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定义_文献计量学的意义_从文献计量学看我国传播学
本文关键词:文献计量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容提要]传播学界把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即介绍引进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创新评价阶段。在创新评价阶段,中国的传播学学者们对传播学作了大量创新评价研究。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将我国近7年来有关传播学的文献量,刊载该专题论文较多的期刊、主要作者逐一介绍,并就传播学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传播学;文献计量学;专题文献;研究
根据传播学界的论述,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介绍引进、探索发展、评价创新3个阶段。这3个阶段时间大体为:1981到1989年是介绍引进阶段,传播学学者们通过翻译、评介西方传播学者的著作,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模式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传播学理论进行理性的考察和审视。1990—1996是探索发展阶段,旨在借鉴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符合我国新闻事业需要的观念如资讯观念、新闻反馈观念和受众观念,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因此引发了传播学本土化的问题及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等的争论,激发了中国传播学界的探索发展意识。1997—2003年是创新评价阶段,1997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原新闻学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并定名为新闻学与传播学,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这种学科地位的升格推动了传播学在中国的建设。同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传播学博士点。1998年,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被批准为具有一级授予权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复旦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传播学的国家级文科研究基地。2002年,中国传播学会(全称: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的成立,,为中国传播学界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交流和合作平台;伴随着传播学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致使社会对传播学的态度更加科学,学界对创新传播学的认识更加统一,传播学研究出现了更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的传播学进入创新评价阶段。
从1997—2003年中国的传播学进入创新评价阶段以来。传播学学者们对传播学作了大量创新评价研究。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多,作者和文献期刊品种遍布全国各地,为便于传播学者更好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对传播学开展更有效的研究工作,同时验证一下创新评价阶段的研究情况,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将我国近7年来有关传播学的文献量,刊载该专题论文较多的期刊、主要作者予以介绍,并且综述这7年间传播学的发展演变、传播学的发展状况和对传播学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以期对从事传播学研究人员及文献信息工作者有所帮助。本文对传播学专题文献采用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TTO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研制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结合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对传播学文献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调查研究。本文所指文献包括传播学、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技术和组织传播的全部文献,统计中未加区分,统计中删除重复数采用交叉补充的方式,尽量提高收全率。对文献的选择坚持严格筛选,注重学术性、资料性和代表性。具体方法是,①同一篇论文被同时刊登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期刊者,以最先刊登的期刊为准。②内容连载的论文均作一篇论文统计。③稿约、报道等用机构名称发表的文章不在统计之列,本文以索引条目为计量单位,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考察了1997~2003年7年间有关传播学这一专题的文献分布与发展规律。
一、传播学专题文献的数量
科研论文是科研活动产出之一。而论文统计是科学研究定量化的重要方法。对学科的文献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追踪某一学科科研的情况及其动向。同时,通过对科研发展过程的需求关系,内部结构的变更情况等一系列潜在的动态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评价和预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目前此学科发展的情况,使他们能够把握将来科研发展的方向。笔者对传播学文献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调查研究。以索引条目为计量单位,考察了1997~2003年7年间有关传播学这一专题的文献分布与发展规律。这些分布反映了传播学专题研究的逐年发展水平。
1997—2003年发表的传播学文献量(篇)
统计结果表明,7年间全国发表的有关传播学专题的研究论文共1080篇。从上表中看出,自1997年至2003年,该类文献的数量逐年递增,这说明传播学的研究日渐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尤其2000年以来伴随着传播学学科地位的升格,传播学研究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说明传播学在我国不但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而且有关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刊载传播学专题文献的主要期刊及文献量的分布状况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是文献计量学在学术期刊及学科评价方面的重要应用。统计结果显示刊载传播学专题的文献共有1080篇,来源于全国415种期刊,刊载传播学论文4篇以上的期刊有35种,占总刊数的8.4%。(见下表)
