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_关于民族文化的论文_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论文10篇
本文关键词:民族文化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论文10篇
2014-07-02 15:28 来源:民族文化论文 有人参与
第一篇
一、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现有文化认同措施远离生活世界。所谓的生活世界是指与个体生存直接相联系的日常生产、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等领域,如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婚丧嫁娶等大众化内容。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处于一种二元分立的状态,一方面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但是另外一方面,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依然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传统文化依然是少数民族社会活动和个体行为的主要规范和解释方式,宗教思想等对于少数民族群体的影响依然十分巨大,并且在一些现代话语模式的修饰下具有了表面上的时代合理性。相对的,更接近现代化生活的主流文化在少数民族的生活领域缺乏渗透性,更注重于意识形态领域,而没有能够更多的影响到少数民族群体的日常生活。第二,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影响民族文化认同。新疆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明显滞后,同时在新疆区内,南北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收入分配、就业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明显落后,这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民生问题,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影响日益突出。第三,民族关系。新疆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具有悠久的传统,但是同时,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日益激烈,由于教育以及文化适应程度不同,少数民族群体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地位,少数民族文化在同其他文化竞争过程中也面临同样问题,从而催生一些竞争性乃至对抗性的冲突,这些冲突在敌对分子的利用之下,便有可能产生激烈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少数民族群体对主流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态度。
二、文化认同的基本策略
文化认同往往会呈现三个极端的倾向,即以传统文化构建文化认同、抵制现代化、抵制全球化。这三者都具有以构建某种单纯文化来形成文化认同的倾向,但事实上都无法实现,因为传统文化缺乏构建文化认同的现实时代基础,而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开放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文化认同的构建反而正是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即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在批判接受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意义的新文化,才能构建出文化上的真正认同。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点。
1.以社会关系的契约化替代社会关系的身份化
狭义的身份一词是指个体生而有之、无法选择的一种角色定位,如血缘、等级、民族等,它在给予个体一种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个体一系列的规范和束缚,契约则是指人与人后天形成的彼此角色定位,如法律、合同等,它也具有规范作用,但是不掺杂血缘、等级和民族等封闭和排外性因素。狭义的身份与契约具有对立关系,身份是先天具有的,而契约是后天约定,以身份来界定社会关系虽然在一方面能够团结群体,但是在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排外性,而以契约界定社会关系则体现个体的在社会中定位中自由、平等、协商等开放性,出现冲突的时候,由于身份关系强调远近亲疏、尊卑有别,强调利益差异,所以以其作为化解规范便可能出现偏颇,而契约关系注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不特别关照涉及此事的是什么人,从而以规范理性解决问题,保障冲突双方的利益,并防止冲突向民族问题转化。新疆地区的社会关系从血缘和民族等身份关系转向理性的契约关系,需要新疆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完善社会法制建设,以及对法律等契约精神的大力弘扬。
2.理性认知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他文化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文化认同是三个方面的关系,即自我、他者和共同体的关系。真正的文化认同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基础之上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认知关节点在于如何认知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不同文化相互包容和适应、不同文化成员和平共处的局面,进而才能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或者从另外一个不那么理想的结果来说,即使没有全员的情感认同,但能够做到对共同规范予以理智的认知和遵守,那么在当前也是为人们所期待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于契约精神的一种理性认识和遵行。
3.以开放心态面对现代化与全球化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问题,同时还有着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现代化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全球化的问题。现代化与全球化本身具有许多被人所诟病的地方,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两种趋势已然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封闭自我的结果是最终更大程度的丧失自我,这是一个如何坚持自我,同时认知他者的问题。
4.文化认同的相关措施更加的生活化
首先,进一步的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公民法制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文化的认同从社会的层面来说,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影响,构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是文化认同的实现基础,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不但要使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社会,同时还需要将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文化认同的内容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令主流文化更具有亲和力,从而提升少数民族群体对于中华民族、国家以及公民和法制形成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其次,让文化认同回归日常生活。回归日常生活首先在于构建整个社会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这个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教育,并结合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在形式上改变单方面宣传和灌输的传统方式,采取能够让少数民族群体获取更多直接体验的教育形式。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存在着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本身也面临着现代化问题,文化的认同和发展离不开新疆经济建设、思想观念、法制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不仅仅是文化适应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并且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作者:夏天成 克力比努尔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第二篇
一、民族文化存在及其特性
民族文化是基于民族地区的资源,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造的,是依赖自身生产力水平对环境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人们在空间资源禀赋下所采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对空间资源的选择和适应”。是民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反映,是民族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民族凭借自己创造的文化维系着民族自身的延续和发展。民族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空间基础。由于民族文化离不开民族特定的生存环境,是基于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创造。因而,民族文化在历史演进中具有独特性、稳定性、传承性和发展性。独特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和行为是民族文化存在的形态,是民族认同和民族情感形成的基础。民族文化是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中,基于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的文化,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而具有独特性,即民族性。这是民族存在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稳定性是民族生境适应的文化表现。生境适应是民族基于自身生产力水平,对环境资源的进行加工、利用,获得最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一旦形成,在文化上就具有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变革,在文化的发展上表现出滞后性、独特性和稳定性。这是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仍然保持自身的特点,形成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原因所在。传承性是民族文化存在的机制。文化是民族适应生境的社会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的集体创造。民族的存在依赖于民族文化的维系。民族文化的传承保证了民族的延续。民族文化是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发展中创造的,适应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发展性是民族文化保持生机活力和民族延续的内在动因。民族文化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环境禀赋和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民族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随着地域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变化,民族文化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这是生产力发展对民族文化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民族文化的发展性是渐变的,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在历史演进中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文化的一贯性。
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存在
