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物理网站_8年纪物理课课练苏科版_苏科物理网
本文关键词:苏科物理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一篇:苏科物理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 及案例分析 李 平 案例:《引言 奇妙的物理现象》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玻璃瓶里装的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生:可能是汽油。师:看我喝一口。(师喝了一口) 生:是茶水。
师:是的,是茶水。刚才这位同学用了我们学习物理 的方法中常用的一个过程:猜想。猜想完了我们需要 知道猜想对不对,于是要—— 生:证明 师:对,物理课前同学们对物理老师是怎么猜想的? 生:是个男教师还是女教师? 生:个子高不高?眼睛大不大? 生:我猜你就是教我们物理的。
师:哦?怎么猜的? 生:开学典礼上,你站在年级老师中,听说我们数 学老师换了,但是个女老师,那新加的物理课老师 就一定是你了。
师:很不错呀!会用推理了,这样的猜想有根据 了!物理研究中对猜想的证明主要是用实验,下 面同学们看老师的几个实验。 教师板书:奇妙的物理现象。 实验一:
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灭?哪根蜡烛先灭? 生:瓶子里的氧气会烧没有了,蜡烛就要灭了。
继续实验:放两个蜡烛,一长一短,哪个先灭? 生:长的先灭。(学生观察实验) 师:再换一个罩子呢?(学生观察实验)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热气不是向上升吗?为什么长的蜡烛先灭? 师:这些现象是不是很有趣?这里面就有物理知 识。再看实验二: 师:当老师对烧瓶加热时,鱼会怎样呢? 生:鱼不会死的。 实验中烧瓶上部水已经沸腾,鱼还在游。教师请学生摸烧瓶下 部,不烫。教师一边盖上酒精灯盖子一边说:做完实验要整理 器材。 师:同学们可能在小学看过这个实验了,刚才大家都 在看,这就是观察。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完成一 个实验:谁能借助这把小刀,让这支小铅笔头笔 尖朝下在手指上站起来? 学生多人次实验,最后一位学生成功。学生鼓掌。 师:大家在这些实验中都观察到 许多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 的物理现象,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 见到过的物理现象? 生:杂技演员能够把很多的碗踢到头顶上。
师:这的确是物理现象。
生: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就可以在钢丝上走。
师:嗯,这也是物理现象。
生:有的人能立起自行车上站立不动。
生:一个人站在木桶上不掉下来。
师:你说的我们不太容易懂,能不能说些生活中常见的, 比如易拉罐、瓶子呀可做的一些实验也可以。
生:…… 师:其实生活中物理现象很多,灌装的煤气阀,要拧紧向 那个方向?与平常的螺丝拧的方向一致吗? 生:…… 师:好像是不一样的对吗?水池里的水放流时,形成的水 涡方向一致吗? 生:我知道,是一致的。 师:还有哪些物理现象? 生:母鸡生蛋。
师:这不是物理现象,让我们看看书,还有哪些实验。 师生看书,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透过玻璃水杯观察纸上字的大 小,和磁铁隔着不同物理能否吸引回形针实验。下节课交流实验结 果,并强调看谁实验做得最成功,观察得最仔细。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评价手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 妙,激发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 能力。
3.在观察实验中初步知道猜想等科学探究过程是研究 物理、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教学设计的流程是:
引入 实验 体验观察与猜想 联系生 活物理现象 完成练习 重点与难点:体验实验观察与学会初步猜想 我们思考:
1.为什么学生会跟不上教师节奏,为什么学生 不理 解“物理现象”? 2.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了吗? 3.学生就这样开始走进物理学科合适吗? 问题1:作为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这样的教学目标恰 当吗? 问题2: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要不要拘于教材? 问题3: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一些物理知识,我们 了解吗?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第一次上物理课,学生对物理课充满 想象,教师 要利用这一点,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的心理环 境,减轻对物理学习怕难的精神压力。 2.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科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知 道物理是有趣又有用的,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平易又 精彩的,既要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又 要学生做好战胜学习困难的准备。 3.要有学习方法的提示,对猜想、提出问题、观察 描述现象有简单的感受,对初中阶段学习方法要有 指导性提示。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一面,如:
精彩的实验,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实验中,抓住观察现象、描述现象、提 出问题、做简单猜想几个环节,激趣的同时感受学 习过程。
将介绍物理学科与实验活动结合、将介绍物理学科 与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结合,了解物理学科的同时感 受学习过程。 将介绍物理学科特点与指导学习物理的学习方 法结合。 一、对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理念的理解 与把握 1. 物理课程的本质和价值 ? 中学物理课程的本质是物理学的本质 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统一。
? 中学物理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利用既能 反映物理学的本质特征,学生又能理解和 接受物理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的发展, 改变学科本位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换新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 (一)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 1、教材既注重教学功能,又注重教育功能 注重知识与技能,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物理规律、定律、理论的呈现,更注重规律、定理 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体验、培养的发现问 题、分析、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教材的教学功能由教的方面向学的方面转化 (1)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相关信息要学生自己采集; 很少有直接传授的知识。
(2)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动脑、动手掌握技能、提升能 力。 (3)在学习方法上,多有指导,有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实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4)留给学生深入思考、创新的空间。 作文3、教材的体系由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向逻 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有机结合转化 既利于概念的形成和系统化,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让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知识的量与心理的质交替发展的过程。
