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的中国科技期刊业:挑战与机遇
本文关键词:数字出版时代的中国科技期刊业:挑战与机遇 出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科技期刊业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科研论文产出增长,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对我国的科技期刊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近十几年来,世界科技期刊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期刊已经不仅仅是科学交流的工具,而变成一个赢利的产业。这种变化是由互联网带来的技术进步和数字出版带来的模式变革引发的。中国的科技期刊要走向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借船出海"战略,即利用国外的出版平台,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同时要真正提高我国科技和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就要建立自己的有规模、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从学术水平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我国都具备了逐步产生世界级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可能。我国科技期刊业在面临重大挑战的形势下,同时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分类号】:G239.2-F
【正文快照】: 1科技产出的增长与科技期刊发展的相对 滞后:欣慰背后的隐忧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投人的不断加大以及科研院所科技投人的持续增长,我国整体科技表现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衡量科技产出的一个指标,科技论文从一个重要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表现及在世界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桂莲,许育彬,杨智全,宋亚珍,华千勇;认清市场形势 化解“学报情结”——我国农业学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3期
2 李鑫;陈冠华;;科技学术期刊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J];编辑学报;2006年04期
3 庞龙;张培富;杨立英;;引文分析方法在国内外应用的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黄丰;提高科技期刊国际地位的探讨[J];学会;2003年10期
5 包务业,宁田海,郭林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重新被MEDLINE收录的思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6期
6 张永平,陈继华;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的途径[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7 葛赵青,赵大良,刘杨;也谈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兼与赵来时等同志商榷[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8 郑晨;;市场调研:中国期刊发展的关键[J];编辑之友;2006年01期
9 刘燕萍;从三大索引收录查证谈科研绩效评估[J];图书与情报;2004年04期
10 陈万红;熊家国;金会平;;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贤文;刘则渊;;基于Web of Science全库检索的期刊分类方法研究[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丰;;提高科技期刊国际地位的探讨[A];福建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聂传云;;谈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之路[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雪莲;刘玉明;徐若冰;杨振;李玲珠;;提高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A];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单文戈;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2 井晓梅;我国入选INDEX MEDICUS的生物医学期刊研究及其入选的影响因素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余党会;中国英文生物医药期刊的现状及其国际化发展的思考[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李新妞;图书出版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5 程维红;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陈万红;高等学校期刊群体管理创新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陈雯;我国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玉;赵新力;潘云涛;张玉华;朱晓东;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基本状况统计与分析[J];编辑学报;2006年01期
2 任胜利;;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佳桐;;互动、分享:电子期刊的全媒体功能升级[J];出版广角;2011年07期
2 吴智慧;;E-Journal的“平板”世界[J];出版广角;2011年07期
3 李慧云;;电子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品牌与内容价值——以《南方人物周刊》等电子杂志为例[J];出版广角;2011年07期
4 ;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电子期刊管理委员会第2次会议圆满结束[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5 刘永红;;传统出版的自我救赎[J];编辑学刊;2011年05期
6 石雄;;专业出版社的垂直门户数字出版路径——以“卫人网”的实践和规划设计为例[J];出版广角;2011年05期
7 徐兴华;;数字出版视角下的出版单位赢利创新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4期
8 何小庆;;科技期刊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2期
9 庞晖;;传统中小出版社进驻数字出版的困境及策略探究[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10 丁桂芳;;数字出版:传统出版的“异度空间”[J];新东方;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斌;;电子期刊走进图书馆[A];走向新世纪——福建省第四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白羽红;李良千;;电子期刊的优势及发展前景[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3 徐玉梅;刘春光;;谈网络时代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经营[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卫未;;从编辑出版角度看我国电子期刊的发展[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5 唐艳秋;;数字时代传统出版的应对措施[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吕靖;刘仁涌;;高等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应在期刊数字出版中有所作为[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唐云;金银秀;梅晓英;姚芳;梁天天;;科技期刊电子版的发展分析[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8 曹仲杰;郭娟;;建立个性化网站,创办OA期刊——《光子学报》创新办刊理念[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汤菲;;关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思考[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利平;;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共存[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桑雪骐;数字出版引发阅读革命[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晓涛;数字出版须防产业链断裂[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童海华;数字出版产业:春天已不远[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却咏梅;数字出版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张小平;数字出版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6 何勇海;数字出版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周翼双;行业前景广阔 市场潜力巨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杜一娜 杨晓芳 张若楷;数字出版何以促进新旧产品融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小杜整理;解密数字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刘河;数字出版挑战传统还需补钙[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丹俞;基于图书馆2.0的数字出版[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艳;网络期刊媒介演化与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樊志伟;网络杂志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尚莹莹;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彭文波;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及创新对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8年
6 沈晓纯;论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出版的前景与对策[D];暨南大学;2009年
7 胡美会;重庆市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出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吴丹;技术进步与出版发展互动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任殿顺;中国出版业数字转型的困境与出路[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伟伟;维基出版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6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32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