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枸杞的低温贮藏品质差异性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5 20:02
为研究不同品种枸杞在低温贮藏环境中品质变化的差异性。以新疆精河县"0901"、"宁杞7号"、"圆果"3个品种枸杞(Lycium barbarum)为试材,置于3℃冷库中贮藏,定期测定果实呼吸强度、果形指数、色泽、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可滴定酸、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过程中,3个品种枸杞均出现两个呼吸高峰;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可滴定酸、抗坏血酸、还原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呈动态变化。贮藏第24天与0 d相比,3个品种枸杞的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不明显。整个贮藏过程中,"圆果"枸杞的呼吸强度大体低于"宁杞7号"和"0901"枸杞,果形指数变化最小,色泽保持较好。因此,在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鲜果相比较而言,"圆果"枸杞的贮藏品质最好。
【文章来源】:保鲜与加工. 20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呼吸强度的变化
由图2可知,从贮藏开始至结束,3个品种枸杞鲜果的果形指数变化不明显。贮藏4~8 d,“0901”枸杞的果型指数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至贮藏第8天时,“0901”枸杞的果形指数达到贮藏期间最大值(2.24),比“圆果”高56.31%。贮藏末期(20~24 d),果形指数下降最明显的为“0901”枸杞。贮藏结束时,“0901”、“圆果”、“宁杞7号”枸杞果形指数比20 d时分别下降10.76%、6.67%、9.94%,“圆果”、“宁杞7号”、“0901”枸杞比贮藏初期(0 d)分别下降了4.33%、5.52%、12.50%。整个贮藏期间,“0901”枸杞的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宁杞7号”和“圆果”(P<0.05)。试验表明,3℃贮藏条件下,3个品种枸杞中,“圆果”枸杞的果形指数变化最小,果形保持最好且3种枸杞间果形指数变化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2.4 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在整个贮藏期间,3种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呈现动态变化。贮藏0~4 d,3种品种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缓慢上升,这可能是贮藏前期枸杞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为可溶性糖,使其含量缓慢上升。贮藏4~8 d时,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消耗枸杞果实中的糖类等物质,降低了枸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第12天时,“宁杞7号”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峰值,为23.90%,而“圆果”和“0901”枸杞贮藏到第20天才出现峰值,分别为19.30%、21.30%。贮藏结束时,3种枸杞鲜果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大于初值。上述结果表明,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鲜果相比,“宁杞7号”枸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保持效果最好,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2.5 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成熟度枸杞采后品质及生理变化研究[J]. 卜宁霞,徐昊,赵宇慧,刘敦华. 保鲜与加工. 2019(01)
[2]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对贡柑贮藏品质的影响[J]. 谢玉花,罗杨合,谢冬娣,张芬,李娟,商飞飞,高友君,宋慕波,帅良,段振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22)
[3]宁夏枸杞内生菌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研究[J]. 代金霞,杜晓宁.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1)
[4]海藻酸钠(SAA)复合Vc保鲜纸包装处理对采后水蜜桃保鲜效果的对比系统研究[J]. 李卉,张艳珍,王海宏,李建龙. 华北农学报. 2016(S1)
[5]几种保鲜处理对贮藏期间‘红阳’猕猴桃抗氧化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J]. 何靖柳,刘继,黄彭,秦文,李素清,沈丽雯. 食品工业科技. 2014(21)
[6]鲜食枸杞的品质要求研究[J]. 黄婷,刘俭,秦垦,戴国礼,张波,李金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13(12)
[7]1-MCP处理和气调包装对枸杞鲜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J]. 王瑞庆,冯建华,魏雯雯,徐新明,郁网庆.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9)
[8]采后赤霉素处理对低温贮藏期间枸杞鲜果腐烂的抑制和品质的影响[J]. 袁莉,毕阳,李永才,王毅,李颖超,尹燕,陈松江,丁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05)
[9]枸杞采后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J]. 冯美,张宁,张宏宝,刘听利,张锦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10]塑料薄膜包装对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枸杞鲜果主要贮藏性状的影响[J]. 李颖超,毕阳,王毅,袁莉,尹燕.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2)
博士论文
[1]肥城桃和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软化生理机理的研究[D]. 薛炳烨.山东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24374
【文章来源】:保鲜与加工. 20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呼吸强度的变化
由图2可知,从贮藏开始至结束,3个品种枸杞鲜果的果形指数变化不明显。贮藏4~8 d,“0901”枸杞的果型指数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至贮藏第8天时,“0901”枸杞的果形指数达到贮藏期间最大值(2.24),比“圆果”高56.31%。贮藏末期(20~24 d),果形指数下降最明显的为“0901”枸杞。贮藏结束时,“0901”、“圆果”、“宁杞7号”枸杞果形指数比20 d时分别下降10.76%、6.67%、9.94%,“圆果”、“宁杞7号”、“0901”枸杞比贮藏初期(0 d)分别下降了4.33%、5.52%、12.50%。整个贮藏期间,“0901”枸杞的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宁杞7号”和“圆果”(P<0.05)。试验表明,3℃贮藏条件下,3个品种枸杞中,“圆果”枸杞的果形指数变化最小,果形保持最好且3种枸杞间果形指数变化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2.4 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在整个贮藏期间,3种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呈现动态变化。贮藏0~4 d,3种品种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缓慢上升,这可能是贮藏前期枸杞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为可溶性糖,使其含量缓慢上升。贮藏4~8 d时,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消耗枸杞果实中的糖类等物质,降低了枸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第12天时,“宁杞7号”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峰值,为23.90%,而“圆果”和“0901”枸杞贮藏到第20天才出现峰值,分别为19.30%、21.30%。贮藏结束时,3种枸杞鲜果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大于初值。上述结果表明,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鲜果相比,“宁杞7号”枸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保持效果最好,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2.5 3℃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成熟度枸杞采后品质及生理变化研究[J]. 卜宁霞,徐昊,赵宇慧,刘敦华. 保鲜与加工. 2019(01)
[2]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对贡柑贮藏品质的影响[J]. 谢玉花,罗杨合,谢冬娣,张芬,李娟,商飞飞,高友君,宋慕波,帅良,段振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22)
[3]宁夏枸杞内生菌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研究[J]. 代金霞,杜晓宁.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1)
[4]海藻酸钠(SAA)复合Vc保鲜纸包装处理对采后水蜜桃保鲜效果的对比系统研究[J]. 李卉,张艳珍,王海宏,李建龙. 华北农学报. 2016(S1)
[5]几种保鲜处理对贮藏期间‘红阳’猕猴桃抗氧化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J]. 何靖柳,刘继,黄彭,秦文,李素清,沈丽雯. 食品工业科技. 2014(21)
[6]鲜食枸杞的品质要求研究[J]. 黄婷,刘俭,秦垦,戴国礼,张波,李金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13(12)
[7]1-MCP处理和气调包装对枸杞鲜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J]. 王瑞庆,冯建华,魏雯雯,徐新明,郁网庆.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9)
[8]采后赤霉素处理对低温贮藏期间枸杞鲜果腐烂的抑制和品质的影响[J]. 袁莉,毕阳,李永才,王毅,李颖超,尹燕,陈松江,丁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05)
[9]枸杞采后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J]. 冯美,张宁,张宏宝,刘听利,张锦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10]塑料薄膜包装对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枸杞鲜果主要贮藏性状的影响[J]. 李颖超,毕阳,王毅,袁莉,尹燕.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2)
博士论文
[1]肥城桃和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软化生理机理的研究[D]. 薛炳烨.山东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24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32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