的公式摆在那里,背后是有火热的思考和辛勤的汗水而得来的。
 

老师在课堂上也摆脱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讲授型学习方式,可以改成活动式或者讨论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直观性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也要通过数学史的讲述,数学历史的再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对数学有个新的认识,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提高对数学的宏观认识。数学史的讲述内容也应当与数学课的内容相符合,使学生的知识点具有连贯性,了解数学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讲述的数学史内容和平时学的数学知识无关,就会产生断链,这样也无法起到启示和引导作用。在课堂结束时回顾过程,是否起到了作用,并非表面的故事,而是更深层次,全方位的改观对数学的认识。
 

2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一、有趣导入,快乐全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讲授每一个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猜想、谜语、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数学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关系融洽,和谐课堂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课堂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语言亲切,神态自然,情绪饱满;课下,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耐心细致回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精神昂扬高涨,积极主动地配合课堂教学,与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三、创设情境,活泼课堂
 

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产生。首先,我们可以创设动画情境,依靠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相关的动画片等等来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再次,创设故事情境,或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带领他们进入故事情境中,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可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时,可把学生带到户外,让学生辨别学校、树木等方位。
 

四、实践操作,乐趣课堂
 

小学生好奇、好动,而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抽象的,如能亲手发现新知,就能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碰巧是中秋节的前几天,上课时笔者特意给学生分小组,每小组八人,然后每小组放一块月饼,先给学生讲解我们中国人中秋尝月饼的意义,同时过渡到月饼的平均分法(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学生在闻着月饼的芳香同时也想着老师的提问,怎么分?此时,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圆形纸”拿出来,动手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二份,(四份、八份)怎么折,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折纸过程的认识,也加深对平均分法的认识,了解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具体意义,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快乐的氛围中达到讲解分数的具体意义。
 

3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巧妙设计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游戏活动,是每一个人都喜闻乐见的。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地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使学习过程成为愉快的体验过程,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教学学习中来。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计“转盘”游戏,鼓励学生参与“转盘”的操作,让学生在“转盘”游戏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一特性。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蒙眼摸人”的课堂游戏,把一个同学蒙上眼睛,让一圈同学围绕他(她),要求他(她)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形下,“摸”到他(她)的同学(这是“必然事件”)、“摸”到他们的教师(教师站在圈外,所以这是“不可能事件”)、“摸”到他(她)的同桌或者同一个小组的成员(这是“不确定事件”),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区分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及其各自特性等,从而使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和理解了数学知识。教师精心设计数学小游戏,为同学们提供全员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对于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开展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初中学生是活泼好动和争强好胜的,鉴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竞赛活动巧妙地嵌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唤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有趣的七巧板》实践活动时,可以这样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拼图的过程与画面,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学们,你们看他们的拼图好不好看?……这是鱼,这是人,这是帆船……其实,这些图案是由这七块图形拼成的,这是一副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锻炼智力的古老的玩具之一,它可是我国祖先的一项卓越的发明创造,闻名于全世界,它在国外被称为‘唐图’,意思是‘中国图’,而不是指它是唐朝发明的意思哦(教师带着故作夸张的表情说出这段话,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清代有位名叫陆以nI的名人曾对于七巧板作过这样的描述,‘……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这段话可以在课前做好课件,一边说课,一边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同学们,这七巧板可以随手拼出千余图案,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现在,老师把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拼得最多最好……”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依次用两块板、三块板、四块板、五块板、六块板、七块板循序渐进地进行拼图比赛,并对于比赛结果认真的给予统计和公布,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促进同学们的互相交流,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把他们的各自拼法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们进行观察和比较,引导同学们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使各个竞赛小组之间能够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共同进步的目的。当小组竞赛进行到用四块以上的板块拼图时,这对于想象力比较弱的部分学生增加了难度,教师为了促进全班同学的全员参加,可以对这一部分同学降低难度,提醒他们可以模仿书上的图形进行拼图,而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则可以充发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鼓励他们大胆设想,引导他们创造性地拼出“前所未有的图案”。教师通过组织数学竞赛,在课堂上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从入学开始抓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优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习惯必须从小培养,才会事半功倍,我们的新教材为此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其选材内容、文字描述和结构编排都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探索。如教材的每一册、每一章的开头都有图文并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学;每一节教材中穿插着“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做一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教材中还不时地呈现“读一读”的数学史话及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凡经过推理的计算或证明题还通过加小括号注明理由的方法,明确告知学生每一步骤所用的定理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凡学生能懂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不易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阶梯”“重点难点点拨”“阅读方法指导”等措施加以指导,以消除学生自学中的障碍。对学生的自学习惯,从新生入学就要抓住不放,重视和加强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二、从指导阅读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学习理念的核心,而阅读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学会阅读,养成自觉主动阅读教材的习惯,才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小学到中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飞跃,过去是老师一味讲,学生被动听,现在要改变这个习惯,首先必须带领学生阅读教材,老师要处于学生的地位,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议,边读边思,边读边在书上勾划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划出疑点,帮助学生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弄清并掌握例习题的类型、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格式。还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课外书、做课外题、写收获感受。这样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演练,便会逐步养成学生自觉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从严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要求要贯穿于整个自学活动过程。所以,教学中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重点推敲课本上的分析、注意、小结等段落,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要求读懂了教材再去做题,这样做题的速度快又准确。教学中坚持做到: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并将某些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思索,甚至把学生逼上梁山,在课后要求学生勤思多问、追根究底。这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专注做事的能力。
 

以上就是广州中小学辅导小编为您整理数学教学中怎样融入数学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数学学习网栏目查看。

分享到:

  • 广州小学数学辅导课程

    广州小学数学辅导课程

  • 广州小学数学一对一培训

    广州小学数学一对一培训

  • 广州六年级数学培训课程

    广州六年级数学培训课程

  • 广州小学数学辅导学校

    广州小学数学辅导学校

  • 广州六年级英语培训班

    广州六年级英语培训班

  • 广州五年级英语学习班

    广州五年级英语学习班

  • 广州六年级英语学习班

    广州六年级英语学习班

  • 广州五年级英语辅导

    广州五年级英语辅导

  • 有嫉妒心怎么办

    有嫉妒心怎么办

  • 如何开发小孩的大

    如何开发小孩的大

  • 怎样消除嫉妒心理

    怎样消除嫉妒心理

  • 如何进行大脑开发

    如何进行大脑开发

  • 嫉妒心怎么消除

    嫉妒心怎么消除

  • 学生如何正确开发

    学生如何正确开发

  • 如何开发一个人的

    如何开发一个人的

  • 怎么跟小孩一起学

    怎么跟小孩一起学

  • 上一篇:怎样教学前班数学 下一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编号:2173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2173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