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兼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
本文关键词:文学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兼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
【摘要】: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
【作者单位】: 滨州学院宣传部;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期刊 读者接受
【分类号】:I0-05;G237.5
【正文快照】: 文学与传媒的关系,文学创作、理论批评与传播载体甚至文化生产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正成为学界关注的课题。正如陈平原所说“:进入199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界日益关注晚清以降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紧密联系,相关论著陆续涌现,且有成为新一波‘显学’的潜在优势。”[1](P3)传媒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汉文;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J];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2期
2 金彦,张丽;从接受美学看电视受众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程少武;语言输出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刘立;文本“空白”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蒋继华,苍中洪;审美意象的现代性阐释——接受美学视角中的审美意象[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陈建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井华,宋春香;道儒相济的自由喧声——萨特的艺术与美学批评理论[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8 阎西林;论“外审”的角色定位[J];编辑学报;2004年05期
9 何国平;新闻传播的接受之维——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李红侠;从接受美学及接受理论谈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2 张次第;曹萌;;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4 冯炜;;社会场景:传播主体的心理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王军;曹宇;肖畅;;设计艺术传播的可持续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张彦哲;韦华;;读者的需要和水平是文艺创作的出发点——试谈毛泽东的接受美学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高冬琴;蔡世华;;国葬与国家民族认同——以孙中山遗体及其安葬为中心[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行芳;;马太效应、信息鸿沟与我国媒体的现实责任[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2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梁林;中国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胡期光;现代艺术框架中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兵;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健;文本欲望的哲学理解[D];吉林大学;2004年
3 傅晓初;关于企业形象的企业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陈s,
本文编号:1093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109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