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_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16-10-22 14:22

  本文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说明:

  1.以下题目根据专题分类,大家任选一题目,如自己有更好题目,在科任老师同意下,题目可自拟。(题目范围为一学年内的专题)以下题目如果有说明只限于大一同学的选题,其他年级同学不能选。

  2.严禁抄袭,如有雷同,文责自负。

  3.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字迹清楚。

  4.字数在2000字以上。

  《上海自贸区成立与克强经济学解读》

  1、解读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时代背景(意义)

  2、设立上海自贸区与深化中国改革开放

  3、改革是最大红利

  4、大学生要做改革的支持者

  5、作好职业规划 应对中国自贸区的未来

  6、自贸区与政府管理创新

  7、自贸区与金融体制改革

  8、克强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前景预测

  9、上海自贸区的辐射效应与区域发展

  10、如何认识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紧迫性

  11、怎样认识上海自由贸易区对金融改革开放的意义?

  12、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

  13、上海自由贸易区将为民企带来哪些红利?

  14、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战略要义?

  15、上海自由贸易区为中国带来什么?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反腐败》

  1、 透视当前中国的腐败形势

  2、 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形势的思考

  3、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反腐败

  4、 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反腐败

  5、 加强法治建设与反腐败

  6、 改革是为更好地反腐败

  7、 从苏联亡党亡国教训谈我国反腐败

  8、 网络反腐是当前中国反腐败途径的有益探索

  9、 加强执政党建设与反腐败

  10、 制度反腐是根本

  11、 当前反腐败问题浅析

  16、结合十八大后的反腐新现象谈谈如何从制度层面遏止腐败

  17、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18、网络反腐的利与弊

  19、作风建建设与反腐倡廉

  20、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

  21、青年大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

  1、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几点体会

  2、十八届三中全会 吹响全面改革的号角

  3、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4、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5、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6、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制度改革

  7、十八届三中全会带给我们的职业发展机遇

  8、改革是当前中国发展的最好选择

  9、加大国有资本收益的上缴比例 实现公有制

  《三农问题与惠农政策》

  1、关于当前农村问题的几点思考

  2、关于当前农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3、关于当前农民问题的几点思考

  4、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空巢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5、论农业的战略地位

  6、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是三农发展的关键

  7、大学生支持三农建设的途径

  8、城镇化与三农的未来

  9、新农村建设给大学生的机遇

  10、联系身边实际谈谈如何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1、联系身边实际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12、关于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

  13、当代职业农民的历史定位

  14、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3、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思考

  24、谈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25、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6、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27、我国城镇化发展前景如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2、当代大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我所理解的核心价值观

  4、践行核心价值观 做诚信的人(也可以写“做爱国者/守法者/敬业者/友善者)

  5、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

  (只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学们也可以题目自拟)

  《形势与政策课入门》限于大一学生的选题

  1、论“为什么要学习形势与政策课”

  2、论怎样学好形势与政策课

  《从南海争端谈海权》限于大一学生的选题

  1.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论“海权”的重要

  2. 论如何维护中国的“海权”

  3. 浅谈中国在海洋中的定位

  4. 做好周边外交 维护中国海权

  5. 处理好两岸关系 维护中国海权

  6. 处理好中美关系 维护中国海权

  9.论“海权”与国家利益

  10. 论中国的海洋战略

  11.南海问题之我见

  12.中国的外交政策

  13.说说你对当前我国外交新理念新布局?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数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2014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范文

3.形势与政策中国梦论文1500字

4.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

5.形势与政策论文反腐

6.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7.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农业
下一篇:十八大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相关推荐

  我国历来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专才”教育,造成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而人文精神正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珍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是创新教育体系中最直接、最具体、最重要的一环,亦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摘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探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矛盾,从改革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信息素养、人文素质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医学教育;改革

