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少帅》带来“民国热” 民国建筑到底有何特色?

发布时间:2016-03-10 09:00

金华新闻网2月24日消息 浙中新报记者 周锦航

从2015年伊始到如今的2016年,民国剧在电视荧屏上一部接一部放得火热。从《千金女贼》到《活色生香》再到如今的《少帅》,每一部都有着极高的收视率,民国剧也一度代替古装剧成为热点趋势。

民国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余载,但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精彩丰富、风云变化的时代。中西碰撞、新旧更迭,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住宅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民国时的建筑也有其与“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而说起民国建筑其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洋气”。从复古风格到现代主义,建筑形式风格的变化并不是突变和跳跃式的,民国时期的建筑大多数风格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既注意到保留中国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一些西洋建筑风格,具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阶段的特点。

说起中国的西洋建筑,那就不得不提到北京颐和园西端湖边的清宴舫,这艘大石船是颐和园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清宴舫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在第二次重修时,仿翔凤火轮样式建起西洋舱楼,增设机轮。石舫长36米,舱内墁花砖,嵌五色琉璃,陈设西洋桌椅。盛夏季节,慈禧太后每天都要在舱楼上用早点、吃夜宵,所以石舫后改名为清宴舫。颐和园中的这艘西洋石舫,或许也是中国最早的西洋建筑之一。

民国时期的建筑,随着西方思潮的引进,变得“洋气”之外,装饰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晚晴开始,西方工业国家用于建筑的材料,如砖块,水泥,石材和玻璃等随着殖民者传入我国,打破了木材在建筑中建造和构造的主导作用,红砖、石材、水泥和钢筋混凝土被大规模的运用,现在保存于世的民国建筑中,砖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石材立面是主要的建筑形式。

中国的传统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的建筑有很多弊端,比如防火防潮比较差,容易遭受白蚁等虫子的侵害而损毁,不太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等等,而民国时期的砖混结构建筑,恰恰弥补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不足。这样的结构不仅吸收了西方建筑的优点和长处,以砖石结构为主,木结构为辅,中西合璧,,兼容并蓄,而且也保留了很多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元素。



本文编号:30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30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