民族文化是民族基于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境适应的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的存在和保留,得益于民族居境的封闭,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民族一般都居住于偏远的落后地区,历史上与外界进行的信息和文化交流较少。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无意识和按照自身的文化取向有规律地进行的。文化传承者无法选择,是被动实现的。民族文化虽是被动传承,但与民族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民族生境适应的价值取向相吻合,使文化得以保留和代代相传。然而,现今将民族文化作为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后,民族文化存在和传承基础被打破了。民族文化不再是基于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创造,是脱离群众的文化再加工。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民族地区的交通将大大改善,与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也将迅速而频繁。民族文化主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将发生改变,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或商品,进行推销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再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开发商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将原来置身于民间的地道纯朴的民族文化进行技术加工和再生产。这一加工和再生产过程,脱离了民间大众的集体创造,失去了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基,置身的土壤,从而使民族文化走形变味,发生异化。如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一些民间传统的民俗、庆典和歌舞随时、随地、随意表演,使民族文化失去了自身的严肃性和本真性。如泼水节、火把节、芦笙歌舞、侗族大歌、婚嫁风俗等不再按民族民俗特定的时间、地点、方式进行严格举行,而是随游客要求随意开展,失去了民族风情的群众氛围,“已非民族风情的真实展现,甚至还出现一些任意编造、添加、拼凑的旅游地根本不存在的假民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来了交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加快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同化。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提就是要改善地区的旅游设施。其中,交通是旅游设施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民族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外来游客将大量涌入,异地文化、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流将不可避免,动摇着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基。民族文化将逐步被淡化、同化,甚至消亡。如黔东南地区苗族古香古色、树皮小瓦的吊脚楼变成了小洋房;村寨的苗族服饰变成了简便适用的汉装;民族歌舞表演融入了现代歌曲,当地的年轻人唱起了卡拉OK,世代传承的民族歌曲被渐渐淡忘;民族祭祀活动、祭祀仪式的随意表演,失去了自身的威严与严肃,民族文化淡化的现象严重。
三、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虽给民族地区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民族文化的存在、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文明的发展,先进的外来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优势逐渐显现。民族文化将逐渐让位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和主流文化,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将发生重大改变。原来封闭的,传承几百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将被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所取代,从而面临淡化和消亡。目前,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也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但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如何抢救和保护,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共同体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文化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下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从而形成传、承、创、积、传的文化传承机制,使人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独特性、稳定性、传承性和发展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是维系民族共同体团结、凝聚的内在动因。民族文化传承不是单一文化元素的传递,而是多文化元素的有机组合在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结构中的代际传承。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进行的文化再生产,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再创造,保证了文化传承的一致性。这种传承不仅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在民族的传统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便、环境闭塞,民族间的交往并不密切,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并按自身的规律发展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人员交往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个多元的文化将呈现在民族及其成员的面前,这意味着文化传承者对于文化的选择不再是被动的,是传承本民族文化或是吸收外来文化,传承者临着多项的选择。文化传承者在比较和选择的环境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将走向衰落。要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必须唤醒民族及其社会成员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理论是费孝通先生在长期实地调查和文化反思中提出的。近年来,文化自觉已成为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话题。1997年1月4日,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重点学科汇报会上就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先生对各民族文化碰撞交流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主张。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将不可避免地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和影响。如何认知和准确定位本民族的文化,如何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传承者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的问题。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表征,也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及其社会成员是民族文化的主体,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冲击中,应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一个缺乏文化自觉的民族,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随波逐流,最后丧失掉自己民族的文化。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只能源于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外力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往往仅限于保护。因此,靠政府的干预或者学者的呼吁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往往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民族文化主体的自省和自觉。民族文化的主体就是本民族的群众,只有本民族的群众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认同自己的文化,感知自己的文化,才能自觉保护、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
四、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传承是一个动态发展问题,强调的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而保护更多强调的是通过手段和措施,能动地进行静态保护。应该说,传承是最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通过文化传承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手段、机制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才能使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事实上,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存在和传承产生冲击的不仅仅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大量出现,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存在和传承产生冲击同样不可避免。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民族文化存在,唤起民族文化传承者的文化自觉固然十分重要,但文化存在和文化自觉的活力必须基于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存在和传承的基础。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旦被打破,民族文化的存在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其实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只要人们以这种生活方式生活着,其文化就能延续下去”。然而,保持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民族社会发展要求的。因此,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如何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问题上,有主张加强宣传,提高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有主张加强立法,制定民族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的;有主张建立区域民族文化保护村,创办民族文化博物馆的;有提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的;等等。这些都不失为保护民族文化的良策。加强宣传,提高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实际上就是要实现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中的“自知之明”,通过宣传提高民族对自身文化及其价值的认识,树立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实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之基。