  1946年,人类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1]。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同时促进自然科学研究技术的变革和发展。一个国家生命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态势,直接反映国家的整个科学发展水平。全世界的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比重已达到50%[2],美国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所做的贡献率已达到60%,可见医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3]。医学教育具有超前性、周期性、延续性特点[4],大数据分析成为促进医学和人类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未来国际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者思考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对医学及生命医学发展的影响

  1.1大数据时代实现科学研究工具新变革

  医疗领域是最早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之一,大数据浪潮为生物医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将根本性地改变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医疗实践[5],不仅在医疗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由于计算机领域的电脑硬件、网络带宽和“云计算”等的指数增长,提高对大数据管理、储存、处理和转化的能力[6],导致传统研发手段的彻底改变。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微观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综合的、巨大的数据库的处理,在计算机快速统计分析、运算模拟和预测等功能的帮助下得以实现,缩短了科学研究周期。以前,完成一个人全基因组测序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且花费高达100万美元,目前全基因组测序则只需几个小时,花费只是原来的一百分之一[7]。随着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生命科学研究向着更加微观领域不断深入,成本和效率不断突破。

  1.2大数据时代彻底打破传统科研模式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彻底打破传统的科研模式[8],单打独斗的“作坊式”科学研究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合作研究成为当今科研技术研究的主要形式[9]。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提出的数据密集型科研第四范式,不同于传统的实验、理论和计算三种范式,不需要考虑因果关系,以数据为中心,分析数据的相关性,打破千百年来从结果出发探究原因的科研模式,大规模的复杂数据使得新的科研模式成为可能。在全球科研人员联合集智攻关模式下,人类探索生命奥秘和健康难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3大数据时代导致传统医疗模式变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庞杂天文量数据快速处理能力的实现,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能力从认识生命到操控生命,向着创造生命的领域迈进,随着纳米医学、组生物学、再生医学,以及合成生物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和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逐步深入微观,不仅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深入到分子层面,更使人类在干预疾病方面有了全新的技术和手段,医疗模式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大数据对庞杂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极大地推动转化医学快速发展,基础研究成果将更多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以主动获得最佳健康为目的,而不单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P4”个体化医疗模式得到快速发展[10],人类将获得更加合理优质的健康生活。

  1.4大数据时代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

  知识不等于价值,知识是价值服务的基础,而数据则是知识形成的核心前提条件[11]。2012年,美国政府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旨在利用大量复杂数据集合获取知识和提升洞见能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学和社会各领域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预防疾病、舒适医疗、精准治疗,以及延寿保健等个体化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人才要求也相应发生着转变,掌握宽厚基础和精深专业知识,以及精湛医疗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追踪生命科学前沿和科技前瞻能力、善于将临床病例和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知识与能力、推动团队研究和共同开发的合作沟通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相关软件处理大规模医疗数据技能,渐渐成为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

  2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1当前医学生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医学培养目标无法适应未来发展。学生需要掌握获取更多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是背诵记忆现有知识内容,内容的变化太快,新的发现越来越多。据统计,医学信息资源占据30%以上互联网信息资源,全球医药类期刊每年发表论文200多万篇并且以每年7%速度递增[12]。医学及生命科学知识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医学生必须利用信息网络随时了解最新突破和发现,才有可能跟上发展的速度。同时,生命科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和微观,医学诊治手段和技术方法也越来越需要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和人性化。一名好的临床医师不仅需要具备常见病、疑难杂症的诊治手段,更加需要具备系统思维和掌握循证医学知识,能够从临床的大量常见病例和疑难杂症问题出发,向基础学科探寻疾病的根本原因和研发新的治疗手段。

  2.2传统教育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大多数医学高校的课程都是由本校教师面对面讲授的,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起着掌控和引导作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多为被动接受。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收集、存储、分析、使用数据的能力实现巨大的跨越。2008年,慕课横空出世,以其开放性和大规模性迅速席卷全世界,成为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力量[13],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极大挑战。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内容、教学思路和方法[14]。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占用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既定教学计划的规范实施也限制课堂上教师灵活性的发挥,学生更是千篇一律坐在课堂上接受统一的知识内容,严重遏制学生自由思维的发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3医学高等院校将面临开放性改革的挑战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等教育逐渐由封闭式院校教育走向更加开放广阔的领域,院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也越来越被其他院校所广泛接受和使用。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教育模式在2012年的国际教育界引发一场“海啸”,在2013年的中国教育界也刮起阵阵“飓风”。这种教育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整合、共建、共享和共用,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共享难的问题。