内容表现形式趋于人文性、直观性,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以多种信息传递形成对知识的认知组合,利于学生心理发展 。 4、教材的教法指导侧重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各章节的栏目,都是以探究活动、知识传递、生活应用、 以及相关资料、问题拓展构成,这样的框架结构,既有学科 知识的纵向发展要求,又有综合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横向扩 展,并且常常有开放性。较难用于传统的灌输式教法。 5、教材结构重心由知识的组织表达,转向知识与应 用的综合表达。 新课程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一部分是知识的系统结 构,一部分是知识的应用结构 。
知识的表述与传递镶嵌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 。
关注科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作业由公式、概念、规律的训练,转向应用性综合 实践活动。
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联系 苏科版教材特点:
●知识内容的正文主要以各种活动组成,知 识多由学生探究得出填写教材上,到一章 内容结束通过“知识梳理”栏目呈现,教 材对探究、活动式教学有应用性,阅读性 不强。每章节的引入方式以实验、活动居 多,无法用实验、探究得出的知识,以 “信息快递”栏目给出。活动多、做中学 物理的特点突出。 ● 教材实验多,设计简单、直观并巧妙。探究中、 活动中、三W中大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 教材中所举实例多,图片多。“生活、物理、社 会”栏目,出现频率多,“信息库”资源丰富,使 整个教材信息量很大。
● 教材版面活泼,用两个卡通孩子的对话,揭示 物理现象中问题,能接近学生心理,便于学生学习 思考。 ● 在知识体系上整体按学科的逻辑顺序,有些 知识结构有自己的特点,突出相关共性。 ● 作业联系生活实际,但思维要求没有明显梯度, 难度跳跃性,与应试有距离。 智慧地使用教材 ? 1.读教材,与教材的对话。 ? 2.配合教材选择与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 3.对教材资源的二次开发。 ? 4.有效利用与组织教材提供的显性信息,挖掘 教材中隐性信息。 教学片段:《匀速直线运动》 师: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一个充了水的玻璃管,管中有一个 气泡,当把玻璃管竖立起来时,气泡由下向上运动,观 察气泡运动情况可知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生:直线。
师:是呀,气泡运动的路线是直线,看起来汽泡的运动速度 也是不变的。但要研究汽泡的运动情况,我们应当实 验。我们该怎样设计实验的方案? 生1:用刻度尺测量玻璃管的长度,同时测量汽泡运动的时 间,再计算气泡的速度。
师:这位同学是测出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能说明 汽泡的每一部分运动情况吗? 生2:把玻璃管分成三段,然后测出每一段的长度和气泡经 过 这一段的时间,再计算出气泡经过每一段的速度,看看 速度是不是一样的。 师:说得很好。通过比较每一段的速度,来反映气泡的各个路 段的运动情况。有没有更好的、或者更简单的方法? 生3:将玻璃管长度分成三等份,在长度相等条件下测量气泡 运动时间,通过比较时间是否相等,看气泡运动速度是 不是变的。
生4:从气泡运动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记下气泡运动的距 离,比较距离是否相等,看气泡运动是不是速度不变。
师:大家提出的方案都很好,用相等的路程比时间或者用相同 的时间比路程这都是我们生活中也常用的比较运动快慢的 方法。计较一下用哪一个方案简便一些?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
师:对。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实验。
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玻璃管并指导学生如何让气泡从玻 璃管下端向上运动,同时要求学生将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表格 中。 路程 /cm 时间/s 速度 /m·-1 s 10 10 10 师:表格中将记录的是每段路程的时间,并计算速度,有同 学 会问:为什么要测量三段路程? 我们平常做实验会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意义是什么? 生:减小误差或者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
师:对,今天的实验测量三次是为了减小误差还是避免偶然 性? 生:…… 师:应该……两种情况都有吧。 ?5. 发现教材设计中的缺陷,及时进行调整。 案例:《物体的浮与沉》 教师:如果将硬币、乒乓球、橡皮泥、小玻璃瓶放入 水中会怎样? 生:硬币和橡皮泥会下沉。乒乓球、小玻璃瓶上浮。
教师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上浮,有的东西会下 沉?谁能让小玻璃瓶下沉,让橡皮泥上浮? 学生上台实验:
生:增加重力可以使小瓶下沉(小玻璃瓶里加小钉子,玻璃瓶 下沉); 生:减少重力可以使橡皮泥上浮(将橡皮泥掰下一块放入水中, 橡皮泥还是沉下去。教师将橡皮泥捏成小船状后浮在水面上。) 师:大家看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改变物体重力。2.改变物体 排开水的体积。
生:向水里加盐也可以改变物体沉浮。
教师板书:3.改变液体密度 教师带学生分析:改变排开水的体积和改变液体密度 都是改变浮力。
师:什么才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生:是力。
师:现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力是那两个? 生:浮力还有重力。
师:由此,我们知道使物体上浮下沉的因素是重力 和浮力。今天我们来测量物体上浮、下沉时的 浮力和重力,看这两个力怎么使物体沉或浮的。 师:怎么测量?请学生利用小玻璃瓶、量筒、水、 弹簧测力计设计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后,能回答大致方案。师生交流后再教师指导 下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打出实验记录表格。 物体 状态 下沉 G/N V1/c m3 V2/c m3 V F浮/N F浮与G比较 下沉 上浮 上浮 漂浮 教师特别指出如何让物体下沉和上浮,改变 的是小玻璃瓶中钉子数目。
学生实验。
反馈学生实验数据。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实验验数 据,得出结论:
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上浮时:F浮 >G 下沉时 F浮 <G 漂浮时 F浮 =G 教师介绍悬浮状态,并演示实现准备好悬浮的小 玻璃瓶。
当堂练习:将质量为2kg,体积为3oocm3的小球 浸没在水中后松手,是上浮还是下沉? 课堂表现可以看出的问题是:
1.改变重力使物体下沉,学生改变橡皮泥为什么没有 改变物体的上浮下沉?需要解释。 2.实验目的不十分明确,测量数据多,程序繁琐,教 师为学生理清较为费劲,也易转移学生注意重心。
3.来不及讲清悬浮、漂浮等区别,更来不及谈有关液 体密度与物体密度关系。(从引入到探究实验,似 乎只能说明浮沉与重力、浮力关系。) 改变教学设计的两种意见:
1.将二力平衡调到前面一节上,再用二力平衡分析沉浮 条件。探究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
2.仍先讲物体的浮与沉,但程序是:
现象 受力分析 猜想二力与 现象的关系 实验验证 结论 解释与推论 对实验作出的处理是:
确定浮力大小 测重力 状态(上浮、下沉、漂浮) 比较二力 结论 或: 确定悬浮物体 测出浮力、重力 改变重力 观察状态 结论 (二)、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特点:
1.直觉兴趣 被客观事物的新奇所吸引,喜欢观察鲜明、生 动、不平常的物理现象,但他们只满足于感知客观事 物,并未产生探索现象原因的需要。直觉兴趣一般是 不稳定的和不能持久的。 2.操作兴趣 不满足于只是观察自然现象,要求通过自己的 活动对自然现象施加影响,热心动手操作,进行物理 实验。但这只是对操作对象本身感兴趣,而不是为了 了解自然现象的实质与规律。这种学习兴趣较直觉兴 趣有所提高,开始成为学习物理的动因,但在稳定性 方面还比较差。 3.逻辑兴趣 比较注意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不 仅要了解某种自然现象是如何引起和改变的,而且还要 进一步去探索其中的原因。注意力已经转向认识自然现 象的规律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成为促进学 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学生知识增长和年级升高, 形成这种兴趣的学生比例会越来越高。这种兴趣比较稳 定,在学生学习较为顺利时会更加稳定,但如果他们学 习遇到困难,而长时间又得不到解决,这种兴趣也会动 摇。 4.理论兴趣 不满足于局部的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而要求 通过它们来了解某一类自然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一般 规律。感到物理规律的普遍性有很大的吸引力,能 够自觉把若干具体的因果认识上升到一套能有效分 析物理过程的理论结构。并能够自觉运用该结构中 的概念去解决物理问题。这是一种稳定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心理需要:
认知需要、交往需要、自我提高需要。
学生学习能力的把握: 前物理概念 最邻近发展区域 三、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激发兴趣 产生求知 欲 提出问题 引起新旧 认知冲突 产生新旧 知识联想 教法运用 重、难点突破 科学方法运用 深入思考 巩固知识 应试训练 凸显知识脉络 贯通前后知识 升华科学思想 引入 新知识 技能构建 探究活动 讲授、演示 演绎、推理 合作交流 师生对话 新知识 技能应用 实例应用 研究活动 问题讨论 反馈练习 总结 反馈 整理知识 提出新问题 创设情境 实验活动 会议类比 承上启下 案例:《当光从水里射入空气时》 如果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如 图所示,光路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呢? 教师要求学生猜测,并把猜测 的结果在图纸上画出来。 教学片段:《分子间有空隙》 教师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并且 分子很小,小到光学显微镜都看不到,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也只能看到一些较大的分子,但这并不能阻止科学家对分 子的研究,人类认识世界是无止境的。今天,你作为科学 研究者,你还想对分子进行哪方面的研究?通过小组讨论, 提出你们组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生:我们想知道分子的形状是圆的还是方的。
生: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生:分子如果在运动,会是怎样的运动? 生:分子之间是紧密排列的还是存在一定的空隙? 师:现在让我们来研究刘翔小组提出的问题:分子之间到底 有没有空隙,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声)好。 屏幕显示:分子之间有没有空隙? 师:如何来研究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怎样能够证明看起来 紧挨着的物体之间其实存在着空隙?大家看老师手中的玻 璃容器中有半瓶黄豆,怎么才能证明黄豆间有空隙?小组 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向瓶子里倒入沙子,沙子会跑到黄豆的空隙里。
生:向瓶子里倒入芝麻,芝麻会跑到黄豆的空隙里。
生:向瓶子里倒入水,水会浸入黄豆的空隙里。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很好,也可以观察到。可是如果把黄豆 比作物质的分子,我们是看不见的,这又怎么才能证明 分子间有空隙呢?比如黄豆是在一个不透光的瓶子里,眼 睛看不见黄豆间的渗入的沙子、芝麻、水,有什么办法? 小组讨论。 生:用量筒量出黄豆的体积,再量出沙子或者芝麻的体积,然 后将两种物质混合,再把混合后的两物质的总体积量出 来,比较一下是否和混合前两物质总体积一样,结果会比 总体小,就能说明黄豆之间有空隙了。
师:很好。让我们来试试。
学生分小组实验,分别用两个量筒量出黄豆和芝麻的体积, 再将芝麻倒入装黄豆的量筒中,晃动量筒后观察。
生:混合体积明显比总体积小 。
师:现在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实验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大家 看桌面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有玻璃管、烧杯、盛有水的水 槽、盛有酒精的烧杯,酒精已经被染成红色。小组讨论设计 一个实验来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的方案是,先将水倒入玻璃管中,倒入的体积是玻璃 管体积一半,在倒入酒精,将玻璃管倒满,然后堵住管 口,晃动玻璃管让两种液体混合,在观察他们总体积的变 化。如果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师:为什么用玻璃管不用烧杯呢? 生:烧杯的体积变化不容易看出来。
师:很好。越细的管子体积变化时长度变化越多,就和温度计 中液体柱越细,温度计分度值越小一样。好,现在各小组 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
师: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小组反馈。
生:实验的结果是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屏幕显示: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师:同学们对实验和结论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不用水和酒精,就用同一种液体行不行?用水与 水混合可否进行实验? 师:大家实验看看。
学生实验。
生:体积没有减小。
师:是不是说明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思考片刻。
生:会不会是因为水分子一样大,水分子不能进入空隙之中, 就象黄豆和黄豆混合一样?并不能说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要是用其他的两种液体行不行? 生:能不能用固体和液体混合?或者固体和气体混合?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有兴趣的同学 课后可以认真的去实验一下,看看能否有新的发现。现在我 们继续研究第四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分子是否运动?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在这个现象中包含哪些本节课所学的知 识? 案例分析:《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陈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含义,并运用它解决简单 的问题,会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 两端的电流电压;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两端 电压。
过程与方法:经历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快乐与成功的体验;通 过交流讨论、相互合作,发展团结协作意识, 领会人类探索真理过程中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得出欧姆定律。 师:同学们,现在每小组桌上有调光台灯,大家接通 电源,旋动台灯调节旋钮,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根 据现象思考提出要知道的问题。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提出问题。 师:各小组汇报所提出的问题有很多,而其中主要问 题是:为什么电灯的亮度会随旋钮旋转变化?今 天我们首要解决的就应当是这个问题。请同学们 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刚才的现象做一些分 析,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灯泡的亮度变化的? 生1: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
生2: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电阻发生了变化。
生3: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电压发生了变化。 生4:(针对生3)不对,调光灯的电压是一定的,只 有在用电高峰等的亮度变暗才是电压变低造成的。
生3:可能调节旋钮改变了灯泡两端的电压或电路中的 电流。
…… 师:通过讨论,我们判断调光等的亮度变化可能由于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的变化引起的。我们要想 搞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灯的亮度变化,首先要搞清 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好,让我们开始探究。
师:科学家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 发现。”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大胆猜想一下,电学中 这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他们之 间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生1:前面学过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我猜想电流的大 小会与电压有关,可能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