加强立法,制定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法规,对规范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行为,杜绝惟利是图和掠夺性开发,避免民族文化开发走样变味,甚至遭到破坏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建立区域民族文化保护村,创办民族文化博物馆,在民族文化自觉没有被唤醒或者丧失的情况下,对民族文化进行静态保护也不失为权宜之举,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也是非常必要的。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发展的,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信息文化快速传播的今天,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坚持开发、保护良性互动当为民族文化保护之上策。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良性互动就是在旅游开发中,通过开发收益,经济回报提高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识。在文化旅游开发、展示和体验中,使民族意识、民族身份、民族认同得到强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再造、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不乏成功的案例。云南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特定场景中,族群意识、民族身份认同被强化,甚至比以往更强烈,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复兴、再造,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坚持“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为原则,以“原生态民族风情游”为方向,积极开发民风民俗、苗族歌舞、农耕文化和古老吊脚楼群等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形成了开发、保护良性互动的“西江模式”。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村民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民族文化意识得到了加强,民族文化得到了复兴、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定地域的民族在环境资源禀赋下,基于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的文化。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存在的基础,也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主要内容。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的集体创造。以满足游客为目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对民族文化进行的加工与塑造,会不同程度地动摇民族文化存在的基础。加上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将面临严重挑战。只有在旅游开发中唤醒民族大众的文化自觉,实现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良性互动,民族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杨东升 单位:贵州凯里学院
第三篇
一、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城市形象标志的设计需要深入挖掘具有独特性和象征性的城市形象视觉元素,只有这样传达出的城市形象才具有典型性和唯一性,才能增加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可识别性。独特而富有象征性的民族文化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彰显出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形成城市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就是提取各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中的典型性视觉元素,通过一定的视觉表现形式将其视觉化。只有融入了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标志才可以体现出城市品牌形象鲜明的个性特征,易于各城市形象的良好传播,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形象标志设计中视觉表现形式可归纳为文字化的、图像化的、色彩化的和综合运用的视觉化的四种。
(一)文字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文字作为一种抽象图形,是人类之间交流与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区分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重要因素之一。蒙古族文字作为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字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是蒙古族文化的典型展现。因此在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以蒙古族文字为造型特征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就更容易在视觉上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差异化感受力,使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极易展示和传递出城市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因而以文字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设计城市形象标志,也就成为内蒙古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一个创作与展示的方向。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上应用的形象标志就是以蒙古文字“城市”为设计元素,这是运用文字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进行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标志主体为蒙古文字造型与辅助图形云纹和草原的完美结合,展示出了草原上城市的形象特征,当受众看到这一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蒙古族文字造型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内蒙古。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形象标志的认知效果,同时也更易引起受众对它的记忆。形象标志完美地传递出了“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这一主题和内蒙古自治区整体的城市形象。
(二)图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图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较之文字化视觉表现形式具有更易被传递和理解的直观性特征,它给予受众更直观的视觉刺激和感受力,具有更强的视觉识别力。以图像化进行的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也就具备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也更易被记忆和传递。内蒙古各城市可以提取具有本城市典型性民族文化内涵的视觉元素,并通过图像化视觉表现形式进行标志设计,能够使各城市形象标志更好地传递出城市独特气质和形象。以锡林浩特新的城市形象标志为例,它的视觉设计元素就源自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竞争点,即深厚、悠久的马文化。标志以骏马为主视觉造型,与锡林河勾勒的草原造型共同传递了锡林浩特深厚的马文化内涵和草原地域文化特色。整款标志为圆形,进一步强化了锡林浩特腾飞发展的“草原明珠”城市形象。图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使城市民族文化信息更加形象地凝聚在城市形象标志中,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标志的识别和传播效应。
(三)色彩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生活在内蒙古的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观念等的不同,在对于色彩的选择与喜爱上也就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色彩理念,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文化。由此也就使色彩具有了代表民族或城市的属性特征。同时,也使色彩成为在进行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元素之一。伴随现代设计的发展,色彩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就成为设计师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的常用方式之一。以占内蒙古自治区人数比例较多的蒙古族为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蒙古人世代以色彩来传达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视觉信息,不仅丰富了色彩既有的实用功能,也赋予了它极大的审美价值。他们认为白色是纯洁、高尚、正义的代表;红色是希望的代表;蓝色是天空、永恒、兴旺的代表;黄色是威严的代表;绿色则是草原、春天、生命的代表和象征,对色彩的独特选择和喜爱使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的色彩文化。那么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内蒙古各城市就可以依据城市独特的色彩文化来进行设计,通过提炼标志性的色彩,利用色彩化的视觉表现形式来展示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传递城市独特的形象气质。
(四)综合运用的视觉表现形式
优秀的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化展现,是城市整体形象的视觉化再现,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以城市民族文化为设计根基的城市形象标志才能体现出城市品牌形象的鲜明可识别性。内蒙古自治区内的每座城市都有着异于其它城市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质,限制其运用哪种具体的视觉表现形式显然是不够科学的。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在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就需要选择不同的具象化和形象化方式提取文化中的视觉元素,因而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选择综合运用的视觉表现形式来进行设计能够更加完美地展示、传递城市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综合运用的视觉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设计语言,提高形象标志的视觉识别度,能够增强受众在视觉和情感上对形象标志的认知效果和记忆程度,更深刻地向受众传递出城市独特的民族文化个性和特质,使城市形象的传播更加准确到位。