  3对策

  3.1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放眼全球、融入世界的眼光和心态,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灵活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训练,以及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才能利于培养出高质量医学人才。

  3.2以国际一流标准构建医学生培养模式

  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中国成立后模仿和借鉴苏联经验建立的,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尤其是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当前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亟待改革。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15],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仅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更要培养适应未来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层次医学科研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加强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医学生更早地进入实验室接触科学实验,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3打造医学生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是创新教育体系中最直接、最具体、最重要的一环,亦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6]。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生作为未来高层次临床医师和科技人才的储备力量,其课程体系的设计,除应包括基础、传统的教学内容外,还必须保持与科技发展尤其是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同步更新,尤其是必须掌握涉及生命科学核心内容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新知识和新技术,才能确保培养质量不落伍。

  3.4着力提高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医学生倘若缺乏最基本的医疗信息技术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将无法适应医院的临床计算机基础建设的要求[17]。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比重,提高医学生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对大数据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还要注重加强医学高校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经典课程和疑难杂症疾病MOOC教学模块,采用在线教学、研讨、交流和考核的方式,既增强医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3.5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历来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专才”教育,造成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而人文精神正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珍重[18]。当前的医疗活动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患者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随时了解相关医疗和法律信息。在这样的环境和前提下,不仅要培养医学生努力成为“高级专门人才”,更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医学科学精神充满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治疗患者身体和心灵上的病痛。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16.

  [2]邹北骥.大数据分析及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10(7):24-29.

  [3]于琦,贺培风,袁永旭,等.MOOC的发展及其对医学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7):8-12.

  [4]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医学科技发展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3):51-53.

  [5]杨帅,胡宗倩,伯晓晨,等.云计算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35(1A):5-10,25.

  [6]李静,顾江.个体化医疗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医学与哲学,2014(1):5-10,25.

  [7]BertVogelstein,NickolasPapadopoulos,VictorE.Velculescu,etal.Cancergenomelandscapes[J].Science,2013,339(6127):1546-1558.

  [8]DavisMH,HardenRM.Eisforcvcrything-e-learing?[J].MedTeach,2001,23(5):441-444.

  [9]梁立明,武夷山.科学计量学: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86.

  [10]HoodL,FriendSH.Predictive,personalized,preventive,partic-ipatory(P4)caricermedicine[J].NatureReviewClinicalOncolo-gy,2011,8(3):184-187.

  [11]何非,何克清.大数据及其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1):1-12.

  [12]陈晨.医疗大数据临床怎么用[J].吉林医学信息,2014,30(8):32.

  [13]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23):73-77.

  [14]张燕妮,张秀风,刘芳.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计算机,2015(3):36-38.

  [15]沈元琼,匡双玉,伍彬升,等.移动互联网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影响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234-236.

  [16]王艳,王欢,赵新利.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分析[J].科技信息,2014(3):81.

  [17]方之瑜.论高等院校医学生医学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9-32.