生2:前面学过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所以电流还可能 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可能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教师:为了初步搞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再看一 组演示实验。
演示1:一节干电池和2.5V小灯泡串接,灯泡发光。
演示2:两节干电池和2.5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3:两节干电池和6.3V小灯泡串联发光。
师:仔细观察实验,看看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 学生1:对比观察实验1、2发现,同一灯泡,电源用两 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电灯(电阻)不 变时,电压大,电流也大。
生2:
对比观察演示实验2、3发现,电源用同样的两 节电池,2.5V的灯比6.3V的灯亮,说明电压不变 时,电阻不同,电流也就不同。
师:大量实验表明,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有关,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这就 是我们通过实验找出的三个两间的定性关系。那 么能不能继续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出电流、电阻、 电压之间的数量关系呢?如果能,我们该如何探 究?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热烈讨论)回忆前面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 方法(必要时教师稍作启发和引导),认为,用实 验来探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的定量关系,首先, 要控制一个量,也就是首先让一个量固定不变,这 样就把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变成了固定 其一,研究另外两者关系的问题,即应用“控制变 量法”探究电流,电阻,电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师:再次强调“控制变量法”适合于多因素问题间 的研究,在物理和其他问题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板书: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探究电路中电流I与 电压U,电阻R的关系:
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 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 教师要求: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画出电 路原理图,并选择实验器材。
学生各小组自行讨论,设计电路,选择器材,选出1 位小组代表,把本组的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在黑板上, 讨论各组方案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比较最佳方案:
方案一: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 电路。
(1)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测量 电流电压。
(2)改变干电池组电池的节数,测 量电流与电压。 方案二:采用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电路中,电 阻的改变采用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电压的调 节则是通过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来实现。同样通过对电压,电流进行 多次测量,就可得出它们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 生:我认为方案一好,结构简单, 实验简单。
生:我认为方案二好,不用换电 池,实验方便。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指定各 组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的实验记录表1: 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阻 实验次序 1 1.4 0.14 电压U/V 电流I/A 2 3 R=10Ω 2.9 4.1 0.29 0.43 保持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次序 1 电压 U/V 2.8 2.9 2.9 电阻R/Ω 5 电流I/A 0.57 2 3 10 15 0.29 0.2 学生的实验记录表2: 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阻 实验次序 1 1 0.1 电压U/V 电流I/A 2 3 R=10Ω 2 3 0.2 0.3 保持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压 实验次序 1 5 0.6 电阻R/Ω 电流I/A 2 3 U=3v 10 15 0.3 0.2 交流反馈:
生1: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压的改变,电压表 示数成倍地增加,电流表的示数成倍地增 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这表明:
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生2:如后一个表所示,三次测量中保持电压不 变,电流随着介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电 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 几分之一,这表明: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 阻成反比。 生:看来实验一不如实验二,我们做的实验一,误 差大,并且在变换电阻时,不能做到保持电压 不变。
师: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同得到结论是什么? 生:当导体电阻R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它两端 的电压U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它 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师:这就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花费了10年的心血,经 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在1827年得出的重要规律。为了 纪念他的伟大发现,这一规律被命名为欧姆定律。哪 位同学能尝试写出这一规律的表达式? 学生写出表达式。
教师板书:
二、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R 师:现在我们回到刚上课时的问题上来——是什么 原因造成调光灯的电灯亮度的变化?我们现在能找 到答案吗? 生:调光灯接入的电压不变,等的亮度变化是,由 于调节了灯的电阻,引起通过灯的电流的减小或增 大,使灯的亮度变化。 生:调节旋钮时,灯泡电阻实际上没有变化,灯的 亮度变化可能是调节旋钮改变了灯泡两端的电压, 在成通过它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但不知道其中是怎 么回事? …… 师:实际上这是我们即将要学到的复杂电路。其中, 灯的亮度变化仍然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解释,知识我 们需要高清这种复杂电路的特点,这将是我们以后 要学到的内容。
反馈练习。
总结本节课内容:知识点:欧姆定律 实验:探 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没有最完美的教学设计, 正因为此, 我们才有追求完美、接近完 美的动力。
第一篇:苏科物理网
!"# /089:;123<= >?@A ! % !"# /0 ?7 ? ? 123`? &
???? ?>?/?;/0@6 ??¤$I? ?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 $?? ? ? . / % ?Y ? '
$? ??·??$ ?°÷é? ? ( $ 0 ) $ 1 * $ 2 ! + $ 0 ! ! $3 ! "
$ 1 ! # $ 2 ! % $4 b ÷ éx ? ?i§¨??¤$I? ) ) ) ) ) ! $?Z "
$ &
) ! % # $ 4 5 6 7 8 9 % $ 2 &
$3 '
$ ( , ,? ( $? Y ) $÷ é° ? f &
? ?? J?????8??>? * ?juv??֎ $?֎?Z$ ;cWV?uv֎ ??I$?? $ #?"