二、结语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逐渐定型的特质和风貌,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根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的文字、艺术、风俗习惯和建筑等都属于文化形态的范畴,它不仅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更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江泽民总书记曾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所以,必须对民族文化进行精心的保护和传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内的民族地区城市,各城市更应该加大对城市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传承的工作力度。伴随现代城市的飞快发展,世界各地区对自身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视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作为塑造和传递城市品牌形象最直观、最浓缩、最精华的首要载体的城市形象标志在国内外快速地被设计和投入应用。从树立城市品牌的角度看,城市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内涵和基础,是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根基。民族文化是内蒙古自治区各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城市个性化魅力的源泉。那么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提炼得越多就越能使城市在世界中展现出更独特的魅力,也就越能提升受众对其的认知度,有助于形成品牌化力量。内蒙古作为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民族地区,各城市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例如,以科尔沁文化为特色的通辽市,以绚丽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呼伦贝尔市等,造就了内蒙古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那么城市在进行形象标志设计时就要以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根基,选择相应的视觉表现形式,使形象标志更好地彰显城市民族文化特色,传递差异化的城市形象特质,避免各城市不必要的同质化竞争。同时优秀的城市形象标志不仅可以提升市民自豪感,增强市民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城市全面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崔丽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第四篇
一、课堂教学丰富民族文化内涵
“纵向延伸”即发挥哈语教学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将哈语语言文字教学和哈萨克族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增加了哈语儿歌、绕口令、格言、谚语、历史人物、英雄传说、诗歌散文等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横向拓展”强化各科教学渗透哈萨克族文化的辅助作用,在音、体、美等艺术课程教学中穿插哈萨克族图案设计、手工刺绣、乐器弹奏、歌曲欣赏、民族摔跤、食品加工等教学内容,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纵横结合”的教学策略丰富了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资源,活化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深化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德育渗透民族文化精髓
学校以“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母语魅力”为主题,以哈萨克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团结、民族礼仪和民风民俗为核心内容,广泛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一是以民族博物馆为教育基地和文化阵地,分年级、分班级组织学生学习参观,请专人进行专题讲解,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分不同的内容领域全面深入地解析哈萨克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二是购置哈萨克历史名人丛书、哈萨克神话故事集、哈文世界趣闻小百科等图书,在哈语班设置哈语图书角,满足学生课外读书的需求。三是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在每天课前和课外活动播放本校哈萨克族学生哈语歌曲演唱、哈语诗文诵读等内容。四是邀请哈萨克民族有声望的“三老”人员(老前辈、老领导、老教师)为全体师生做民族优秀文化方面的专题报告。
三、主题活动展现民族文化魅力
学校以常规教育活动为基石,以大型展示活动为契机,以民族特色活动为载体,着力搭建适宜民族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一是组织开展的“哈语教学开放周”系列活动,组织汉族学生观看哈萨克族诗歌美文诵读、经典歌曲吟唱、文艺节目表演、书法绘画展评等活动。二是组织开展的“民族文化传承月”活动中,要求每一位哈萨克族师生都努力做到“六个一”:读一本哈萨克族名著,学唱一首哈萨克族新歌,讲一个哈萨克族民间故事,说一句哈萨克族谚语,作一幅赞美家乡弘扬民族文化的书画,介绍一个哈萨克民族风俗礼仪。汉族师生努力做到“三个一”:每天学一个哈语单词,每周学说一句哈语日常用语,参与演唱一个哈萨克民族歌舞活动。三是举办大型的哈萨克族文化展示活动。
四、课题研究引领民族文化传承
学校深入开展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工作,从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民族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传承与渗透、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探索、母语传承应用在双语教学中的研究、学校艺术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探究、学校教育中主题实践活动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促进与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此引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综上,在十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学校通过环境创设、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活动实践、课题研究等途径,为全校各个民族的师生互相交流民族文化搭建了平台,对促进哈萨克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海霞 单位: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小学
第五篇
一、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概括起来可以借用刘云山同志在2010年博鳌国际论坛上所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从这种关系来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增强恩施州旅游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和享受。而恩施州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上,来恩施的游客几乎都停留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原始状态,这种形式的旅游不仅没有特色而且也不具备发展优势,很难吸引“二次旅游”。如此以来,作为旅游业灵魂的文化,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游客们的这种需求也迫使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必须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只有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精神享受,才能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
2.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是推动恩施州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所独有的特征,是区别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重要元素。恩施州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现着恩施州的人民和恩施州的地域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即是将恩施州的特色融入旅游之中,从而打造拥有恩施州特色的旅游。旅游实际上也是一种追求差异化的视觉和精神享受,实现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正是与消费者所追求的这种差异化享受相符合,有利于吸引大量的游客,带动恩施州经济的发展。
3.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虽然恩施州是巴文化和土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但是经过改土归流之后,恩施州的民族文化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了强烈的打击,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无疑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还有很多的民间工艺也由于没有市场或者市场效益低下而面临失传的危机,通过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为其打开市场,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年轻人传承这些工艺的积极性。
二、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已经意识到融入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在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旅游业的发展中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虽然旅游业的开发者以及政府单位已经认识到旅游业融入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旅游景点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表现的很明显,例如有的景点对民族文化的融入表面化很严重,没有将民文化的精髓提炼出来,有的出现民族文化与景点不协调的现象等等,不仅影响了恩施州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影响了旅游业本身的发展。
2.旅游景点里缺乏对民族文化商品的展销。民族文化商品不仅仅只是一种商品而更多的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商品承载的其实是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但是恩施州很多旅游景点忽视了对民族文化商品的展销,取而代之的是和其他旅游景点毫无差异的简单商品的销售,这不仅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更糟糕的是引起游客的反感,大大降低景点在游客中的形象,影响了景点的知名度。
3.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全年全州接待游客663.58万人次,但是持证导游只有539人,大家可以去试想一下一个导游要带多少个游客。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又意味着什么?导游主要的职责就是为游客讲解,使他们能真正明白旅游景点里所蕴含的意义,而这种讲解里更多的是让游客了解恩施、了解恩施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就意味着很多游客只能选择自己参观,但是其中的民族文化意蕴不是每个游客都能读得懂的,这就会导致游客们觉得无趣,也无法让恩施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播。
三、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议
为了让民族文化不只是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点缀,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解读,使其真正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1.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实现旅游景点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和谐发展,民族文化不仅要蕴含在旅游景点内,而且也要应该要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发展之中,让游客能够切身的体会到浓厚的恩施州少数民族文化,才能从他们内心激发对恩施州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我们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采取各种措施将民族文化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中。例如在城市的建设上,我们可以减少完完全全的现代化建筑,更多的增加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吊脚楼等。在游客的居住条件上,也应该同样的增加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旅游环节上,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综合运用,将少数民族的歌舞、节日、建筑融入其中,工作人员都一律穿戴少数民族服饰等等。
