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课程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7-09-08 08:15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人力 资源开发 管理 06093 复习资料


06093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06093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06093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7号上午8:30考试 第一篇:(1-4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和环境 1.西奥多.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之父” ——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人力资源的微观经济分析理论”、丹尼森的“人力资源的经济统计分析理论” 2.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指导原则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公共利益 4.人力资源的根本性质是能动性 。 人力资源的特征: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与时间性、能动性、使用过程中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持续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特殊的资本性、高增值性 5.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运营经费全部来源于国家公共财政划拨,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立医院、图书馆、科研机构,其运营经费部分来源于国家公共财政划拨,部分来源于为收回成本向服务者收取的费用。 6.罗纳德. 克林格勒和约翰. 纳尔班迪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的主要职能有: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纪律与惩戒 7.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招募与任用部门、培训与发展部门、绩效考核部门、薪酬与福利部门、劳动关系部门 8.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 9.首先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论的是伍德罗. 威尔逊 10.政府具有两种天然的功能:政治的、行政的 11.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领域,从业人员因知识而非权力获得很高的权威和公众的信任 1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精神:功绩主义、法治主义、人才主义市场主义和竞争主义、分权主义精神 13.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更新机制、监控机制 14.1978案》;英国《富尔顿报告》启动了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15“四化”指:革命化、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 16本原则。 17.员法》 18家的作用 19.公务员与公共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形成是法定的 20.公务员具有的双重身份是指:民”和“公务员” 公务员没履行法定义务相应承担的法律或行政的责任:身份处分、行政处分、行政赔偿责任、刑事责任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基本知能人际关系知能、技术知能、组织经营知能、知识技能 22.公务职务产生的类型:选任、委任、调任、聘任、考任 23. 人力资源管理:P8国家和各种组织为开发和促进本国、本组织人力资本的发展,对本国或本组织人力资源未来和现状进行的统计、规划、投资、?????? 、培训、使用、保障、研究和发展等一系列组织、决策活动。 24. 公共部门:P8指在社会生活中相对于私营部门存在的,旨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谋求公共利益和社会共同福利为目标的一套组织体系。 25 . 公共生产力 :P13指公共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和成效之比。 26. 人力资源开发: P17通过培训,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以符合组织需要的人事管理活动。 2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28.国家公务员制度: P22一国公共组织依靠立法和规章制度的手段,以功绩制为中心原则,以官员稳定性、连续性和职业化为目标,通过专门的人事管理机构,,对规定范围内的公务员的获得、任用、晋升、工作福利、考核激励、纪律惩戒等方面进行管理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公共组织人事管理制度。 29. 委任制:是指任免机关或个人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一种任用形式。P149 30. 政治中立是指在政府中工作的业务类公务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应超然于政党政治和个人政治理念或价值观;不以拥有的行政权力偏袒某一政党、政治团体或利益集团,应以客观、公正、公平的态度和中立的能力尽忠职守,推动政府的各项政策,为公民服务;不受利益团体的影响,更不能图谋某个集团的利益,而应采取统一、一致的标准,执行法律;不介入派系或政治纷争,专心执行本职工作。 第二篇:(5-8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资源配置 1.注:生产工人的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注组织对管理人才的需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注: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供需差距;20世纪80年代,关注人员精简和管理者梯队 2.济环境、社会及政治压力、技术的改

第 1 页 共 1 页

进、组织政策

3. 就业问题属于怒虎类问题

4.1923年《美国职位分类法》颁布,标志着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制度在美国政府人事管理中广泛使用。 5.人力资源市场决定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6.人口因素的变化是与人力资源战略关联度最高的问题来源 7.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

8.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事在人先;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人在事先 9.作为一种常规性工具,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整个组织管理系统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0.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11.职位分析问卷以人为中心

12.工作分析、职位评价的思想源于科学管理理论

13. 面谈法的缺点:所收集到的信息容易失真

14.品位分类是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或等级高低为依据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15.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条件: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必须年满十八周岁、拥护我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录用 16.笔试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人员甄选方法

17. 人员分类制度选择的原则:文化原则、传统原则、组织需求原则

18.委任制是我国公务员领导职务任用中最为普遍的任用形式

19.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20.转任是我国公务员交流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21.弹性化是聘任制的最大优点 22.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23.公务员考试录用应遵循的原则:公开原则、平等原则、竞争原则、择优原则

24.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最关键的支持是:政策支持、资源配置

25. 外部人员共给需考虑的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 26.公务员职业生涯开始时的培训是初任培训

27面谈模拟、分析模拟

28. 工作分析:P100是搜集与某一特定工作相关的信息,并进行证明和分析的过程。--描述的是工作内容或职责、员工的任职资格要求、工作环境等信息,是编写职位说明书的基础。 29. 职位评价:P100也称工作评价,是指通过专门的技术和程序,对职位进行比较,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差异。职位评价是薪酬等级设计的基础。 30. 工作设计与再设计:P194是指为了提高员工的生产力水平,而对组织



本文编号:812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812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2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