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市售糟辣椒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6 08:12
目的了解贵阳市市售糟辣椒的微生物污染现状。方法以随机采样的方式,在贵阳市的农贸市场、副食品店、超市和便利店共采集120份糟辣椒样品。按照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的相关方法检测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采用PCR方法对检出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依据DBS52/012-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贵州发酵辣椒制品》中微生物的限量要求, 120份样品的合格率为98.33%,不合格指标为大肠菌群。未检出沙门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55.00%。66株蜡样芽胞杆菌共发现20种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其中entFM、nheA、nheB、nheC、hblA、hblD、hblC、bceT、ces的检出率分别为96.97%、95.45%、92.42%、92.42%、66.67%、62.12%、57.58%、22.73%、9.09%,未检出cytK基因。结论贵阳市市售糟辣椒的合格率高,但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及多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提示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1(2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仪器与试剂
2.3 质量控制
2.4 实验方法
2.4.1 样品微生物指标检测
2.4.2 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2.5 评价标准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糟辣椒样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
3.2 糟辣椒样品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水平分布
3.3 蜡样芽胞杆菌的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口市5类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药敏和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J]. 王艳燕,张慧娟,冯桃,陈聪,庞燕.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0(02)
[2]贵州省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及耐药研究[J]. 周倩,周藜,田鹏,向婧姝. 现代预防医学. 2019(11)
[3]温州市市售奶粉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调查及毒力基因分析[J]. 谢爱蓉,吴可可,李毅,洪程基,胡玉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23)
[4]一起疑似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张文增,刘祖阳,兰真,刘伦光,马会来. 预防医学. 2017(07)
[5]一起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高慧娟,张晓怡,方惠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8)
[6]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析研究[J]. 倪刚,倪文玲,何美红,鲁娅婷. 现代预防医学. 2016(13)
[7]石家庄市131株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的分布[J]. 秦丽云,吕国平,蔡箴,潘琢,齐丽荣.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04)
[8]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其毒力基因调查[J]. 闫韶飞,闫旭,甘辛,李志刚,余东敏,赵熙,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03)
[9]我国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和药物敏感性研究[J]. 庄子慧,何丽,郭云昌,裴晓燕,付萍,王晓英.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3(03)
[10]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J]. 向正华,张轶群,罗玉田,陈娟,王树坤. 职业与健康. 2005(05)
本文编号:3325413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1(2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仪器与试剂
2.3 质量控制
2.4 实验方法
2.4.1 样品微生物指标检测
2.4.2 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2.5 评价标准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糟辣椒样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
3.2 糟辣椒样品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水平分布
3.3 蜡样芽胞杆菌的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口市5类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药敏和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J]. 王艳燕,张慧娟,冯桃,陈聪,庞燕.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0(02)
[2]贵州省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及耐药研究[J]. 周倩,周藜,田鹏,向婧姝. 现代预防医学. 2019(11)
[3]温州市市售奶粉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调查及毒力基因分析[J]. 谢爱蓉,吴可可,李毅,洪程基,胡玉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23)
[4]一起疑似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张文增,刘祖阳,兰真,刘伦光,马会来. 预防医学. 2017(07)
[5]一起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高慧娟,张晓怡,方惠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8)
[6]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析研究[J]. 倪刚,倪文玲,何美红,鲁娅婷. 现代预防医学. 2016(13)
[7]石家庄市131株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的分布[J]. 秦丽云,吕国平,蔡箴,潘琢,齐丽荣.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04)
[8]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其毒力基因调查[J]. 闫韶飞,闫旭,甘辛,李志刚,余东敏,赵熙,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03)
[9]我国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和药物敏感性研究[J]. 庄子慧,何丽,郭云昌,裴晓燕,付萍,王晓英.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3(03)
[10]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J]. 向正华,张轶群,罗玉田,陈娟,王树坤. 职业与健康. 2005(05)
本文编号:3325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32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