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景气程度走弱 失业风险在煤钢行业中累积
[就业数据与经济数据出现背离的首要原因是劳动力供给下降,三年来劳动力减少已经超过1000万。]
受到劳动力供给大幅减少的影响,当前就业市场不会出现像2008年2000万农民工返乡那样的巨大波动,但在经济下行与去产能的双重压力之下,失业风险正在煤炭、钢铁等行业中累积。
春节前,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称,剔除季节成分和趋势成分后,仅从周期性成分观察,CIER指数,即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在2015年全年都是下降的,就业市场的景气程度持续走弱。
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供不应求仍然是劳动力市场的总格局,但周期性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却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如何处理经济周期引发的失业成为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整体好局部差
2015年GDP增速跌破了7%,就业数据表现却一点都不差。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5%,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新增就业是衡量就业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上述数据表明,2015年新增就业比既定目标多完成了30%。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17日也表示,虽然面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但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的首要原因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
不仅官方就业数据表现不错,基于智联招聘职位库大数据的CIER指数也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CIER指数从三季度的1.96小幅回升至2.09,就业市场继续保持供不应求的格局。
从细分行业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等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能源/矿产等传统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
曾湘泉指出,就业数据与经济数据出现背离的首要原因是劳动力供给下降,三年来劳动力减少已经超过1000万,而且年轻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在延长,加剧了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另一个原因是没有统计隐性失业,一些僵尸企业的员工虽然早已没工作干了,但他们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无法进入失业统计中。
东中西苦乐不均
《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称,CIER指数按照东、中、西部的顺序依次递减,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提供了充分的就业岗位,就业形势较好;中部地区产业经济增长仍需更多劳动力提供助力,就业形势有所好转;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较低,招聘需求相对较少,就业形势相对较差。
智联招聘不同地区用工需求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表现最佳:在线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加了14%,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速(10%),及东部的10%和西部的8%。
赵辰昕称,当前劳动力市场整体较为活跃,过剩劳动力可顺利实现流动就业。针对煤炭钢铁等过剩严重的行业,赵辰昕还指出,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将加强奖补支持。
曾湘泉认为,东部地区企业用工需求保持高位,即使有一些企业倒闭,员工也很容易实现再就业。但是,本轮化解产能过程的企业集中于煤炭钢铁等企业,它们大多以本地员工为主,当地在短时间创造大量适合他们的岗位并不容易。
不过曾湘泉说,与1998年和2008年两次就业出现问题的年份相比,今年政府所面临的大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是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很大,二是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保制度,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并获得就业服务,对社会造成的震动会比较校
本文编号:28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cizhici/2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