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导航理论基础 导航实时动态定位原理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6-03-10 11:05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工程施工、测绘等工作的需要,采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测绘系统逐步进入我国市场。采用传统 GPS 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的测绘系统的数据链路电台,必须经过无线电管理部门批准才可设置使用,但在此前的几起此类设备所造成的无线电干扰案例中,所查获的无线电台均未向无线电管理部门申报。目前这类设备使用时所造成的无线电干扰越来越多,因此无线电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这类设备的管理。而增加对GPS RTK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将会对查处工作及无线电管理工作大有帮助。

  1 RTK 概述

  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是GPS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的简称。这是一种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实时解算并进行数据处理,在1~2秒时间内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

  1.1 RTK的工作原理

  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载体(称为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时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

  精密GPS定位均采用相对技术。无论是在几点间进行同步观测的后处理(RTK),还是从基准站将改正值传输给流动站(DGPS),这些都称为相对技术,以采用值的类型为依据可分为4类:

  (1)实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m~3m;

  (2)广域实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m~2m;

  (3)精密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cm~5cm;

  (4)实时精密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cm~3cm。

  差分的数据类型有伪距差分、坐标差分和相位差分三类。前两类定位误差的相关性,会随基准站与流动站的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故RTK采用第三类方法。

因轨道误差、钟差、电离层折射及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在实际的数据处理中一般采用双差观测值方程来解算,在定位前需确定整周未知数,这一过程称为动态定位的“初始化”(On The Fly即OTF)。实现OTF的方法有很多种,美国天宝导航有限公司的做法是:采用伪距和相位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伪距求出整周未知数的搜索范围,,再用相位组合和后继观测历元解算和精化;利用伪距估计初始位置和搜索空间,快速确定精确的初始位置。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编号:30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30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2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