  [18]王雁菊,刘春雨,王韫文,等.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意义[J].学理论,2012(23):157-159.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PBL诊断学教学应用
下一篇: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思考相关推荐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也在转变。诊断学课程本身作为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应用PBL教学模式,更能达到引领临床入门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将PBL教学法融入高职高专诊断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同等条件下对随机分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教授相同的诊断学部分内容,对两组学生的卷面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病历书写及分析成绩进行比较,同时针对学生主观印象对PBL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卷面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实践技能成绩、病历书写及分析成绩PBL组较传统组稍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模式在绝大多数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优秀,但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将PBL教学模式适当的融入传统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教育;诊断学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框架,小组讨论为主要模式,其目的在于将问题作为纽带整合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1]。该模式最早由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提出,并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最早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已在欧美进行较为广泛的尝试并得到推广,至今已有近300所医学院校部分采用PBL模式[2],甚至部分欧美医学院校,如哈佛大学医学院,PBL教学法已全面取代传统教学方法[3]。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自身的探究和讨论为主,教师在该模式中仅起到辅助作用,由此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够摒弃传统教学科目之间的框架和隔阂,而诊断学作为从基础医学到临床的国度学科,PBL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另一方面,高职高专学生接受医学教育,因其基础较医学本科生普遍欠佳,部分学生对于枯燥的医学知识接受度较低,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多不理想,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学生为主导,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且此类学生较医学本科生而言,往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观念更薄弱,更易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综上原因,笔者在部分阶段,较小范围内尝试将PBL教学法融入诊断学的教学中,希望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出一些试验。

  1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229人,在诊断学教学阶段,由辅导老师不知情情况下按学号抽取64名学生进入实验组,其余165名学生采用传统方法教学,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2)研究方法:教材选择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改革“十二五”规划教材《诊断学》第一版(赵汉英主编),教学大纲相同,安排相同的课堂授课教师,同时教学进度、教学设备、考试及考核形式均相同。

  (3)课程设置:两组课程安排相同,试验组在部分章节,如发热、腹痛等与临床联系较紧密的症状学部分教学内容采用PBL教学法,具体步骤如下:①教师授课前提前说明课程安排,选取相关临床病例,制定学习目标并布置学生自学内容;②学生床旁问诊,通过真实医患沟通获取病史等相关资料;③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相关临床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仅保证讨论按既定主题进行,尽量不参与讨论的具体内容;④课后资料查询收集和整理;⑤小组讨论的形式将资料汇总,总结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等;⑥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结合床旁问诊病史采集等方式。

  (4)评价方法: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考试考核两方面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问卷调查以学生主观感受为主,其评价具体内容基于GMER,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MedicalEducation),包括执业态度和行为,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交流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方面[4];考试考核包括病历书写及分析,期末诊断学卷面成绩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三方面,其中临床技能考核包括问诊(SP病人)和体格检查两部分。

  诊断学考试卷面成绩满分100分,包括客观题(选择题)60分,为单选题,主观题40分,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临床技能考核分为问诊和体格检查两部分,两部分各占10分,病例书写及分析10分。

  (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两组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样卡方检验,检验以a=0.05为水准。

  2结果

  (1)两组学生授课前基础水平比较:两组学生在性别构成比、入学成绩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见表1)。(2)两组学生诊断学成绩比较:两组学生在期末考试卷面考试成绩比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技能考试成绩PBL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评价共回收问卷229份,有效率100%,在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PBL非常好或较好,提高学习兴趣、投入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锻炼、知识整合和归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表达能力上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明显有利,但在时间投入方面及系统性方面,多数学生认为尚不如传统方式(见表2)。(3)抛开部分当前尚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PBL教学法本身不失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和观念,而诊断学课程本身作为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应用PBL教学模式,更能达到引领临床入门的效果,在此,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可望取长补短,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3讨论

  3.1PBL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也在转变,当前对医学教育的要求亦应具备全球性,“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MedicalEducation,GMER)在7个领域提出了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医学基础知识、职业行为和态度、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整合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要求与传统的医学“三基”相比,更加全面,更能适应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面对新的需要,存在若干弊端,如灌注教学,缺乏启发;知识为主,轻视技能;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等[5]。而PBL教学模式中,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基础,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和吸纳的能力,学生可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其临床思维模式,完全符合GMER的要求。

