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旅游学概论》精品课程

发布时间:2017-03-02 13:40

  本文关键词:旅游学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40142001
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旅游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地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在课程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强调客观现象概述与原理论述相结合,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
一、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
二、 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三、 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四、 封建社会的良性发展
五、 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一、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二、 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
三、 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 现代旅游的概念
二、 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2. 现代旅游的概念
3.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概念
一、 旅游定义的类型
二、 旅游定义的分析
三、 对“艾斯特”定义的进一步说明
四、 旅游活动的界定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 关于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
二、 以地理范围为标准的类型划分
三、 以旅行距离为标准的类型划分
四、 以组织形式为标准的类型划分
五、 以旅游目的为标准的类型划分
六、 其它划分标准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一、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二、 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 普及性
二、 持续性
三、 地理集中性
四、 季节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旅游活动的概念
2. 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者的概念,了解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的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界定
一、国际联盟的规定
二、罗马会议的规范
三、世界旅游组织的现行解释
四、我国对来华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
五、过于对国内旅游者统计标准的界定
六、我国国内旅游统计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一、 支付能力
二、 闲暇时间
三、 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节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一、旅游动机
二、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第四节 旅游者的类型
一、 类型划分的标准和意义
二、 按基本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者类型
三、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旅游者的概念及其界定
2.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3.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4.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资源
一、 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 旅游资源的特点
四、 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 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二、 旅游资源的调查
三、 旅游资源的评价
四、 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五、 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
六、 开发工作的原则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 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二、 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三、 保护工作的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1. 旅游资源的分类
2. 旅游资源的特点
3.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第五章 旅游业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
一、 何谓旅游业
二、 旅游业的构成
三、 旅游业的性质
四、 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旅行社
一、 何谓旅行社
二、 旅行社的分类
三、 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四、 旅行社的业务开展
五、 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住宿业与饭店
一、 饭店在住宿业中的发展
二、 饭店的类型
三、 饭店的等级划分与我国星级评定
四、 饭店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五、 饭店中的集团化经营
六、 我国饭店业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旅游交通
一、 何谓旅游交通
二、 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三、 主要的旅行方式
四、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五、 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现状
第五节 旅游景点
一、 何谓旅游景点
二、 旅游景点的类别
三、 我国旅游景点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四、 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五、 景点经营中的影响因素
六、 我国旅游景点的发展现状
第六节 旅游业的产品
一、 何谓旅游产品
二、 旅游产品的特点
三、 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
四、 我国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
五、 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1. 旅游业是否标准产业
2. 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3. 旅游社的作用
4. 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5. 旅游景点的类别划分
6. 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衡量标准

第六章 旅游组织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以及对旅游发展行使干预的必要性;熟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旅游组织
一、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二、 国家旅游组织
第二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
一、 旅游行政组织
二、 旅游行业组织
第三节 国际旅游组织
一、 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
二、 部分国际旅游组织简介
教学重点、难点:
1. 国家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
2.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3.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第七章 旅游市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并能据此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在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状况的基础上,熟悉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
一、 市场的概念与旅游市场
二、 客源市场的重要性
三、 旅游市场细分
第二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一、 国际旅游客流量
二、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
三、 国际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
四、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第三节 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
一、 入境旅游市场
二、 国内旅游市场
三、 出境旅游市场
教学重点、难点:
1. 旅游市场的划分的概念和意义
2. 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
3. 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悉旅游影响的基本表现,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 积极方面的影响
二、 消极方面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促进接待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
一、 旅游乘数理论
二、 旅游乘数的类型
三、 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
第三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 积极方面的影响
二、 消极方面的影响
三、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 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二、 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第五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一、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
二、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容
三、 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教学重点、难点:
1. 旅游的经济影响
2.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环境影响。

三、课时分配表:

章节

总课时

课堂讲授

作业

实验

上机

其他

备注

绪论
1
2
3
4
5
6
7
8
复习
合计

2
3
4
3
3
9
2
4
4
2
36

2
3
3
3
3
8
2
4
3

 

1


1


1

 

 

 

 

 

 


四、教材:
1. 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

五、参考资料:
1、申葆嘉,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
3、查尔斯·R·戈尔德耐, 罗伯特·麦金托什等著,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八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4、Charles R. Goeldner et al. 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 10th edition.
5、中国旅游报,
6、《旅游学刊》
7、《旅游管理》
8、《旅游调研》
9、国家旅游局网站:
10、世界旅游组织网站:
11、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网站:
12、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ATR
13、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4、Tourism Management
15、The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6、Mathieson, A., & Wall, G..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London: Longman, 1982
17、Smith, V L..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2nd ed.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9
18、Dennison Nash, Tourism Anthropology, 1996
19、ATR《旅游人类学》专辑,1983年。
20、ATR《旅游社会学专辑》,1991年出版。

 


  本文关键词:旅游学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247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