2.重视民族文化商品的销售。民族文化商品有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各旅游景点应该要加以重视,规范民族文化商品的销售行为,注重景点之间商品的差异化,并且进行规范的布局。例如在景区内建设专门的民族文化产品销售柜台,展销恩施玉露茶叶、皇宫刺绣的绣花鞋、西兰卡普等等带有丰厚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
3.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旅游人才。专业的旅游人才是让游客读懂恩施民族文化的重要成员,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旅游人才是促进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我们可以依托州内的高校例如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培养专业型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并留住外来人才。从而增强、扩大旅游业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
作者:向秦燕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第六篇
一、新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国家认同弱化
要有效增强国家认同,就必须处理好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国家认同的层次,取决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平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两者既有斗争的一面,也有同一的一面。两者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能够整合起来。在某种意义上,民族认同的“向心力”可以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国家认同的形成并不会消弱或排斥民族认同,相反,会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民族意识。因此,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必须促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加强国家认同。
二、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同一起来的纽带
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联结的基础不是地缘、血缘,而是文化。民族形成和划分的核心是文化。文化是区分民族的标准。在当代世界,民族文化是塑造人格和心理的重要精神力量,和其他方面的认同相比民族文化认同更具有持久的聚合力,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机结合的最好方式。一个国家的各民族,拥有共同文化的程度越高,其整合力也就越强。新疆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上的不同,也主要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他们会把少数看成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很容易使他们形成自卑和封闭的民族自我意识,在无形中激发民族认同而淡化国家认同。增强新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必须构建文化认同。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民族开放性高,与其他民族能够交流、交融,民族文化中包含较多其它民族的因素,民族认同的程度就要相对弱一些。因此,扩大新疆各族人民文化的交集,逐渐淡化民族间的区分,不主动设置文化的界限和壁垒,才能促进各族人民文化融合,达到求同存异的和谐状态。有了共同文化的归属,不同的民族才能相互认同,从而使得各民族形成一致的国家认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增加新疆各族人民文化融合的基础,不因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影响各少数民族对国家文化的认同,这是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核心内容。
三、促进新疆民族文化融合的对策探讨
1.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物质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民族文化融合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能给予新疆各民族人民以切身的利益,进而为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动机。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首先应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乡村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加彼此了解、强化彼此认同、淡化狭隘的民族认同、增强国家认同。其次,必须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收入水平。能在子女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让子女接受异文化的机会增多,这有利于少数民族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2.价值认同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提我们需要尽可能在各民族之间发现共同的价值目标(比如,和谐、富裕)和历史记忆(比如,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从而充实各自民族价值认同的内容,使这些民族认同产生交集,构成国家认同。我们必须构建这种价值认同,任何削弱、放弃国家主权的行为都会损害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个体成员的切身利益。国家内的民族,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制度,这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共同性的基础。我国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共同价值体系,就是增强国家认同的文化融合路径。
3.教育与学习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教育与学习使人们对主体文化的认同,从自发走向自觉,从个体走向社会,从狭隘走向全局。对主体文化的认同首先从学习语言开始。据了解新疆地区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都是在大学预科学习中集中学好汉语的实践证明,语言使用的脱节加剧了文化的脱节。有必要加大中小学汉语学习的实效性。其次,我们还应该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一起学习,从而减少学习空间的分离,以及与心灵的隔阂。再次,中华民族主体文化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获得。如果少数民族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这就阻碍了他们对中华主体文化的认同。让新疆各少数民族从小就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认同的最有效途径。
4.对宗教的积极引导是架构文化融合的桥梁宗教是一个民族隔离和抵制文化融合的重要因素。宗教对一个民族,往往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容易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同时宗教还和民族心理要素、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连,使之成为在民族文化的诸要素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国际“双泛”主义者利用宗教对新疆进行渗透、分裂、破坏活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新疆的社会稳定。因此,一方面要坚决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伊斯兰教的研究,找到其与主流文化和其它民族信仰的宗教在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共通性,特别是加大对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教义的研究,从而架起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的桥梁,使民族融合的道路畅通无阻。
5.社会生活的密切交往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实践保障社会交往、社会变化与发展会影响着民族认同的内容。社会生活领域的融合包括:
(1)语言文字的相互吸收。语言使民族间的交往遇到障碍,进而民族间难以达到共识和认同。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融合,除了对维吾尔族进行汉语的普及教育外,新疆的汉族干部群众也应该多学习些维语。
(2)饮食和风俗习惯的文化融合,采取适当的举措促成融合之势。
(3)文艺方面的交融,能满足新疆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强了新疆民族间的凝聚力。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
(4)共有文化象征符号的塑造。文化象征符号关系到各民族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如果我们更多地把少数民族的许多认同符号(包括文化符号、典礼仪式、传统节日等等)纳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符号体系之中,那么我们的共同文化就会兼容并蓄,内容丰富。民族文化的交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不能因为它漫长不易改变我们就不去开始,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有力的证明了这个趋势。随着新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集”不断地扩大,民族间的认同感将不断加深,对国家认同感也会逐步增强。文化上的融合将会促使新疆各族人民自觉地向中华民族认同。
作者:黄燕 魏铭静 单位:新疆塔里木大学新疆兵团党校
第七篇
一、宁夏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背景
1.回族文化。回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婚丧嫁娶、饮食禁忌、节日吉庆、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方面大都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回族的五项宗教功课———念(诵清真言)、礼(拜真主)、斋(每年一个月白天禁饮食)、课(完纳天课)、朝(到麦加朝觐)是其文化的主要内容。回族长期与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在伊斯兰文化和世俗文化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和发展了兼收并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现出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结合。具体有回族医药、饮食、声乐、器乐、砖雕、武术、剪纸等文化形式,特色鲜明的有回族“花儿”、回族神话传说、回族书画、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回族歌舞、手工,等等。在宁夏研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首先就要研究回族文化特点。
