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查重 >

编者按范文如何写

发布时间:2015-10-09 09:18

编者按范文如何写     举例:
    【岁月珍藏】那些流淌在时光隧道里的童年旧事【三】看露天电影(天堂云鹰 )
    【编者按】儿时的记忆是心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对那个年代物质的、精神的回忆是否都可以用化学、物理原理来解释?我们对儿时食品味道的回忆,那是味蕾的一种化学反应,不再有美食能超过儿时的味觉;我们对儿时电影、歌曲的回忆,那是一种物理的共振反应,不再有作品能超越这种共鸣。(灵湘223)
    这一篇编者按,以深有同感的共鸣,把作者的文章推领出来,以恰当而真切的比喻,引起读者全新的体验,可以说是循着作者的思路,渲染了一种更加优美的情致,为原文增色不少。
    从手法上大概是:总结型,引导型,举例型,形容型,无用型!
    举例:
    【岁月珍藏】旷野的小屋 (项德林)
    【编者按】大漠黄沙是枯燥无边的,大漠深处的生活是孤独寂寞的,大漠之中的心呢?是一种希盼与等待相交的情形吗?一定是的,只要心中有那个信念,五月雪就会如约降临。(灵湘223)
    这篇编者按,总结、引导、形容、催化,各种手法交错编织,尽管短小、却很贴切,可以称得上是标准的编者按手笔。
    我的态度是:不同于作者的观点的“冒犯型”;坚决维护作者荣誉的“尊重型”;不知道别人是否采取“中立型”或者“调和型”?
    举例:
    【文苑随笔】爱情鸡尾酒(编辑推荐) ——电影笔记三十六 (慕容诗茵)
    【编者按】“女人的心动有时候让人莫名其妙,往往是一瞬间的事,然而这几秒钟凝聚和爆发的情感却可以绵延一生”。暗恋,是人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一种不能与他人分享,甜蜜痛苦的情感。无论男女,这份暗恋之情,会保留心间,直至一生。这份情,打动的不仅是女人,男人也是如此,多数人都向往得到这样的至美情感,当然也会感动于这种至真。本文与影评中道出爱情的一个侧面,也让我们知道,爱情真正是无私的,很多时候不需要回报。(灵湘223)
    对于爱情,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那体验都是“惟我的”,因此观点不尽相同,这篇文章以独特的角度,阐述分析了别样的感悟;而灵湘的编者按的精彩之处,在于她不但把握住了作者的脉搏、咬住了文章的关键所在,而且把这种独特的感受推举到不能再高、却又没有超出范围的程度,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充分理会作者的主旨、全面感受原文风貌,是谓“尊重赞美型”的典范。
    以上观点,敬请批评,不当之处,期盼指正。欢迎讨论,百家争鸣,繁荣园地,齐心合功。
    (一)编辑与交流
    这一节也属于小引子。
    虽只是实习,但也算是了解基本规则和一般操作了,每天都登陆好多次,不停地看统计,而杂文区稿件不多,大部分时间只是在看,或自己偷偷做测试,很少真正去操作,偶尔给人审核几篇。通过做编辑,看编辑,换了个角度看网站,变了个身份看文章,不时有一些心得与感想。这些东西,鬼觉得应该表达出来给大家分享,交流,评析,讨论,互相学习,共同完善,于是就有了此文。
    当然,因为鬼才刚做几天,说的只是这几天的见识,这些日子的感受,可能有的话看起来很可笑,但也希望经验足,技巧多,资深,优秀的编辑多写这样的文章,既是帮助编辑,又是帮助作者,更是帮助自己,至少我不会这么迷茫。只要有了感受,发现好见解,找到好方法,都说出来,没有班门的献丑,只有打开身心地交流,相处需要的是更全面地更深入更彻底地交流,因为这世上总有新手,而越来越多的人也都是新手。况且再完善的自己也肯定有缺漏,相对于他人的赞美与听话,反责与羞骂更有价值。
    (二)文章与题目
    这一节是写给作者的。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鬼并不这么看,如果没有真正的人生经历和足够的生活体验,如果没有开阔的眼界视野和贴实的身心感受,如果没有对美的执着追求和一颗善良的心,就算书读得再多,也一样写不好文字。
    鬼喜欢胡思乱想,也喜欢写文章。外之“文章”者,内之“思绪”也;而思生于“感”,绪在于“理”。平日多观多探,慢慢自然文“厚”,常时多感多思,慢慢自然字“深”,生活复杂,世界广大,人情世故,风景无数,处处有感,无时无思,浅浅一语,根本道不出心中所想,小小一笔,根本写不完脑中所念;孤而多抒多发,慢慢自然语“顺”,静而多抠多理,慢慢自然言“精”,时光飞速,人生苦短,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自己所处之世,珍惜自己所见之光,珍惜自己所望之景,珍惜自己所遇之缘,寻伤而愈之,聚闷而吐之,拾碎而合之,觅缺而补之,见异而观之,闻奇而叹之,赏美而赞之,境困而生梦,人苦而生愿,病残而生完,梦者,美篇也,愿者,真意也,完者,善心也。
    看文,先看题目,选文,先选题目。题目者,文之招牌也。招牌精彩,读者才会来;内容精彩,读者方再来。如何使招牌精彩?如何使内容精彩?这就各有各的功夫,各有各的技巧了。慢慢找,慢慢学,慢慢练,慢慢来。但一定要有目标,做人,就努力做个优秀的人,写文,就努力写出优秀的文。先躲着练实力,功夫深厚了,才能在世上越闯越顺手,一不经意就闪光,若实力不够,没有功夫,位置再好也站不了多久,再亮也会很快熄灭。