#?;? ! $ "
$ , : , &
# $ 1 % $ 2 &
$ 3 '
$ 0 ( $ 2 ) $ 1 * $ #? ! + $"
! # , ! * # , "! $+ $ 1 1 ?;??o, ? # ;
(6 <
;
*6 <
. . ! ! $? ???@}$|i % $ # ! $?o?;?????;???2 "
$ ! ! '
# $ % $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ò c ? ? ÷ ?? ;
? é 8 ?? U ? ? ? c ? ? ÷ ? ? 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U???÷??$ c??÷??é $ $ % #+ ? $ ! #$ , $ $ # # # ! , &
$ 3 '
$ 2 ( $ 0 ) $ 1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I$?q?U ?) ?2 ! $?) ? ?) ? ?) ?2 ? ? "
U?2 # ??2 % $? ? ?) $? ?) $ 1 &
$2 ×?Y) ?B6? ! ?]o!????) ??) ??) '
$ 2 ( $ 1 ) $ 3 * $?7) + $??/?;??]$ ?) ??) ??) ??+ ??) ??) àá ! ?) ?) ? e) ??) ?) è?2+ 3 ?!?) é?) ! $í ?!???) ê) ??) ?ì2"
R?@!??) ??í??) ??) ??í???) 3???2+ ??@!òó) ??) ??) ? ?) ÷?ù2# H!^_ ! $ 3 "
$ 3 # $ 3 % $ 3 &
$ 3 '
$ 1 ( $ 1 ) $ 0 * $[?f&?Jú? #??·kSüì ?· ! + $ ! $ ( ! '
! ! $ ! ) ! ( =! , Z) ×?Y) ??6?2 ! &
$?Z ?Z $ $ ?? ! '
$ ( ! )=! , [?üì?·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é!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9 <
! "
;
? ?! . $ >! 1 ? ! : , 9 <
. $"
! ! % . $ 1 #?o?ì;??Z?é?;??$ ps?j&
% $ $ ?éà? ">
>
, : * &
9 <
! ) $"
! . $>
&"
! # , 9 <
$ # #?o??ì?$%U?]é&U;<'$ <$ ?ì;?V3Y?é?;?V"
?ò{ # $ , ! * '"! , " (?)$ $%U?*+;?ì$ ?j÷?;?ì?V?Z$ ???Y /0:;<=123>?@ABC !"# ?c? ??`.°±? ?de·fg ?j # $ 0 % $ 2 &
$ 0 '
$ 1 ( $ 1 R???-?# .?/?;?ìU "
! $?,"
$0 · ) $]e=??,]eo?ì;
* $? ???? ! $: 12 345 6? ?75 "
$$ Z / ? ?S? # $V W G b S ? ? ? #? ú VW b 3458 b % $ 1 &
$ 3 '
$ 2 ( $"
! #8 { b ú ;?? ) $ 1 * $ 2 ! + $"
! i2 à ] S ? -"
R?8b à ] S ?# "
#8 x b # à]S? à ]? à]S? "
#Z ? 9 ? :345 k $ 345 ??_] bi # c 6 ? VW ú;
? 758 x b $ ? @? 8>
hb ;ü·?9?$ b ? 98 ?? 345 à?;
bi $ 2 à ]? - ! ? 2 ? Z ? 9 ? :345 k ` <
? = c 6 ? VW ú;
? 758 x b $ ? @? 8 ? hbi2 à ]? c 6 ? VW ú;
? 758 x b $ 8 b ??S ?$Z /?;
6? $ ? 2? @ 4 ?F?:?$·? ! $be be ?eó "
$?e Z "
# $ 0 Ue ?e Ue # $ 1 % $ 3 &
$ 0 '
$ 0 ( $ 1 ) $3 # #U? * $ 0 ! + $"
! 3"
# ???F? ! $@AB àC "
$DE ?? # $v? F ! , , , % $ 0 &
$ 1 '
$8bS? ( $ 1 { ( ?? ;# kl $"
+, ) $à G ?!? H ?Uv H!^_ ! $ 0 "
$ 1 # $ 3 % $ 3 &
$ 1 '
$x ?Q?H???ì$ ?exyU$ beQ? e ó ?? ?ì+ ? H ?j ? H oU?$ ? e j? e óoU?+ ? H?U?HIs;?=üZ$ ?eU?eóIs;?=?^JZ! ???!?eUbe8b$ ?H?Uv? ?8b+ v?;QvKL9GoM?;$ 2be?o8?eóNP;?=Qó?ì2 * $?? e×8.?/?;?ìU ! + $?@d #? ?A? ! ! $"
! S? -? ] "
#VWGb$ ? hbi à ]? # #cOP;??MeMOP;?a$ - "
?a8?? M e? ?;
bi ? 2 à ] S ?$ ? ? ? M e Q ì;
$ ??! ??;?aR o ? M eVW ;$ ? ?? ? a? 8 ;
bi à?$ 2 à ]? -$ ? 2 ? *M* S ? #í ?) "
3 ?) ? ? ;
] e R o ? ì ;+ 3 ? ? w$ í?z? ! "
$"
! ## ? ? ] e ? ì ? ? T U$ # # ! # $"
! % ! ! (@ # ) ) "
"
#? $ "
#ùú?H*?;??$ ?;NV*W % ?1? ???? X??? U6Y "
! $ $Y + % $ A UZ÷?? # $é( ? ]?W [??UZ;\W8?L??M? "
#?o U Z\W ? U ? ? { & "
# # =ó o &
U6U6Y '
? $ $ # ! ) ( $ 1 ) $ 0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UZ÷?? % #8L"]P>$ UZ;\Wé?U??{A $ " "
#^??Aü}?$ <??z?B?) ??$ Ròü?§O?L"]P>UZ;??_Y ' ?u? ?$d?? /? "
${A '
% $ ( ?? 1 ?é * ! )A . ?éo!.;/???;?? §? b #Z % ???c# ??Y &
$§?S?"