2.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是当代各民族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我国当代的汉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前沿文化的综合体。前沿的数码科技、时尚的衣着、流行音乐、影视大片、汽车文化等等,冲击着各民族年轻一代的思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文化也在转型,那些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的大众文化,更呈现出勃勃生机。回族在全球化过程中也面临着民族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的碰撞与整合问题。研究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不能不在大众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
3.秦陇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周人和秦人的军事力量就进入宁夏,周文王时还筑城朔方。秦统一全国后,北伐匈奴,筑长城。汉武帝时期,在宁夏设安定郡和北地郡,其时已有灵州县、灵武县。以后,汉族多次迁入、迁出,与各少数民族交错而居。宁夏汉族与各地汉族相同,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深厚,在婚丧嫁娶、饮食习惯、喜庆禁忌、节日习俗等方面都有所表现,但南部汉族聚居区秦陇文化特色鲜明,言语与陕西关中方言一致,戏剧则以秦腔为最爱,也喜练习书法、绘画、剪纸等。作为交错而居的回汉民族,文化上长期相互作用,因而秦陇汉族文化也是宁夏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背景因素。
4.黄河文化。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得到黄河滋润的宁夏大地,繁衍了回汉各族儿女,积淀了深厚而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平原物产丰富,有“塞北江南”之美称。这种丰富而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孕育了黄河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等,多种文化在宁夏交相辉映,也形成了宁夏开放、包容、和谐的文化生态,彰显了母亲河海纳百川、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精神。黄河文化是宁夏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背景。
5.西夏文化。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西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王陵是我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独特的西夏文字对西夏文化的兴盛、佛教的传播、文学的繁荣,印刷术的进步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西夏文译的3600余卷大藏经,堪称稀世珍品,《论语》、《孟子》、《孙子兵法》等大量汉文典籍都有西夏文译本。特别是唐代于立政编撰的类书《类林》,失传已久,敦煌文献中只存零篇断简,而西夏文刻本则保存完整,从而使这一失传千载的古籍重现原貌。西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有着间接的联系。
6.红色文化。宁夏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党的组织活动,特别是经过西征战役后,宁夏与陕、甘交界地区构成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本营,毛泽东和党中央曾在这里战斗多年,还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这一不朽诗篇。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建立了第一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初尝试,具有重大意义。这段历史还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宁夏的红色历史厚重,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宁夏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背景和资源。
二、宁夏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宁夏回族文化发展,比较充分地整合了上述文化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在文化精品、群众文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民族文化精品唱响全国。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先后创作推出了大型回族舞剧《花儿》、《月上贺兰》、《九州花儿美》、《回乡婚礼》等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剧目,在全国比赛中屡获得大奖。《花儿》、《月上贺兰》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等。2013年又创排了《大移民随想》、《回族干娘》等新剧目。启动实施了“回族音乐汇宁夏”项目,不断提升宁夏民族文化影响力。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品牌。成功策划举办了5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11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成为有影响的国际、国内重大品牌文化活动。精心举办了7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团参加了4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7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均取得优异成绩。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坚持送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工地演出,年均演出1500场以上;推出“清凉宁夏”等特色品牌广场文化活动近40个,年均演出1200场以上。精心组织了全区社火大赛、农民艺术节、网络秦腔大赛、社区文艺展演等活动以及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全区民族文化活动品牌化、常态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花儿”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回族乐器、回族服饰、回医正骨等10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加大对文物遗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挖掘整理,完成了大型回族古籍巨著《回族典藏全书》,填补了我国历史上无系统整理回族汉文古籍的空白。加强对回医回药的普查、利用和开发,建立了回医回药研究机构,筹建回医回药博物馆、回族医院等,促进回族医药的发展。
宗教文化与社会更加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引导宗教文化走向正轨的必由之路。在伊斯兰教方面,引导适应,就是对伊斯兰经典条文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宁夏伊斯兰教界积极响应中央有关部门的倡导,积极开展解经(解释《古兰经》和《圣训》)、讲新“卧尔兹”(阿拉伯语,意为“宣讲”,指每周五伊斯兰教职人员在清真寺讲解伊斯兰教义)活动,使伊斯兰教界牢固树立了爱国爱教、两世吉庆、仁慈、宽容、中道、和平、合作等积极的思想主张,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民族文化交流持续活跃。2009年以来,自治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项目64个,在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举办“宁夏文化月”、“文化周”活动,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58批次团(组)来宁交流访问,组派156批次对外文艺演出,赴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月上贺兰》赴埃及、卡塔尔等国,《回乡婚礼》赴阿联酋迪拜、卡塔尔等国演出受到热烈欢迎。2012、2013年,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先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宁夏银川举行,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这些都为推动宁夏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尽管宁夏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受历史、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回族文化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影响力、竞争力存在着一定差距,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重而道远;二是回族文化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与中华主流文化比较贴近的文化,其伊斯兰特质又与中华文化差异较大,回族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也涉及敏感内容,需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三是宁夏属欠发达民族地区,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投入的总量仍显不足,成为制约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四是宁夏山川差异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五是一些回族民间文化面临着断层危险,需要进一步加以抢救保护;六是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足,文化艺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出众;七是宁夏国有演艺院团转制后面临诸多困难和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
三、促进四个结合发展民族文化
发展回族文化,不能局限于文化产业,而应从大文化的范畴中考虑和探索。一部世界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各种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回族的餐饮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间文学等,无不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与波斯文化与中国传统—当代文化相交融而发展的。顺势而为,促进回族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善莫大焉。因此,要充分发掘回族文化、当代大众文化、秦陇文化、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内涵,并在嫁接上动脑子,在整合上做文章。回族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相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是由人民大众创造的,归根结底也是由大众推动前进的。大众文化,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是最具革命性、活跃性的文化。相对于各族人民都接受和欣赏的“大众文化”,回族文化毕竟只是“小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建设”的构想的逐步实施,以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街舞、微信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将获得更大的发展,越来越为各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共同分享。回族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相结合,就要把回族文化的元素与大众文化的元素相结合,包括内容、形式、创作者和受众,例如反映回族群众生活,用电视剧、电影或舞剧等形式表现,就是一种结合。回族文化与黄河文化相结合。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宁夏回汉各族儿女生于斯,长于斯,对黄河有很深的感情,也为发展中国黄河文化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回族文化与黄河文化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河两岸的回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反映了由黄河派生出来的农耕文化、灌溉农业,包括黄河内容的花儿、剪纸、刺绣、舞蹈等等,就是反映他们因黄河而产生的喜怒哀乐。回族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结合,可以与整个黄河文化相结合,就会溅起更多的涟漪,构筑更美的彩虹。
