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抑芽可湿性粉剂研发及抑芽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19:57
为研制出价廉高效的以氯苯胺灵[isopropyl N-(3-chlorophenyl)carbamate,CIPC]为抑芽成分的马铃薯抑芽可湿性粉剂,在制得以硅藻土为载体的母粉基础上,通过对多种分散剂和润湿剂的筛选,得到产品最佳配方:CIPC 2.5%、硅藻土79.5%、净洗剂LS 6%、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Na)3%、二异丁基萘磺酸钠2%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7%。并比较该抑芽可湿性粉剂的4个不同使用剂量对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效果,发现800 mg/kg的使用剂量抑芽效果最佳,8℃~12℃贮藏5个月,抑芽率为85.61%。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分散剂粉剂悬浮率和润湿性比较
比较CMC-Na和净洗剂LS两种分散剂不同用量对粉剂悬浮率和润湿性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在润湿性方面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润湿特性下降,在悬浮率方面,随着添加量的减少不断呈现下降趋势,当二者的添加量低于5%时,其悬浮率均出现显著下降,且均低于70%,说明在单独使用二者去改善马铃薯抑芽可湿性粉剂悬浮性时用量不能低于5%;当二者分散剂用量在5%~9%之间时,制剂悬浮率差异较小,且均在70%以上,符合国标要求,因此在后期助剂配方优化时可将二者的最高用量确定为5%左右,此时制剂在满足悬浮率要求的同时,还具有良好润湿性。
在筛选得到CMC-Na和净洗剂LS两种分散剂基础上,对不同润湿剂进行筛选,结果发现:4种润湿剂在改善制剂润湿性方面效果差异显著,其中二异丁基萘磺酸钠效果最好,其次为SDS;以NP-400效果最差,且添加4种润湿剂后对制剂悬浮率影响不大,说明使用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和SDS可有效改善制剂润湿性,而不降低制剂悬浮率。2.4 较优润湿剂不同用量对马铃薯抑芽可湿性粉剂悬浮率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硅藻土功能化及其应用[J]. 王学凯,王金淑,杜玉成,吴俊书,腾威利,车海冰,靳翠鑫. 材料导报. 2020(03)
[2]马铃薯薯条加工品质影响因素概述[J]. 杨妍,白建明,姚春光,李先平. 作物研究. 2020(01)
[3]马铃薯主食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王建雄,王志虹,张姝鑫,景玉川,王毅,白洁,张成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19(09)
[4]马铃薯抑芽药剂研究进展[J]. 吴明阳,李万明,丁大杰,范香全,赵罗琼,黄娟,邓力,何艺璇. 中国马铃薯. 2019(03)
[5]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现状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J]. 徐烨,高海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6]商品马铃薯加工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J]. 曾凡逵,程锦春,唐思宇,刘伟,刘刚. 中国马铃薯. 2018(05)
[7]不同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块茎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J]. 王亮,李超,张立新,赵猛.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9)
[8]马铃薯贮藏期抑芽及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J]. 杨军林,任亚梅,李敏,周欣晓,胡馨木,魏君慧. 食品工业. 2018(06)
[9]不同贮藏方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J]. 王洁,李喜宏,赵亚婷,付岩吉,贾晓昱. 食品科技. 2017(11)
[10]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J]. 田甲春,田世龙,程建新,李守强,葛霞,李梅. 保鲜与加工. 2017(03)
本文编号:3408355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分散剂粉剂悬浮率和润湿性比较
比较CMC-Na和净洗剂LS两种分散剂不同用量对粉剂悬浮率和润湿性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在润湿性方面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润湿特性下降,在悬浮率方面,随着添加量的减少不断呈现下降趋势,当二者的添加量低于5%时,其悬浮率均出现显著下降,且均低于70%,说明在单独使用二者去改善马铃薯抑芽可湿性粉剂悬浮性时用量不能低于5%;当二者分散剂用量在5%~9%之间时,制剂悬浮率差异较小,且均在70%以上,符合国标要求,因此在后期助剂配方优化时可将二者的最高用量确定为5%左右,此时制剂在满足悬浮率要求的同时,还具有良好润湿性。
在筛选得到CMC-Na和净洗剂LS两种分散剂基础上,对不同润湿剂进行筛选,结果发现:4种润湿剂在改善制剂润湿性方面效果差异显著,其中二异丁基萘磺酸钠效果最好,其次为SDS;以NP-400效果最差,且添加4种润湿剂后对制剂悬浮率影响不大,说明使用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和SDS可有效改善制剂润湿性,而不降低制剂悬浮率。2.4 较优润湿剂不同用量对马铃薯抑芽可湿性粉剂悬浮率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硅藻土功能化及其应用[J]. 王学凯,王金淑,杜玉成,吴俊书,腾威利,车海冰,靳翠鑫. 材料导报. 2020(03)
[2]马铃薯薯条加工品质影响因素概述[J]. 杨妍,白建明,姚春光,李先平. 作物研究. 2020(01)
[3]马铃薯主食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王建雄,王志虹,张姝鑫,景玉川,王毅,白洁,张成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19(09)
[4]马铃薯抑芽药剂研究进展[J]. 吴明阳,李万明,丁大杰,范香全,赵罗琼,黄娟,邓力,何艺璇. 中国马铃薯. 2019(03)
[5]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现状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J]. 徐烨,高海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6]商品马铃薯加工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J]. 曾凡逵,程锦春,唐思宇,刘伟,刘刚. 中国马铃薯. 2018(05)
[7]不同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块茎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J]. 王亮,李超,张立新,赵猛.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9)
[8]马铃薯贮藏期抑芽及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J]. 杨军林,任亚梅,李敏,周欣晓,胡馨木,魏君慧. 食品工业. 2018(06)
[9]不同贮藏方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J]. 王洁,李喜宏,赵亚婷,付岩吉,贾晓昱. 食品科技. 2017(11)
[10]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J]. 田甲春,田世龙,程建新,李守强,葛霞,李梅. 保鲜与加工. 2017(03)
本文编号:3408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40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