$ , , '
$??`a . % { "
# UZ÷??) ??A # ! $§?S? o* ! )A # $?? ? <? ( 0?! ;???;??'
% $ 0 ) $ 0 * $ 3 ! + $ 3 ! ! $ 3 ! "
$ 1 ! # $? ?v! ! ! &. ???Ac??h # % $"
! # ! , $ ! &"! ,A %! &A ! ,A ! ( %! !"# /089:;123<= >?@A B?$ d8UZ÷??`e$ ÷ ?? '
S ? ??A c ? f L h B?$ d 8 U Z ÷ ? ? ` e$ ÷ ?? !+ Aü??B?<??;YZ$ ???;YZoà?B??? 2 ?? '
#+ ????;;+,?ò{? "
#? ò! ?? × ? g ? ? ?$ ? $ ???? ! $hì ??[ iì "
Z? $ #Z ji? # iì[k % ???iìohì $ $ "
#{A $ [??8? &
$ k??M #[ "
#? ? k ? ?Y '
$ 2 ( $ 0 ) $ 2 * $1 ! + $± <
? = ! ! $"
! # "
# ??l??m % "
#?iìohì$ # #±<?= ?j#?VW $ ! "
$ 1 ! # $"
! ! ! '
# "
???YZ?? <??! ,? <??! $? ??$hi???$ ! $/? à];
"
$?ò ?? /?=?;?coà];
# $?ò ?<
% $ 1 &
$ 1 '
$ 1 ( $ 3 #bn ) $ 3 * $"
! "
#? # bnt?<$ t ?? o ??$ ps/?=?;?c o à ] ;??$ #í h??t } ? ò8 ? ? ? { Tt ?! ?????4tbno??$ GìZp[??ì"
???oF $ #8 x b ;
Z ? 8 { b ;
Z ?$ bn t ?<$ ? 4 ?· N P? ?t ? ;?c?$ ? ? ò°u ! + $"
! #>hbià]S??;?coà];
! ? "
+9t? ? us t + ;?c # ! $q?r8s>?ì<$ ?|òuv! ???;?coà];$ ?2q?r?3tusv??! í?? ? ò 4 ?? wu ;?ì ? ?$ ?2twu;?vv?Ox H!^_ ! $ 1 "
$ 2 # $ 1 % $ 2 &
$ 2 '
$ 1 ( $ 2 ) $3 * $ 1 ! + $ 0 ! ! $à ] ! "
$z ! # $U 6 Y ? ? Y #?? k ! % $ &
, ! # # ! # ! &
$i ì h ì ! '
$± <
? = ! ( $"
! # "
#Y i ì ??M "
Y i ì VW ? ? ? : ???;
LY2 ? Y # $ #<
? ! # VW???:?{|(?;?? 2 ??"
% ) $"
! # ?? ) ??[? "
# # # UZ÷?? * UZ÷ #YZ à 2) ?? [ ? "
$ p p z ??/? o?/? y? ?? #8 ?×uv?L?+,$ ?[àO$ ?c8??;/??"
?;x? % }?L";??6! .??úYé+,uvO ??? wk;x ? |} ? ? }Q# ! ????8 ·§ ? ?$ ?é? * $?éo/?q~;Lh@6$ $ 4a???$ ??8???;?é8o'
?8§????'
%$ . (% #§? + $"
! '"! ,A % '
,A"
# ! * %A "
#??;??'
% $ # ! $"
* ! )A% ( %, <??! '? 2 ?=!\<
<
?3? Q??? [ ? ?[ `$ ?c? \ 8 ?? ?$ ?8 ? ? ? ) ??;
YZ #??) ???/?;?ì??2 # ! * %A3 "
$ V U ÷ ? ! $3 "
$0 # $2 % $2 &
$0 '
$1 ( $1 ) $1 * $0 # 1 ! # $"
! <
. $ ! + $ 1 ! ! $1 ! "
$3 ?6 "
# 1 # 9 <
. $ "
#A "
# $ % % $? . ! ??? `a ??? ! &
$?? 6 /0:;<=123>?@ABC !"# ! '
$ * ?c? ! ( $ %B ! , # ! ) $. ? à ] ;
! * $] e 8 ? ? ? ? ? ì ? ? ? ? ? ? S ? $ k??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ò "
? ? U Z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é ;
A W o L ? T ¨ R / ? ? ? ? ? ;
Y Z ? ? ;
? é ? { A "
'
$ ! , ! ( ) %A $ ?? O÷ é &
;
? é ? ò ? ? # # ! ) 9 <
"
( $ ! 1 # $ ) , "
) $ "
* $ ! # . . ??·???U;?? ?òo???;??A??;??Z 2?o]e?ì;x? 8°?+,;
??? ?L????)8???;?? ??°?;+, ?????oàòu]???U ?%? ???¨? ? ? ? ì ! $à 2 à O L ? "
$[ ? [ ` ? X ? t ? ;
# $ 0 % $ 1&
$ 0 '
$0 ( $0 ) $ ! àO?·¨é # ?ò ?8?L?M?;:??òà?J $ êZ[0??:? % 3 % * $?? # ! + $ 2 ! ! $ + %, %$ , ! &