回族文化与秦陇文化相结合。秦陇文化圈范围包括陕西大部、甘肃大部、宁夏南部山区、青海东部地区,受中华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深厚。宁夏南部山区回族长期生活于兹,受此文化影响很大,在方言、衣着和耕作方式以及婚丧嫁娶、饮食习惯、喜庆禁忌、节日习俗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当然,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回族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也被汉族所了解和吸收。如:清真餐,众多的汉族喜欢品尝;与回族杂居的汉族,久之也不吃猪肉;在春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回族和汉族相互看望;等等。南部山区回族有近百万之众,这里回汉文化的交流、交融,主要表现在回族文化与秦陇文化的交流、交融。其核心的内容是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与回族文化的相互作用。回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就有这种结合。明清时期的“以儒诠经”,促进了回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回汉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在今天提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背景下,促进回族文化与秦陇文化相结合,仍然有利于回族文化的发展。回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红色文化,既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又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在革命战争时期,回族文化就与红色文化不期而遇,擦出了炫彩的火花,形成厚重的红色历史。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西吉、海原、原州、彭阳、盐池、同心6个县区确定为革命老区,是对宁夏红色文化历史的确认。国家民委确定同心清真大寺、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华回乡文化园、红寺堡区宁夏移民博物馆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都体现了回族与红色文化的结合。在全面建成小康和谐社会的今天,回族文化仍然与红色文化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宁夏红色历史的文艺作品,电影《同心》就是典型代表。而发展中的红色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将使二者的结合产生不竭的动力和内涵,从而促进回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四、政府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回族文化发展在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进程中,在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与社会交相发展,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按照《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目标要求,着眼于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对全区文化产业进行统筹协调、差异化布局、特色化培育和规模化推进,促进全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作和创新。认真组织实施宁夏精品创作规划,推动“回族音乐汇宁夏”项目加快进度,推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广播影视、网络原创作品创作,邀请国内名家打造一部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和能够走向国外的电影,打造一台能在全国叫响的剧目,力争出更多的宁夏民族文化精品和标志性作品。进一步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遗存的调查摸底和整理发掘工作,实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切实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以开斋节、古尔邦节节庆为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节日氛围。开展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社区、进景点活动,加强民族文化联系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创建工作,探索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民族文化交流已从过去单纯的完成政府任务和学习借鉴演变为文化外交、文化外宣和文化外贸三种性质和任务。要充分发挥宁夏民族文化在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交流中独特的人文优势,有效开发提升、整合利用宁夏民族文化资源,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换和创新,精心打造出宁夏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借助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文艺旅游博览会等平台,通过展演、访问、交流,充分展示以回族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和艺术成果,促进优秀文化品牌和艺术精品“走出去”,做好国外优秀文化“请进来”的工作,进一步拓展宁夏与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杨生瑞 张惠琴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第八篇
一、公益广告中民族文化的体现
1、公益广告与中华民族的“孝文化”
首先,谈一下公益广告与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古语云: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中国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公益广告运用巧妙的手法将社会公众所常见的事物以独特、含蓄的广告表现手法宣传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比如,近期央视播放的关于关爱老人系列的广告《老爸的谎言》、《关爱老人—打包篇》。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讲述了一位上了年纪的父亲不想让在外面工作的女儿担心,在与女儿通话中隐瞒妈妈生病正在住院,自己一个人艰难照顾生病的老伴的情况,并且劝慰女儿。广告在最后用沉重的语气反问“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呼吁广大儿女们关爱自己父母,“别爱得太迟,多回家看看”。《关爱老人—打包篇》讲述了一位因年纪越来越大而记忆力越来越差的父亲,他忘记了很多从前的事情,每天翻看家里的老照片,他只记得儿子小时候的样子而不记得儿子现在的样子,他也不记得家住在哪里。有一次,儿子带他到外面吃饭,这位父亲竟然用手抓起盘子里剩下两个饺子并放进口袋。儿子惊讶而尴尬,父亲颤抖地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父亲忘记了一切,却没有忘记对子女的爱,不禁让人泪流满面,这两则公益广告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的呼唤,警醒作为子女莫重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覆辙。“孝”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社会在进步,人的意识也在进步,古以二十四孝的故事教育大众,如今则是借助优秀的公益广告宣传“孝文化”,传统的“孝文化”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引人深思。而公益广告则成为顺应这种新形式的载体之一,对引导公众逐步塑造自己的良好品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公益广告与中华民族的“家庭文化”
公益广告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家庭文化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可以说是公益广告的一大创新。春节、中秋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两个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情感凝聚的重要载体。“回家”是在外打拼的人不忘的精神诉求,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随着“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增加,规模的扩大,家成为亲人之间的一种牵绊,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央视公益广告《让爱回家》是第一次为春节量身打造的系列公益广告,虽然该广告并没有春节所应有的喜庆,但是对“家”的浓浓的牵挂之情却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广告《爱的表达式》运用动漫形象表达家庭关系中的责任和爱的温暖,通过Family这个单词,讲述了“我”和家的故事,“小的时候,爸爸是家里的大树,为每一位家庭成员遮风挡雨,妈妈贤惠而温柔,相夫教子。而随着我的长大,我开始叛逆,不再想安稳地呆在爸爸宽阔的臂膀下,我开始顶撞唠叨的妈妈,无视他们的爱,可时光如梭,有一天我恍然看到爸爸已经驼背了,妈妈的身形已经走了样。而我也终于意识到作为子女有照顾父母的责任,就像当年的父亲一样给家一个结实臂膀,甘愿为年迈的父亲做拐杖,为母亲遮风挡雨的保护伞。”家,是因为有爱而存在;爱,也是因为有责任而产生。这样的理念就是这则公益广告所要传达的。公益广告中要有机地融入家庭文化,不断挖掘家庭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现代家的理念与传统的“家文化”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公益广告与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民族情感、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民族习惯等等都与道德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公益广告正是对这种多元的民族文化进行集成、融合,形成了新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公益性是公益广告的鲜明特点,它通过向公众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理念,塑造民族精神。比如,针对“中国梦”拍制的《讲文明树新风•中国范儿》从多个角度阐释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这是对广大社会公众进行的德育教化,从而对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又如,关于呼唤诚信的公益广告《诚信的人生不褪色》以杨柳青年画比喻每一个人的人生,杨柳青年画只有按照严格的加工工序和使用固定的绘画颜料,才能百年不掉色,而做人只有诚信,人生才能不褪色。
二、公益广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对待自己、他人、社会、生命以及历史的群体认知和表达,是这个民族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具体表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遭遇重重困难却依旧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而公益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种认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1、公益广告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自古以来,民族传统文化多是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或者通过文学作品、戏剧等形式进行传播,但随着大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内涵、精神情操、行为规范、民情习俗、文化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改变和多样化,这样的传承方式的效果越来越有限,而公益广告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僵局,无疑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究其原因,一方面,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电视公益广告和平面公益广告,它多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生动情景或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受众。另一方面,公益广告具有传播范围广的优势,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多层次的传播可以使同一则公益广告拥有更多的受众。不仅如此,一些优秀的公益广告在内容上集思广益,将优秀的民族精神内涵进行整合和创新,使得公益广告具有直达人们内心的震撼力,在传播效果上可谓事半功倍。
