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7-04-29 04:05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

的相互依赖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

服务的交换活动。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国际贸

易活动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构成的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货物 与/或服务)与出口总额(货物与/或

服务)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外贸易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

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货物贸

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

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商品交易所。商品交易所是一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

由特定的交易人员(一般为会员经纪人)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

国际服务贸易:不同国家所发生的服务交易活动这种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来满足他人的需要并获得

外汇报酬的活动

世界市场是在地方市场和民族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国内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市场组合而成。

1.为什么说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与资本输出使得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

产国家与初级产品(农产品、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和强化,导致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具体表

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其次,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再次,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最后,在现有分工格局基础上,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定期集市、现场看货交易方式逐渐减少,代之以样品展览、商品交易所的产生和发展。

2.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

三)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五)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3,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三、资本流动是推动国际分工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政府行为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

4.、为什么说比较优势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继承:一,继承了自由贸易的观点二,共同主张劳动创造价值三,成本差异决定分工和贸易模式 发展: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

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5.以俄 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学者在解释国际贸易成因时与古典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有什么区别?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如何解释产业优势地位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转移的?

一,产品创新时期。此时期该创新企业在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享有垄断权。新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时期,创新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二,产品成熟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强了,对企业来说,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国外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展,出现了大量仿制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想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占领就必须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三,产品标准化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此时往往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创新国家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对于创新企业若想继续保持优势,选择只有一个,继续进行新产品的发明创新。

7.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如何解释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的?

林德认为,工业品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才会想到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偏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偏好相似、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这些国家间的需求结构和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第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名国之间。

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形成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至于导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斯密归结为历史条件和一国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构成的自然条件。斯密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他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

归纳起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

(一)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1)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8.世界市场的形成的标志?

1.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9.现货与期货贸易的区别?

现货交易是实际或当期商品买卖活动,以卖方交货,买方付款为完成合约的标志,具有即期交割性质。期货交易合约是买卖双方签订的在将来一个确定时间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某商品的协议。。。。。。

拍卖交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拍卖中,买卖双方不直接洽谈生意,而是通过专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或拍卖公司进行,拍卖行(公司)设有专门的拍卖场所,拥有专业人员和设备。第二,拍卖是一种单批、实物的现货交易,具有当场公开竞购、一次成交的性质。拍卖货物在拍卖前是经有购买意向的买主验看过的,拍卖结束后,卖方和拍卖行(公司)对商品的品质不承担赔付责任。第三,拍卖交易对买方要求很高,买方必须对货物的质量和价值有鉴别力。按质论价的特点在拍卖中尤为突出。

拍卖类型:英式拍卖,荷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第二价格拍卖:

10.加工和补偿贸易:加工贸易是指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等,

经加工和装配后,将半成品或成品复出口的交易形式。

形式:1.来料(件)加工,2.进料加工3,来件装配4,来样加工

补偿贸易是商品贸易、技术贸易与信贷的三位一体。补偿贸易是国内企业在国外企业提供信贷的基础上取得项目建设和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在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用引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的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产品去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贸易方式。

补偿贸易最主要的特点是:贸易与信贷结合,出口与进口结合,企业在信贷的基础上进口,又缘于进口举债而出口

11. 1.世界

世界

世界

(1)调拨价格,(2)垄断价格。(3)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12,贸易条件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二)贸易条件的类型

一,商品贸易条件只考虑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产生的影响,它是以一国二定时期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来反映。

二,收入贸易条件共同考虑出口规模的变化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

三,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商品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该国贸易利益的影响。

四,双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

12: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1)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从事国际化经营。

(2)重视研究与开发。

(3)实行全球战略。

4)公司内部实现

(5)生产专业化和产品多样化并行。

(6)股权关系复杂,非股权安排方式获得发展。、

13.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1)指出

2.保护的对象和时间1)保护对象。农业不需要保护。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才需要保护。

3.保护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少量进口关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的积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强调各国应根据各自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对外贸易政策。(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而有必要对国内处于发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国外有力竞争的工业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3)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强调保护的过渡性和有选择性,强调贸易保护是达到发展工业和生产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步降低保护,最终走向自由贸易。(4)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对美国、德国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美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使其工业得以生存并迅速发展起来,实现了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目标的达成是保护贸易政策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美、德两国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及国民素质的提高,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其他落后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等因素密切相连。

