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安塞腰鼓第一课时
本文关键词:安塞腰鼓教学实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语文导学案 备课人: 中心教研组审核:
课题 课型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资源 教学 环节 新授 总课时
学区(校)审核: 局领导审核: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2 课时 安塞腰鼓 第 1 课时 授课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品味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和恢弘的气势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安塞腰鼓》视频,朗读音频 教学设计 导 案 学 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 定向
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我们自己的摇 滚和劲舞。它就是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我们中华民族 的艺术奇葩——安塞腰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 写安塞腰鼓的散文。 一、了解作者 二、写作背景 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 民间广场群体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 的艺术形式。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 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 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 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 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集中 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 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它是中 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 称“中国一绝”。安塞腰鼓从农村打到城市;从黄土高 原打向大江南北;从农家小院打到天安门前;从自编自 演走向电影电视屏幕;从农运会打到亚运会;从陕北的 穷山沟走上世界领奖台。安塞腰鼓以它独特而精湛的艺 术打遍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2
1、 学生展示搜 集到的相关知 识 2、 给重点字词 注音
引领 自学
三、字词 晦 (hu ì ) 暗 .
羁 (j ī ) 绊 . 烧灼 (zhu ) 戛 (ji á ) 然而止 . .
冗 (r ǒ ng) 杂 . 亢 (k à ng) 奋 .
蓦 (m ) 然 . 辐 (f ú ) 射 .
探究 展示
搏 (b)击 淋漓 (lín lí) . .. 1、朗读课文。 要求: 组内进行评价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顺句子。 学生进行朗读 2、听读课文: 交流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强调朗读时的感情、 语速、 语调等。 整体感知 1.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 子) 明确:如“亢
奋”、 “豪迈”、 “惊心动魄”、 “震撼”、 “火烈”、“壮阔”、“豪放”、“有力”、“容不得 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等等 2.按照时间顺序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明确:鼓响前 1-4(安静)——腰鼓表演 5-27(激昂)——鼓 声止 28-30(寂静) 3、第二部分是从哪四个方面来描写腰鼓表演的美?这 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请找出。 明确:5-13:宏伟的场面;14-17:雄壮的响声;18-22: 击鼓的后生;23-27:奇丽的舞姿。 分水岭:好一个安塞腰鼓!
引导 点拨
邻桌同桌四人 一组,合作探 讨完成问题, 并选代表发 言。
训练 达标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 紧靠 紧粘) 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 学生当堂完成 2、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 )。(潇潇 簌 簌 飘飘) 3、耳畔是一声( )(飘渺 渺远 渺茫)的鸡啼。 抄写并识记 “读一读、写 一写”中的生 字词 打鼓前 1-4:(安静)的腰鼓 安塞腰鼓 打鼓中 5-17:(激昂)的腰鼓 12-14:击鼓的(后生) 15-17:奇丽的(舞姿) 打鼓后 18-20:(寂静)的腰鼓 5-8:宏伟的场面 9-11:雄壮的(响声)
总结 反思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3
4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标签: 六上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本文关键词:安塞腰鼓教学实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25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