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调查与处理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2 19:55
近几年建设部对全国部分村庄调查显示:96%的农村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直接就地势排入周边水体,造成河流、水塘等水环境污染,是农村重大的安全隐患,也是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巨大问题。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形成符合农村特点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措施。 本研究选择位于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南四湖水源保护区,微山湖流域内的济宁市微山县西万四村。通过对该村生活污水的现状的实地调查,获得生活污水水质水量资料以及污水收集和处理情况,提出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研究提出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工艺措施,并对上述工艺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对南四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实地调查得出,农户夏季每天的用水量最大,为42.9L/(d·人);冬季用水量最少,为20.27L/(d·人),平均为31.55L/(d·人)。夏季生活用水中洗菜(锅碗)、洗漱(澡)和洗衣的用水量最大,占总用水量的76.46%,占产污总量的90.64%,是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该地区农村夏季的污水产量最多,为35.2L/(d·人),冬季污水产量较少,为14.86L/(d·人...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概况
1.1.2 生活污水来源特征
1.1.3 生活污水产量和水质特征
1.1.4 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技术路线
2 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调查内容
2.1.3 调查方法
2.1.4 产污系数计算
2.1.5 取样和测试分析方法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西万四村基本情况
2.2.2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
2.2.3 各季节农户用水量和产污量变化
2.2.4 夏季农户生活各项用水量
2.2.5 生活污水水质及排放特征
2.3 结论
3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式
3.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3.1.1 住户分散收集模式
3.1.2 集中收集模式
3.1.3 接入市政管网模式
3.1.4 西万四村污水收集建议
3.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2.1 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2.2 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2.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
3.2.4 西万四村污水处理方式
4 西万四村生态渠工程设计
4.1 生态渠技术
4.1.1 概述
4.1.2 研究与应用
4.2 生态渠工程设计
4.2.1 生态渠设计原则
4.2.2 工艺流程
4.2.3 生态渠断面
4.3 生态渠工程设计计算
4.3.1 生态渠设计水质水量
4.3.2 生态渠截面设计
4.3.3 生态渠渠道比降
4.3.4 生态渠设计流速校验
4.3.5 水力停留时间
4.4 生态渠设施
4.4.1 集水池和进水坡口
4.4.2 渠底、生态拦截坝、渠壁
4.4.3 生态景观塘
4.4.4 潜水给水泵
4.4.5 植被选择
4.4.6 生态渠布置图
4.5 工程预算
4.6 本章小结
5 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
5.1 生物膜技术
5.1.1 生物膜法原理
5.1.2 研究与应用
5.2 稳定塘技术
5.2.1 稳定塘类型
5.2.2 研究与应用
5.2.3 稳定塘优缺点
5.3 生态塘技术
5.3.1 生态塘系统运行原理
5.3.2 生态塘系统的典型处理流程
5.4 生物膜-稳定塘复合技术
6 淹没式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6.1 组合式生物膜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研究
6.1.1 实验装置与方法
6.1.2 实验水质
6.1.3 监测分析方法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反应器进出水水质变化
6.2.2 COD 去除的最佳 HRT
6.2.3 氨氮去除的最佳 HRT
6.2.4 TN 去除的最佳 HRT
6.2.5 TP 去除的最佳 HRT
6.2.6 结论
6.3 淹没式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6.3.1 工艺流程
6.3.2 稳定塘的设计
6.3.3 实验方法
6.3.4 实验装置与设备
6.3.5 测定项目与方法
6.3.6 实验启动及挂膜
6.3.7 实验水质
6.4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6.4.1 COD 去除效果
6.4.2 氨氮去除效果
6.4.3 TN 去除效果
6.4.4 TP 去除效果
6.4.5 组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 DO 变化
6.4.6 稳定塘的处理效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67486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概况
1.1.2 生活污水来源特征
1.1.3 生活污水产量和水质特征
1.1.4 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技术路线
2 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调查内容
2.1.3 调查方法
2.1.4 产污系数计算
2.1.5 取样和测试分析方法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西万四村基本情况
2.2.2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
2.2.3 各季节农户用水量和产污量变化
2.2.4 夏季农户生活各项用水量
2.2.5 生活污水水质及排放特征
2.3 结论
3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式
3.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3.1.1 住户分散收集模式
3.1.2 集中收集模式
3.1.3 接入市政管网模式
3.1.4 西万四村污水收集建议
3.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2.1 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2.2 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2.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
3.2.4 西万四村污水处理方式
4 西万四村生态渠工程设计
4.1 生态渠技术
4.1.1 概述
4.1.2 研究与应用
4.2 生态渠工程设计
4.2.1 生态渠设计原则
4.2.2 工艺流程
4.2.3 生态渠断面
4.3 生态渠工程设计计算
4.3.1 生态渠设计水质水量
4.3.2 生态渠截面设计
4.3.3 生态渠渠道比降
4.3.4 生态渠设计流速校验
4.3.5 水力停留时间
4.4 生态渠设施
4.4.1 集水池和进水坡口
4.4.2 渠底、生态拦截坝、渠壁
4.4.3 生态景观塘
4.4.4 潜水给水泵
4.4.5 植被选择
4.4.6 生态渠布置图
4.5 工程预算
4.6 本章小结
5 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
5.1 生物膜技术
5.1.1 生物膜法原理
5.1.2 研究与应用
5.2 稳定塘技术
5.2.1 稳定塘类型
5.2.2 研究与应用
5.2.3 稳定塘优缺点
5.3 生态塘技术
5.3.1 生态塘系统运行原理
5.3.2 生态塘系统的典型处理流程
5.4 生物膜-稳定塘复合技术
6 淹没式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6.1 组合式生物膜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研究
6.1.1 实验装置与方法
6.1.2 实验水质
6.1.3 监测分析方法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反应器进出水水质变化
6.2.2 COD 去除的最佳 HRT
6.2.3 氨氮去除的最佳 HRT
6.2.4 TN 去除的最佳 HRT
6.2.5 TP 去除的最佳 HRT
6.2.6 结论
6.3 淹没式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6.3.1 工艺流程
6.3.2 稳定塘的设计
6.3.3 实验方法
6.3.4 实验装置与设备
6.3.5 测定项目与方法
6.3.6 实验启动及挂膜
6.3.7 实验水质
6.4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6.4.1 COD 去除效果
6.4.2 氨氮去除效果
6.4.3 TN 去除效果
6.4.4 TP 去除效果
6.4.5 组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 DO 变化
6.4.6 稳定塘的处理效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67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6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