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元研究在中国的展开径迹——基于《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描述
本文选题:技术哲学 + 技术论 ; 参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依据对《相关期刊论文》的检索结果,可以将1980年至2009年期间技术哲学元研究划分为缓慢起步期、蓄势待发期、加速发展期三个时段;对论文篇名进行主题挖掘,发现在三个时段中技术哲学元研究的热门主题呈现渐次深化的迁移趋势;355篇由国内学者完成的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合著率为30.7%;20多年来,通过师生、同事、同学之间的密切合作,东北大学形成了人数最多的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作者合作组群。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trieval results of the full text Database of Chinese Journals, we can divide the meta-research of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from 1980 to 2009 into three periods: the slow starting period, the waiting period,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he topic mining for the title of the thesis.It is found that in the three periods, the hot topics of the meta-research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show a tendency of gradual deepening migration. 355 papers of the journal of meta-research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completed b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been co-authored at a rate of 30.7%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hrough teachers, students and colleagues.With the close cooperation among students, Northeast University has formed the largest cooperative group of technical philosophy meta-research journal paper authors.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分类号】:N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昌曙;简论技术哲学的研究[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2 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3 洪啸涛;开展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研究[J];江淮论坛;1985年04期
4 牟焕森;技术哲学的历史及其逻辑结构——米切姆关于“技术—哲学”的思考[J];探求;2005年01期
5 T.赛雷佐埃;吴伟;;美洲的技术哲学[J];哲学译丛;197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杨林;;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部队教育的关系[J];才智;2010年29期
3 胡小勇,祝智庭;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4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赵建华;CSCL的基础理论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6 高攀;郭理;汪传建;;基于Blog&Wiki的本科开放协作式教学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8期
7 詹碧卿;教育信息化:信息时代地方高校的必由之路[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彭虹斌;文化传统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王晓奇;刘海;;军校信息素质教育与现行课程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10 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义颖;休谟的技术观剖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文利;面向新世纪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0年
3 黄立新;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IT)教育的研究——从中小学IT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小学IT教育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鱼江涛;试论新形势下网络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方龙云;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慧;课程管理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德群;港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斌;校园信息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蕾;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卓然;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影响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雁;楼羿;;技术哲学视野下中国高铁技术发展探析——论高铁技术与人的“协作与奴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2 张立娜;王乐乐;陈姚竹;;基于CNKI的长春大学2006—2010年期刊论文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9期
3 陈凡;李勇;;科学-技术关系的历史逻辑与当代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郭静;;以哲学的视角区分技术与工程[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5 王飞;;卡西尔论技术与形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8期
6 ;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学术会议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7期
7 ;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学术会议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8 夏春梅;;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STS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3期
9 赵韬;陈富;;近十年《教育科学》学术期刊载文被引定量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王续琨;张春博;;科学技术管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咏梅;;中国技术哲学的实践传统及其当代意义——纪念《从“积木式机床”看机床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发表50周年[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夏保华;;重构技术哲学的“学科共识”——德克斯及其《发明哲学》[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戚本芬;;技术的解释与估价[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4 万长松;陈凡;;苏俄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赵芬妮;胡锡安;;从古代技术特点探求技术哲学本质[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肖显静;;从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看生态技术的确立[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丽华;;机器——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 读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凡;庞丹;王健;;实用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哲学——实用主义与技术哲学国际会议述评[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9 ;导论(P.xi)[A];第十届博士生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凡;;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鹏雷;技术论的没落[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Peter Kroes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潘恩荣 译;技术哲学:从外在进路到内在进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谭绍鹏;微创新当道:不再惟技术论[N];粮油市场报;2011年
4 何自英;时代呼唤技术哲学的发展[N];科技日报;2000年
5 刘晓君 茅炫;关于技术哲学的演进[N];光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大庆;学术期刊论文:水平高低有源可查[N];科技日报;2010年
7 推举人 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学者眼中的优秀论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赵晖;《社会技术哲学》:一部创新之作[N];光明日报;2005年
9 李晋悦;科学技术论:处于变迁和争议中的“超学科”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罗之妮;专家:企业信息化谨防“时髦论”与“技术论”[N];通信信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才胜;技术的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秀武;技术设计的哲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孙浔;走向技术民主和文化多元[D];复旦大学;2008年
4 谭旭虎;看与被看——史景迁的中国图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曹继东;现象学的技术哲学[D];东北大学;2005年
8 曾鹰;技术文化意义的合理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9 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D];东北大学;2006年
10 陈玉林;技术史研究的“文化转向”[D];东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萍;武谷三男技术论思想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丁雪;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罗斌;痛苦的炼金术——论技术在实践中的可能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廖彦凯;米切姆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技术创新的解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引;技术哲学视野下的苏联工业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6 徐世民;社会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制度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徐世民;社会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制度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俊;中国技术哲学20年发展统计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9 赵振兴;唐·伊德现象学技术哲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殷丽;1994—2004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研究的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4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cizhici/175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