同时,应注意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也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含糊,对影响生产力发展因素的分析也很混乱。

(2)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3)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

1..贸易条约和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2. 在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所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国民待遇条款和互惠待遇条款

3.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贸易条约和协定的一项重要条款,它的基本含义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最惠国待遇的基本要求,是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享有的待遇

4. 国民待遇条款的基本含义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5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为了稳定该项商品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初级产品。迄今为止,国际上仅就糖(1953年)、黄麻和黄麻制品(1982年)、咖啡(1962年)、橄榄油(1958年)、谷物、可可(1973年)、天然橡胶(1979年)、热带木材(1983年)8种商品签署了国际商品协定.

6. 缓冲存货,就是由该商品协定的执行机构依照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规定,运用其成员国提供的实物和资金,干预市场和稳定价格

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相互取消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经济融合的障碍,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8.区域一体化形式按一体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同盟,政治联盟。

9.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分:部门一体化和全盘一体化。

10.按一体化范围分: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

11.1965年,六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洲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2.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大效应三种形式。)。贸易创造促进成员国资源流向有效率、有竞争力的产业,从而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了生产利益时,低价商品进口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减少,需求增大,贸易量增加,社会福利水平提高。13.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1.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实现规模经济。3.刺激投资与技术创新.4.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程度,合理配置区内生产要素14.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有两点:一是通过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

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二是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目的。两者的关系是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关系15.“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家总是有利的,而对不参加的国家也不会造成损失”对此分析{利用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 关税主要征收对象是进出口商品,其税负是由进出口商先行垫付,而后把它作为成本的一部分计入商品的价格,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因而关税属于间接税 关税分类(一)按照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

1.进口关税 2.出口关税 3.过境关税

(二)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

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三)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1.进口附加税

进口国家对进口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有时根据某种目的与需要再加征进口关税,这种对进口商品除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称之为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主要有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两种形式 受影响的工业部门或以受影响的工业部门的名义提出的书面要求发起调查,以确定所称补贴的存在、程度和影响情况。书面要求应包括充分证据:A.补贴存在。如有可能,说明补贴的金额。

B.在本协议解释总协定第6条的意思范围内的损害。C.补贴的进口商品与所称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2.差价税。3.特惠税。4.普惠税

差价税定义: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差额征收的关税,就叫差价税 特惠税是指对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但它不适用于从非优惠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特惠税有的是互惠,有的是非互惠的 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这种关税被称为普惠税。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普惠制的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1999年39个给惠国,190个国家接受给惠制。中国享受38个,美国除外 对于关税的名义保护率(,世界银行的定义为

有效保护率则是用来测定关税或其他保护措施(主要是关税)对某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出增加值的影响或提供的保护程度,又称有效关税。有效关税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保护程度。

公式1:用国内材料:E=T/V。其中E:有效关税率。T:进口的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V:最终产品的增值比率

公式2:使用进口材料或中间产品:E={T-P*T}/{1-P}.T:进口原材料名义关税率。P:进口原材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比率

非关税措施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1.(一)进口配额制

a。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它是进口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口配额制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其中绝对配额又分为全球配额{全球配额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进口国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进口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和国别配额{国别配额

是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的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国别配额又分为自主配额{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完全自主地、单方面强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这种配额不需征求出口国家的意见}和协议配额{协议配额,又称双边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和出口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确定的配额。

b。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关税配额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前者是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给予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税,而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即征收原来的最惠国税率。如西欧共同市场在实行的普遍优惠制中所采取的关税配额就属于这一类。后者是在关税配额内仍征收原来的进口税,但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极高的附加税或罚款。

2.(二)

3.1.进口许可证制的含义

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三.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商品出口,通过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法,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低利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

四.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五.商品倾销(Dumping)是指一些国家的出口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商品倾销通常由私人企业进行,但是随着国家对经济生活介入的程度不断加深,一些国家也设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外进行商品倾销

商品倾销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偶然性倾销。(二)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三)长期性倾销

六.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从而实现扩大出口。外汇倾销的条件:1.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2.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七.有些国家如日本、荷兰等,没有设立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而是实行保税区制度。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其中日本保税区分为:指定保税区,保税货棚,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陈列场。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标签: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334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