传播学的情报源分布较广,国家期刊、地方杂志均有刊载。如上表如示,全国刊载传播学专题论文4篇以上的期刊有35种,占总刊数的8.4%,这35种刊7年间刊载论文数总计477篇,表明近1/2的论文刊载在8.4%的少数期刊上;而其余大约1/2的论文则分散在大量其他期刊上。统计结果7年间刊载20篇以上论文的刊物有7种,它们是《现代传播(北广)》、《新闻与情报研究》、《当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新闻大学》、《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三、刊载传播学专题文献的主要作者及其研究领域
统计含有一个相同主题词的文献数量,可揭示出这个主题范围内作者群的分布特点。对发文数追踪比较,就能从作者的姓名、人数及其单位的变化中,了解到该主题研究的变动特点。传播学专题的主要作者及其研究领域在统计的1080篇论文中第一作者共687人,其中只发表过一篇论文的作者为632人,占总人数的92%;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31人,占总人数的4.5%;发表过3篇以上论文的作者24人,占总人数的3.5%;这24人可看作是近7年我国传播学专题论文的主要作者。(见下表)
传播学主要作者
从表中反映了传播学专题不同频次的作者及其发文情况,对照本次研究的传播学专题,在论文产出的数字上可见,在这7年里发文3篇以上的24位作者,发文数是153篇,以其不到3.5%的人数产出了22%的论文。因此本次研究的高产作者是从“3篇”及以上频次的作者中选出。表中的24位作者是1997—2003年间对中国传播学界发文数较高的,他们可看作我国传播学专题研究的主要作者。他们对传播学已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们的论文在今后传播学的研究开发方面都是值得借鉴的资料。
四、传播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本文统计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我国传播学专题的发文数呈逐年递增,期刊界对传播学专业的专题研究越来越重视,中国传播学的研究队伍也迅速壮大,这个阶段核心作者群最终形成,作者出现高学历化和年轻化的特点。以上对传播学专题论文及作者情况进行的统计,可以发现此阶段核心作者群的存在。核心作者群的状况能预测、估计和揭示科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如今他们的著作虽然不多,但在中国传播学研究中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更为大胆地、更富创造性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而努力。
从传播学的专题研究中看出,21世纪对传播学研究将需要不断创新,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迫使相应的理论必须更新,如今伴随着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影响和冲击的加大,加之传播学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传播学走出了研究的低谷,并从新的起点上,快速发展。传播学今后最主要的研究走向应该是:
1、对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研究仍是最主要也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思路之一;
2、传播学批判学派各分支理论的研究将上升到主要的地位,并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途;
3、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增多,并逐渐形成热潮。从理论研究来看,要完整地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确切地分析大众传播的效果,必然要涉及对人际传播的研究。广告传播和电视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远,它们的传播过程也越来越强调人际之间的交流。人际传播在这些活动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影响也随之扩散,需要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4、网络传播以往的理论是以研究单向信息传播如何获得成功为主的,而现在的网络传播是交互式的和可以同步的,瞬息万变的传播科技发展,迫使网络传播理论必须更新;
5、跨文化传播研究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倡导传播学本土化的思路,就是民族间的跨文化传播,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另一方面,关于国际间的跨文化传播,我国传播学界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传播学界,需要更多直接的交流和合作,广泛与国外传播学界合作开展研究;
6、当前传播学界的研究方法科学性须增强,虽然一些较高质量的定量研究及其成果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定量研究,但重定性轻定量的研究局面还需进一步加以改观,要处理好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关系,大力加强量化研究;
7、关于健康传播、大众传播与儿童等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性,此研究的连贯性、延续性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对1997年至2003年中国传播学专题的定量研究后认为,我国此专题研究的成果逐年上升,研究人员增多,范畴不断拓展和细化,方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规范性也大大提高了。但还存在不足,包括分析不够深入,理论框架不清楚,还需加强研究的连贯性、延续性。对不熟悉的前沿领域或热点问题,由于积累的欠缺,难以采用多元化的视角和方法进行研究。因此要获得提升,还有待于更扎实地加强学习,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操作实践研究,从新闻业务研究到传播理论研究都要深化。重实用而忽视学术探究是当前中国大陆传播学的不足,我们要努力地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而努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邮编:200433
参考文献:
1、朱春阳、张国良:《2002年传播学研究的回顾》,《新闻大学》,2003年2期。
2、张健康:《论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引进、发展与创新》,《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4月29卷2期。
3、廖圣清:《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传播研究》,《复旦学报》,2003年1期。
发表传播学的主要期刊
本文关键词:文献计量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7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