  3.2PBL教学模式融入诊断学教学的优劣

  研究结果可知,对PBL教学模式,绝大部分学生表示接受并满意,在小组氛围中完成问题的分析解决和讨论,并能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习目的性更强,并能在分析和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应看到,两组学生的卷面成绩并无明显差异,考虑与PBL教学模式应用的范围较小有关,同时当前的考核模式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其评估考核模式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尚无队列研究支持PBL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远期的实际临床工作的影响,但已有较多研究表明,PBL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较远期的评估,如OSCE等[6],结果显示,经过PBL教学模式培训的学生,显示出更前的专业能力和临床试行能力。于本次研究而言,仅就诊断学的部分章节进行评估,同时部分评估标准基于学生的主观评价,评判标准尚待进一步改善。另外,当前主流教材的编写,也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选择问题,教学计划时,仍需以传统教材的重点为中心,教学方面复杂性及教学要求较传统模式明显增大[7]。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时间成本也较传统教学方法明显提高,因学生需在自行摸索过程中投入较多时间,大量信息需筛选和甄别,同时如以PBL教学模式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对部分习惯被动接受式教学的学生,恐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等不良后果[8]。

  4结论

  抛开部分当前尚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PBL教学法本身不失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和观念,而诊断学课程本身作为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应用PBL教学模式,更能达到引领临床入门的效果,在此,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可望取长补短,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参考文献:

  [1]袁春梅.PBL在ESP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5~136.

  [2]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李红枝.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05,118.

  [3]TaylorD,MiflinB.Problem-basedlearning:wherecarewenow?[J].MedTeach,2008,30(8):742~763.

  [4]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6]LohfeldL,NevilleA,NormanG.PBLinunde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qualitativestudyoftheviewsofCanadianresidents[J].AdvHealthSciEducTheoryPract,2005,10(3):189~214.

  [7]NevilleAJ.Problem-basedlearningandmedicaleducationfortyyearson.Areviewofitseffectsonknowledgeandclinicalperformance.MedPrincPract,2009,18(1):1~9.

  [8]慕景强.PBL教学法在我国可行性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3,(6):37~41.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有关于教育公平的论文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思考

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PBL诊断学教学应用相关推荐

  • ·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 ·大数据时代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思考
  •   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积累,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约束力,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摘要】继续医学教育是科研生命力的源泉。本文分析继续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共同点,从继续医学教育延续技术生命、培养科研人才、扶植重点学科等方面论述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科研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医院;科研发展

      科研的发展在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医院的未来起着导向性作用。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继续医学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为培训和提高在职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

      1继续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共同点

      1.1创新性继续医学教育坚持以学习四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科研工作的本质在于创新,要有一定的新思想、新发现、新概念和新见解。继续医学教育可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并以继续医学教育为后盾,可使科研工作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新观点和新学说。

      1.2实用性继续医学教育注意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即“三性”;科研课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社会需求及科学发展的需要选择有重要价值或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继续医学教育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并以继续医学教育为依托,可使科研成果更具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3科学性继续医学教育所坚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要注重质量和实效性;科研课题既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还必须与科学性相结合,所提出的新问题、新假设、新思路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因为临床科研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在进行临床试验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并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1.4前瞻性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其特点是符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科研课题要注重把握对象的相关性、影响性、可发展性,注重挖掘研究对象潜在的本质,从而延伸出一些新的理论,再作用在该对象上,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在继续教育的前瞻性基础上能够提前把握具有潜力的对象非常重要。

      1.5交叉性继续医学教育的专业越分越细、越开越多,近年来新增专业呈现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具有学科交叉性,学科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更加紧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兴、边缘学科接踵而起。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1.6多样性继续医学教育坚持教育方式多样性的原则,因地制宜,针对教育对象多层次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科学研究活动也是多样性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3类,分别对应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效果具有多样性。多学科集体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学科结构逐渐多元化。

      2继续医学教育对科研发展的促进作用

      2.1延续技术生命的途径

      近几十年是医学科学飞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飞速发展。新的疾病病因不断被确认,新的诊断技术被不断应用,新药物不断诞生,新治疗方法不断使用。临床医生们都深刻体会到,假如离开临床工作一段时间,重回临床时就会感到十分生疏。以传染病为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史。