2、公益广告有利于宣扬民族文化并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
公益广告多以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为主题,以提升社会大众道德水平为目的。如今,面对美国大片、韩流的强势来袭以及西方文化上的渗透,虽然很多人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为骄傲,以悠久的历史为自豪资本,但中国传统的民族道德文化及精神财富却面临流失和被遗忘的危险,中国传统的美德不再被赞颂,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意识和商业利润。我们需要进行的是民族文化保卫战、持久战和宣扬战,所以说从公益广告出发,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有着重要的意义。
3、公益广告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延伸
公益广告不仅仅只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构建传统文化体系,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生动的广告语言中得到释放和张扬,用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相结合的方式使人们在紧张生活的之余感受到情的温暖和精神的抚慰,它使人们重温民族精神,寻找到失落的精神家园。此外,公益广告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延伸,比如,以宣扬“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都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延伸。
作者:田艳 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
第九篇
一、策略和意义
临夏是大禹治水的源头,是彩陶的故乡,是花儿的摇篮……这些丰富灿烂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积淀,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科书“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教科书所具有的传播优秀文化的功能,通过对经典的解读,通过与大师的对话,加深对祖先精神生活的理解,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担当这一重任的必须是语文。
1.渗透民族文化,丰富课堂内容。教材针对全体学习者,是统一的教科书,而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对教材中的很多东西无法理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从身边的文化中去寻找。学生看不到北京的胡同,可以看看枹罕山庄的四合院,去寻找先民生活的影子;学生无法领略江南三大名楼,可以看看蝴蝶楼、东宫馆,欣赏临夏建筑的精美;学生无法欣赏国家大剧院的高雅演出,可以去看看和政的秧歌、永靖的傩戏,去欣赏充满泥土气息的歌舞;我们还有举世闻名的和政化石、炳灵石窟、积石雄关……这样,不仅使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学生心中,而且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不学语文也难。
2.激活教材,调动学生。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试卷、统一的目标和方式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再加上受未来就业的需要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如果在课堂上死板的说教,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在讲《中国建筑特征》时,让学生讲家乡建筑的特征时,有的同学准备了图片,有的在黑板上画图,也有的用文字表述。尽管参与人数不多,但课堂气氛活跃,从他们脸上明显的看到了参与的欲望。
3.结合民族文化,培养爱国情怀。从小我们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教条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落实贯彻还需采用多种方式,而用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无疑是一条好途径。试想,连自己家乡的文化都不尊重,不热爱,怎么可能去爱家乡,爱祖国呢?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的外在表现,而一个地区独有的文化则是该地区高贵的名片。可惜的是,现代的中学生对我的传统文化不仅一无所知,而且不屑一顾。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重视本地的民族文化,才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诚如这样,爱家乡、爱国家才有可能。
二、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临夏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样博大精深。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更离不开文化的推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老师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更应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传承民族文化,从语文开始!
作者:魏红梅 单位:甘肃省康乐县第三中学
第十篇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价值观的侵蚀
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传统文化显得深刻凝结,其本身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与特殊的价值审美观,为少数民族的群居生活和社会交往提供全面系统的价值评判标准体系。在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体系中,淳朴、善良、忠厚、谦虚、节俭、互助、忍耐、勇敢、正直以及自我约束、重义轻利、乐于助人等各种优秀品质都能够得到社会的极力推崇;社会生活的从容和优雅,内心世界的沉着和自由,全部都蕴藏在其中,其主要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友好以及简洁朴素的民族生活观。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是在长期阶段和特殊形式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主要是以传统生活的文化艺术作为重要载体,从音乐戏曲到绘画针绣,从住房建筑到寺庙亭台,从生活饮食到服装饰品都富含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丰厚的文化审美价值底蕴,然而这种文化审美价值底蕴是其少数民族生活经验和心灵智慧的重要结晶。
(二)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
少数民族区域所在的原始生态自然环境随着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受到各种程度的破坏。部分地区在开发当地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总是持有急功近利的主观思想,只想在短时期内得到高效益回报。在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规划、管理制度落后的实际情况下,盲目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资源,这样导致我国民族文化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产权结构
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资源最终的归属权是国家所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属于国家所有权相应的代理机构,被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对少数民族的村寨进行有效管理,少数民族群体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最原始形式的直接所有权主体,少数民族群体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产权,占据着民事主体的重要地位,主要可以享有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方面。其文化产权一般能够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目标: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群体能够直接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经营,享有完整有效的基本产权;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群体能够以文化产权的主体身份把少数民族文化相应的经营权转让给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少数民族群体享有特定的身份权,例如参与政策规划、参与项目开发、参与管理监督等方面。
(二)构建有效可行的产权评估制度
对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社会的国体性质,我国所有的物质文化都是归国家所有的,所以根据总体情况分析,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会排除在外。然而少数民族属于传统文化直接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少数民族群体本身是文化产权的所有者,在权力的具体划分界定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化这一项特殊性情况,构建有效可行的产权评估制度是现阶段的重点任务。
(三)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的产权体系
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权的具体归属显得比较单一化,一般分为全民所有与集体所有这两方面体系,即使在近几年以来提出其它一些新颖模式体系,然而还是没有得到更好的实际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产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更不可以采取单一的模式体系进行相应划分,否则就容易出现所有权缺位的问题。确保国家对所有文化资源的所有权,在这个基础前提条件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产权进行合适处理,实行国家与少数民族集体共同享有的特殊产权模式。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因为国家是使用委托—代理的执行方式进行具体管理,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产权体系实际上是由少数民族群体所拥有。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直接相关的,只有实施科学合理的发展措施,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这样才可以把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优势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优势,从而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者:王曦 单位:邵阳学院
关键词阅读:
延伸阅读:
最新期刊阅读全部
最新论文阅读全部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本文关键词:民族文化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1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ongguanliyi/10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