$ , , ,! ,A ! ! &
! , A % "
"
% "
. . ( ??????z à2 ?L?? L {|(? ?Y ?? ?Z ?W .? ?( ! $ ! # $ % &
òà8F?U?? "
??6 # $k??M?ì /?}??a?I?ì????;6? $ 1 % $ 2 ?p?a??o?ì < ?? ?6 ?? 3[ k ? ? u (? ???? &
$ 1 '
$ 2 ( $ 2 ) $p8?ì ??????? * $ 2 ! + $ ! # 0 ?6 VW ? # $? ????7$P? ! $?ì?? [ ?6 ? "
$à ] ? J ;? ?c? % $ 0 &
$ 2 '
$ 1 ( $ 1 ) $a ? # 2 ? /?? k ±<?= ? <? U ? j? ??M?ì * ?ìù $ 2 ! + $ ! # úo # ?p???o( Y?&
@?? &<
< ,<
@ ,<
@ ;
? ?? ? W ? v ? $ H!^_ % ! $ 2 "
$ 3 # $ 1 % $ 1 &
$ 3 '
$2 ( $ # ! &=! , ) $?6 ??;?c * $ ) ??[? ! + $ # [? #? $ ! ! $>> <??! ,? ?? ????`i;/?8????iv;ùú ?8???m);? ! "
$ ! >
&
. # $ ???????·;???; ??*? ???;??*Z iv;ùú*W ?I? ??+ ! $¤??c8/????;? ????? ?)?! ±?<?< ?t<?;? "
$ # $ % : &
% ???Và?< ?? ??*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à?< ???V*Z ??*Y ( $ 1 ) $ 1 * $ 2 ! + $ 1 ! ! $ ! ! # , ,D 8 # # ,A ! "
$ ! ! ! '
% &
&
Y ?t§?;??o ?§ t§?;??o ?j ?§ 8 ¨ § &
# ,A # ! = ! ,D 8 # = ! ,D 8 = ! , A # ?? ? z Z ! # $ # ,< $$?? § ??! ? ? ? ? ? X <= ! % $? ?oo?#Z???VLY?? 5{(?j???????·?? ??¤$?+ !$?? #$ !? ? ?ì 3 ??? Z ? "$?? ° ? Z? L ? 3?>_???±Z?L?2LY 3 ?>_ [? ?? [ R ??? ? h 3 ??L Z ? [? ?? [ ;??à 2 #3 ? >_?? ? ± Z ? ;
L ? 2 L Y $3 ? >
_ ? ? ? 3 ? ;
? ? ? ;
%$0 &$3 '$3 !"# /089:;123<= >?@A ($ 0 )$? ? >
? 3 ;?? A ? 3 ;?? Y ? B ? ??#Z ? ? B ? ? ? ! $zF??? $ LY ? ? ;
? ?? 2LY ? 3 t ? 3 ;?? *$? c · ? ?? #Z · ?;
? é R c B ? ?? I LYB ?;
? é ??¤$?+ ?Z # $l 9 Z % L $ ! , ) , , &
$#ZY? '
$ 1 ( $ 0 ) $ 3 * $ 0 ! + $ 3 ! ! $c?8?????$ Y?>3?????;??+ Ruc??n??>
??$ #Z? ? >
? ?;?? ! "
$S ?? 8 ì % ;
? # ??U=?????$ S??e?[`LX$ ??S??[ì%"
c? ? ?! ? ;
oLY ?? ? ?? ?? 8 ??$ #Z?????;??$ ??? ? ?`???·;?? ? Y ? ? ;??<$ ?8 ? ò ü ì· ì % "
# U 7 % ?)?$ ±S? ?) ?? ?) ú?j??t??2 "
$ $ # )=! , ??? ?? , ! % * &
, # % $ # ! ) LY # ! ) = ! , &
$Y Y '$? ? ($ ! * $ &* $ &
, )$ 3 *$ 2 ! +$"
!#"
9 ! . # #"
# "
#"
# 3?;?? "
#m??é ! 6 # 7 $ 4 % ! $ 1 "
" ? % 3? ? ? /???;3??·;??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2 ( $ 2 ) $ 0 * $ 3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 LY H!^_ ! $ 2 "
$ 0 # $ 0 % $ 1 &
$ 3 '
$ 1 ( $ 1 ) $ 1 * $ 2 ! + $ 0 ! ! $YZ ???V ?? ?? [ ! "
$c ?? 2 A ü ? Y ;/? ? 8 ??ù ? ? w= &
% LY ???V #Z ??ù t ? ;?? ! # $ # ! , = ! , + ~ ?>
_ ;
? ? ? w à ? J ! % $ !=! ,D 8 ! &
$"
!#3 ? ? ? ? Z ? L ? 2 L ? $ $ $ "
# "
# 1 Y # #Z $ #Z ! '
$Z ? 2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U Z÷??;=¨ ???;W? / % #?? ? &
>;
?? ? { 1 1 1 ! * $"
! # &
0 1 %+ / %+ 0 &
"