      人类社会历经半个多世纪与传染病斗争,最终只成功消灭了一种传染病———天花,有效地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然而,这一时期却先后出现了数十种新发传染病。从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统合征(SARS)、禽流感、登革热至当今全球瞩目的西非国家埃博拉疫情,人类社会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完成的,最终发现传染病的规律,找到防治办法。

      新理论、新知识的确立促使人们不断学习,这就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使临床学科知识得到不断更新。继续医学教育既可以为科研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又是一种有力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的方式[2]。

      继续医学教育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并以继续医学教育为理论依据,可以使科研成果相关内容更加完整,同时与他人科研成果相比较,完成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再一次检验、修补、完善与提高,使之更加科学严谨、内容具体、真实可信。

      2.2培养科研人才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广大医学生需要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更新知识,因此继续教育就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作用和重要地位。继续医学教育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成才的舞台,同时起着培养、筛选的功能,使知识广博、年轻有为、精明干练、思想活跃、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青年业务骨干走上了学科带头人的岗位,造就了一批业务精通、技术精湛、学风严谨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医院科研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医学领域,只有拥有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续医学教育成为科研工作的丰富源泉,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可使科室学术团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临床能力等诸方面均得到不断提高和加强,学术队伍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3扶植重点学科的核心力量

      重点学科建设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中起着带头作用,是医学人才素质培养的发源地和高水平科研保障基地。继续医学教育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载体。以学科建设凝聚人才、培养人才;以高水平人才带动提升科研与技术项目,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继续医学教育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把培养人才和学科建设相结合,采取在职教育、脱产学习、出国深造及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多样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使重点科室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相对稳定并富有特色与成果的学科研究方向。继续医学教育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并以继续医学教育为有力保障,可以使学科结构更加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3继续医学教育促进科研发展的措施

      3.1建立奖励制度制订继续医学教育各项规定及各级培训制度,建立严格可操作的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医院总体目标管理中,并作为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都有明确要求。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及学分获得、审核、登记等环节,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将继续医学教育所获学分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职业再注册等相结合,并成为必备条件之一,同时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约束力,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3.2申办高水平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医院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加强了学术交流,活跃了学术气氛,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举办高水平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必须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利用医院的学科优势,针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中最热点问题确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将新的医学概念和研究成果、临床实践与培训要求有机地紧密结合,通过学科间的沟通与交流,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3.3外出进修、培训有计划、有目地地培养承担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分批派他们到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进行学习,专业技术研修,新技术培训等,加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积累,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而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又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等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得到推广。

      3.4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国内和国际的学术研讨会,不断促进医院的学术交流,加快业务发展,通过学术交流及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展示本专业的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与知名学者的联系,适时邀请一些学者到医院参观、讲学。通过各种渠道,创造条件派出技术骨干、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科学研究、考察,掌握学科前沿。

      3.5国际合作鼓励和推动学科与国外科研院所进行广泛合作及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使多元文化相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于医院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和方向。天津市天津医院与俄联邦新西伯利亚梅沙尔金血液循环病理研究院进行合作交流,采取互派医生进修学习、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俄罗斯专家义诊,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继续医学教育以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改善知识结构,跟踪医学科学的最新进展,完成多学科的互相交叉、渗透为特点,以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为目标,其与时俱进的侧重点与医学科研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将有利于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伟.浅析继续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41-142.

      [2]彭利军.继续医学教育的创新管理模式工作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1):1717-1719.

      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谐的医患沟通、人际互动,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等人文素质。

      【摘要】当前继续医学教育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缺一不可。本文阐述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已经成为医学模式改革的迫切要求。只有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才能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人文素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学校基础医学教育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学习现代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职业教育[1],是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符合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的发展及人们对生存和生命价值的重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些都对继续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2]。

      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专业技术固然重要,但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医学模式下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缺一不可,而技术与人文脱离,也会让现代医学进入死胡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应当重视人文素质教育[3-4]。

