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学
【词条中文名称】国际传播学
定义
1、国际传播学是研究国际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的学科。——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
2、国际传播学是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部分,是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在国际空间的展开和延伸。—— 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
3、国际传播学是研究通过政府、组织、个人进行的跨越国界传递信息过程的学科。——关世杰:《国际传播学》
传播学中的国际传播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传播有四种形态:内向交流、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还可以分为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也可以分类为文化传播、发展传播等。国际传播是以大众传媒为传播手段的、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
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从空间上看,国际传播是大众传播国际化过程。从传播的技术上看,国际传播与传播技术密切相关。国际传播是多重控制下的传播,国际传播离不开国内传播。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存在着差异,国际传播具有复杂性。
研究内容
根据拉斯韦尔模式,国际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控制研究Who,内容分析Say what,媒介分析In which channel,受众分析To whom,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 。
发展阶段
关于国际传播发展阶段的,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
关世杰教授认为,文字发明及印刷媒体时期的国际传播;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开辟了国际传播新时期;世界大国开始大规模政治对外宣传;第四节冷战时期的国际传播(1945-1990);冷战结束后国际传播的新形势(1990-至今)。
程曼丽教授把它划分为人类早期的国际传播、印刷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卫星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
福特纳围绕着国际传播与政治历史关系的演变把国际传播的发展划分为:
国际会议期:1835——1932年;政治化和宣传时期 1933——1969年,多元复杂期1970年至今。
中国的国际传播活动
1.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正式成立,下设新华通讯社、广播事业管理局和国际新闻局。
2.第二个阶段:1983年,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3.第三个阶段:电视对外传播迅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电视的对外传播由弱渐强,成长为对外传播媒体中的主力。
4.第四阶段: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海赢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
媒体上网,中央确定了首批5批重点扶持的网站:人民日报社的人民网、新华社的新华网、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的中国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RI在线和中国日报网站——它们是中国对外新闻传播的“国家队”。
2003年,非典,建立从上到下,全面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现有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和英文版。
研究情况
国际传播学教材:
程曼丽著,《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郭可著,《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关世杰著,《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国际传播学论著
叶海亚·R·伽摩利珀著,尹宏毅译,《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
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
达雅·屠苏著,《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
国际传播学论文集
刘继南等主编:《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陈敏毅主编,《当代国际传播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
李希光、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雪波等编著,《看得见的手——国际事件中的传媒》,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本文编号:30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3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