# "
# #3?h?"
#"
# ) "
#"
#3?;??Y?/?;??$ ( ?) "
/???! ?? + $"
! 8 # $ 7 9 ! $"
! "
$ #`a z??;??Y???;?? "
z??á?Y?|t"
;???Y$ # "
$ # = ! , D 8 ?o# = $ $ ) $ # ?j$ ?8'
???( ???? "
! , D 8 '
= ! , D 8 # $"
! ! : ) ( = ! , A $ $ 1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V??}?? ! $ 3 "
$ 2 # $ 0 % $ 1 &
$ 1 '
$ 3 ( $ 3 ) $ 1 * $ 1 ! + $ 2 ! ! $ 3 ! "
$ 3 ! #$8 { b ?8b ! %$ó j $ &
?e ! &$ ) !! % ?? ! '$[ ? , ! ($ !! !=! , $! $=! , Z ! )$ $ '
, !! ) * * $! '
! *$Z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3>?@ABC !"# Z ? 3 ?;?? "
# $à2 ????@??8?U;Z? Z ? Z ;
$% U "
% $ ! # $ ! 3 % &?( "
&
$ ! J ??J # ±`? $ ??l ??m? ? : % ! # &
+? >'? >
???à?< ?;{|(?à? ?:?*{| VW?8*Y % +,?? ?:?A? {|(? ?ó ü?i 6× {| 6× {| ?? A $ , % , $ , VW? A $ ! '
( ! # &
! % Zp8?L??m)< Z p ?? ? ?L "
??;? ? * Z ?ì;
? ( * W à? "
'
$ ! # < m)<;??*Y ?ì;?(*W "
? Y ? 0? o ± ? ?? Y ? ? ? ? 8 ? ? · ? ? ? ?? ( $ ! ?;?c o à ] ;
? o b/??ì ? ???;?? c z÷?;???8?4#Z "
) $ ! # $ + $! ? ? ù ú } ? ? * ` ? ? L ? ù ú ? ? <
? # $ #A $ ! ,A "
* $ # ! &"! ,D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D 8
第一篇:苏科物理网
欢迎登录《100 测评网》 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 学习成绩. 新民中学 2006 -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物理月考试卷 密 题号 得分 号数:__________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该题 括号内。) 1.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科学家们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研究方法是 ( ) A. 猜想 线 B.科学探究 C. 假设 D.实验 姓名:__________ 内 1. 如图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 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 声音逐渐变小, 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 ( )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2.用洗衣机将衣服脱水甩干时,因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 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关上房门不管 B.关停洗衣机,用手拧干算了 C.戴上耳塞不理 D.先停机,将衣服重新摆放好再脱水 3. 如图上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 后集中到胆结石上, 就能使胆结石粉碎。
这一现象主 要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2. 关于声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C.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 B.各种乐器都是声源 D. 公路边的高音嗽叭是声源 ) 班级: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 不 要 答 题 3.声音既可以在固体物质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气体物质中传播,那么声音在它 们当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欢迎登录《100 测评网》 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 学习成绩. A. 固体、液体、气体 C. 气体、固体、液体 的( A. 音色 ) B. 振幅 C. 频率 D.响度 ) B. 气体、液体、固体 D.一样快 4.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有不同 5.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 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 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 6.在下列各图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 ) 9.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A. 在海洋深处 ) C. 在旷野中 D.在封闭的房内 ) B.在月球上 10.在一般情况下,房间内说话比室外听得更清楚,其原因是( A. 房间内能听到回声 C. 房间内原声和回声混合 11.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音乐会上的钢琴声 C.邻居装修房屋的电锯声 A. 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了 C. 锣的振动频率变低了 A.50 分贝 A. 680 米 这是因为( ) B.70 分贝 D.6×107 米 B.节日的焰火鞭炮声 D.爽朗的笑声 B. 房间内没有嘈杂声 D. 以上原因都对 12.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几乎立即消失了,这是因为( B.锣面停止了振动 D.锣的响度变小了 ) 13.躁声对人类有很大危害,保证工作和学习时,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C.80 分贝 C. 1360 米 D.90 分贝 ) ) 14.某人在下雨天看到闪电后 2 秒钟,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的云层离人大约( D.1.2x108 米 15.甲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 欢迎登录《100 测评网》 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 学习成绩. A. 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双耳效应 B.入耳的错觉 D.人的 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 12.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右图所示的 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 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______体、_____体和______体能传声,在_____中不 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也能够传声。
3.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____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 是他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 5.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_______Hz 到_______Hz 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 的叫________,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_______。 1 . 声 音 是 由 物 体 的 ______________ 产 生 的 , 声 音 的 传 播 需 要 ____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 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 速度最大. 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 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 。 3.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 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居民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居民噪声:
交通噪声:
4.乐音的三个特性是响度、 她声音的 较高。
和 。
。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 5.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 )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 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 欢迎登录《100 测评网》 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 学习成绩. 6.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门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 所谓 “闻其声而知其人” , 这是依据声音的 音洪亮” ,反映他说话声音的 大。
7.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过强的声音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保护我们 的听力,声音不得超过 分贝。
8.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递 。
9.宇航员在月球上 为在月球上没有 ,声音在 (选填“能”或“不能” )直接交谈,这是因 不能传播。
的形式传播,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隆隆雷声预示大雨将临,这说明声音可以传 分贝,为了保证我们的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 不同来判断的。
小明说话 “声 大,也可以说他在说话时,声带的振动 10.图 5 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 甲 图5 乙 11.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 了 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三、实验题(共 10 分。
, ) 23.小青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 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 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 弦条件。
控制因 素 编号 A B 琴弦的 材料 钢 钢 琴弦的 长度/cm 20 20 琴弦的横 截面积 2 /mm 0.3 0.7 欢迎登录《100 测评网》 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 学习成绩. C D E 尼龙丝 铜 尼龙丝 30 40 40 0.5 0.5 0.5 (1)如果小青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 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 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如果选用 A、B 编号的两种琴 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 _______和 ,想探究的问题 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 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青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 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四、计算题(共 6 分。
) 24. “5.7”空难发生后, “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 将它打捞出水, 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 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 1450 m/s 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 0.2 s,则“黑匣子” 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欢迎登录《100 测评网》 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 学习成绩. 四、简答题(7 分) 1. 制作 “土电话” 和你身边的同学进行对话, 将会用到哪些声学知识?(至少说两例) 2.墙壁的传音性能比空气好得多,但是把门窗关闭后,外面传人室内的声音却明显 减弱,这是为什么? 本卷由《100 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申请认证
《苏科物理网》出自:范文大全网
链接地址:
本文关键词:苏科物理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8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ongguanliyi/6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