      1加强职业医德教育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健康权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对医务人员角色的基本要求。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在良好的到职业道德基础之上,强化医德教育,让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能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圣,责任的重大,增强工作责任感。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都具备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能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做到把患者的健康需要放在第一位。

      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确有部分医务工作者自身责任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乏,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以医谋私、只关心病不关心人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医患信任缺失,医患矛盾的产生。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点,继续医学教育不仅要补好这一课,还要贯穿医务人员整个执业生涯。

      2重视医患沟通教育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更加依赖设备,重医疗技术,看检查单、诊断、开药,轻沟通交流,常忽略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医患双方的距离逐渐疏远,相互尊重、信任、沟通的桥梁逐渐中断,导致医患的地位倒置,医患纠纷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医患纠纷中,70%以上不是因为业务技术问题导致的,而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到位造成的。

      上海龙华医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调查人群中仅10%的患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很和谐,38%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只有52%的患者认为较为和谐,在调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时,56%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5],这些数据给医务工作者一个警钟。加强医患沟通教育,不仅减少因沟通不到位、不及时等所引起的医患纠纷,也可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强化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医是现代社会对医务人员角色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医的要求逐渐提高,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逐渐加强,而医学发展还不完善,医疗技术具有不确定性,使医生的职业具有高度风险。

      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技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等,在解决医学问题的同时,将会引发社会中伦理、法律等一系列制度问题。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以保证在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和患者的健康权益。一项针对928名医务人员的随机调查发现[6],医务人员法律知识测试项目中62%的医务人员达到及格线,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处方规定、执业登记等与执业密切相关的规定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医务人员对新法的关注不够,需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另外一项对杭州市各级医院医务人员法律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所有医务人员均对依法执业思维的重要性表示赞同,大部分医生和护士认为自身的依法执业状况只处于一般水平,大部分医技人员认为自身的依法执业状况仅处于较低水平。有95%的医务人员认为,依法执业思维的培养在学校学习和工作的两个阶段都应该进行[7]。将卫生法律法规教育纳入到继续医学教育的课程中,继续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开展将与临床相结合的情景训练法、案例教学法等运用到培训过程中,可以极大程度地唤起医务人员对法律的重视,使医务人员尽快掌握医疗法律知识,养成依法执业的职业习惯。

      4重视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超负荷的工作量,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疾病感染的风险,纷繁复杂的医患关系,而且随着新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对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这些都会给医务人员的身心带来极大压力。

      职业压力对医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威胁逐渐凸显,2009年一项全国随机调查发现[8],近66%的医务人员经常或一直感觉到躯体不适,30%以上经常或一直自觉处于强迫、抑郁及焦虑等精神应急状态。王香平等[9]对北京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246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6%,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问题比一般人群突出,应注重医务人员的压力管理。

      冀永娟[10]等对青岛市551名医务人员的随机调查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高于国内普通人群,说明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差,其中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专业医务人员差。总体来看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和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开展常态化、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及教育活动,让医务人员学会有效缓解和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状态。

      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谐的医患沟通、人际互动,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等人文素质,这些方面恰恰是传统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所欠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性职业教育模式,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教育应当融入继续教育中,开展多样化、多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学习活动。医学与人文的融合,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栗蕴,李蓉.初探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105-106.

      [2]张申.探索新形势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与医院工作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08,22(3):11-13.

      [3]张凌,邹俊杰,王亚平.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谈医学生的人文教育[J].信息记录材料,2011,12(5):56-60.

      [4]乔文达,张宏伟.论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的医护人员继续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6):7-9.

      [5]周音鸿,李华真,李毅民,等.我院医患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12):106-107.

      [6]马斌,隋艾汝,杨平,等.山东省医务人员卫生法律知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2):233-234.

      [7]刘宇婷.杭州市医务人员法律需求现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2(35):23-26.

      [8]涂玲,张新庆,任南,等.我国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9,30(7):44-46.

      [9]王香平,花蕾,王建敏.北京市246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9):779-781.

      [10]冀永娟,衡中玉,项紫霓,等.青岛市551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6):577-580.


      本文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49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1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