    鬼最常用之思路,就是尽量与众不同,若是人云亦云,那还不如不说。凡世上,是人者,皆有好奇之心,故而应人所好,努力唱出“新”声,立“新”论,出“新”题,写“新”文,努力写出“奇”感,立“奇”论,出“奇”题,写“奇”文。尽量无门无派,异笔奇书,努力突破,独创一格,而不是一直模仿某某家的手笔,重复某某圣的理论,因为别人的观点再好,也只是别人的,别人的文章再好,也不过是陈词老调。前人之知识,不是不学,而是学完而转化之;前人之技巧,不是不用,而是在新的领域用。鬼以为,引人之美文,不如未闻之奇文,夺目之佳品,不如未见之新品。
    (三)审核与推荐
    这一节也是写给作者的。
    鬼以为,文章,几乎就是人的脸。至少要有两个要求:一,要清洗干净;二,要整洁美观。
    这几天投来的文章,基本上都看过了。编辑审核文章,先看作者的态度:有的文章,立意虽妙,但其语句和段落都乱七八糟,不知道怎么整合;也不知道;有的文章,语句虽好,但其标点符号却太乱了,没办法改,更没办法发;还有的文章,看起来很经典,却发现是从网上复制来的;字数太少的文章,退稿的理由就很充分了;另外,脏话又多又白的文章,肯定是不会发的。如果作者写文章的态度不端正,在自己的脸上乱画,编辑又怎么能通过呢?只要态度端正,爱护并细刻自己的文字,看着清爽而美丽,编辑才会喜欢。
    关于推荐。
    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同的,同样,每个编辑的喜好,也都是不同的。有时一篇很好的文章,却让编辑反感,可能就不会推荐;而有时一篇很平常的文章,却很博得编辑欢喜,也一样可能会推荐。但不管编辑在主观上的喜好与情绪是什么,但所审文章的实力与内涵是客观存在的:一篇非常精致非常优美的文章,就算编辑很讨厌那些观点,也不得不推荐;而一篇观点很得编辑认可的文章,若其态度轻便,错字连篇,就算编辑很想推荐,却又实在找不出推荐的理由,这种时候也是很无奈的。所以,文章的推荐与否,主要和根本的部分,在于作者。审核文章的权力,似乎在编辑手上,但文章好坏的权力,仍然在作者手上。
    鬼才初战,推荐度是非常宽松的,只要稍微好一点,都会推荐;有时就算一般,为了鼓励作者,也会推荐。不推荐者,只有一个理由,之前已经连续推荐得太多了。当然,这种推荐态度并不好,会降低精品文章的质量,而且有点弄虚作假。但编辑肯定是希望看到好文章的,好文章能推荐得事所当然,而不会觉得有所理亏。作者投稿,肯定是希望被编辑推荐的,拿破仑说,如果没这希望,就不是好作者。文章是不是精品,该不该推荐,作者在投稿之前,心里应该要有个数。
    作者在下笔之前,就应该力求精品。
    多给编辑一些该推荐的理由,毕竟,编辑是很被动的群体。
    (四)关于“编者按”
    终于进入最后的主题了,开始就吐了这么多,不知道还有没有气。
    鬼来的时间短,审核的文章很少,这周几乎没写文章,但却非常喜欢写“编者按”。鬼以为,写“编者按”是很开心的事情,比写文章更有趣,更有意思,更快乐,也更有收获。因为写“编者按”,是一种综合而快捷的“读思写”训练,编辑一直得看很多文章,而且得以最快地速度把文章看完,但又得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出文章的主题,抓住文章的核心,勾出文章的亮点,还得尽量仔细地把文章变得完善,带着责任地把文章发出去,当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得认真地写“编者按”。
    审核的数量可以求,审核的速度也可以求,但要建立在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的基础上。
    写“编者按”,是对文章的粗略总结与大体介绍,而总结,介绍,都是人所需要磨练的能力。一篇篇幅很长方面很广内容很多的文章,怎么简短地总结它?而放在手上的一个新产品,将要送出去推广的时候,怎么向大家介绍?总结得妙,读者才有更浓的兴趣看下去;介绍得巧,读者很可能产生更大的激情往下看。若“编者按”是空的,或者内容超少,只是一些常见泛俗如同复制的套词,有时,在好文章面前,读者也可能失去读下去的兴致。作者很长时间的精敲细雕,很可能就这样碎在了几秒。
    “编者按”,既是自己在表达,又是对作者负责,更重要的部分是,面对着广大读者而写的。
    写“编者按”,不仅是总结,更是一种创作,是临场地写短文。如果看完一篇文章,没有一点自己的感想和思考,自己都没有个见的评论,那叫作者怎么想呢?又让读者怎么写评论呢?这时,最形象的一个词,应该是“锦上添花”,给作者的锦布上头,点缀一朵小花。点什么花?怎么点花?点多大的花?这不是简单的审核,而是更精美的创作。鬼以为,此花之景,宜彩不宜凡,此花之色,宜绚不宜淡。
   

[1] [2] 下一页



本文编号:23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zzj/23823.html

上一篇: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下一篇:表扬信格式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