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开启启蒙、救亡与民族关系的现代四川期刊文学

发布时间:2017-10-27 13:23

  本文关键词:开启启蒙、救亡与民族关系的现代四川期刊文学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四川期刊 文学 启蒙 救亡 民族关系 抗战时期 刊文 巴蜀地区 开启 文化中心


【摘要】:偏居西南的四川与重庆,到抗战时期,集中了全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精华,因文学大师的纷纷到来,期刊迁至,四川期刊文学迅速发展,作家把巴蜀地区的人生感受与地域体验与启蒙、救亡、民族关系为主题的抗战文学融为一体,抒写了中国现代文学新的辉煌,谱写了现代四川期刊文学新的乐章,彰显了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现代四川期刊 文学 启蒙 救亡 民族关系 抗战时期 刊文 巴蜀地区 开启 文化中心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启蒙、救亡与民族关系——现代四川文学与期刊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Sd1103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抗日战争期间,因北京、上海文化中心的沦陷,中国仅存的文化精英都不得不汇聚到以巴蜀为中心的大西南。巴蜀,终于出现了国家级的文坛巨匠,形成了全国性的文学组织,由此产生了四川期刊文学的繁荣与鼎盛。巴蜀地区的人生感受与地域体验由此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达敏;《狂人日记》与当前小说的超现实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刘进才;京派小说还乡叙事的文化内涵及美学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秦红雨;疯癫的悲剧与沉思[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5 任葆华;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6 钟扬;笔底寒潮撼星斗──陈独秀与中国新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陈宗俊;飞翔与行走:潘军小说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王再兴;赞美与悲悯:茅盾、吴组缃小说人物塑造之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刘绍信,张颂华;梦境的幸福与痛苦——路翎《洼地上的战役》重读[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10 王金城;主题形态:精神归返与灵魂挽唱——《呼兰河传》新论[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陶德宗;;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蜀作家[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魏洪丘;;“独语体”朦胧散文的独特创造——略论何其芳的《画梦录》[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陶永莉;;《蜀山剑侠传》研究史略述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魏洪丘;;论闻一多新诗批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叶启良;论七月派小说创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金昌镐;苦难的岁月 互补的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冯健飞;老舍叙事作品悲剧品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全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询[D];河南大学;2005年

8 刘少文;论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刚;北碚文化圈与194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鸿英;论老舍小说的三重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武洲;从幽婉的情思到哲学的冥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阎冰;世界文学交响中的本土声音[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彭胜华;五四新文学与五四运动及五卅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夏禹;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刚;凌叔华的小说创作及审美特征[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晓铭;生命·哲思·美——无名氏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D];延边大学;2001年

9 卢国华;启蒙时代的明烛[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晓忠;论丁玲的小说创作[D];西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敬文;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章子仲;文学画廊的新人形象[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涂怀章;关于报告文学的写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川俣优 ,刘耀武;鲁讯和日本人[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5 曲若镁;人性·人情·人学[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6 王永生;“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学习鲁迅论文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札记[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7 张超;关于创造社的一些问题[J];求是学刊;1980年03期

8 内海忠治 ,刘介人  ,刘耀武;日本战后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伊藤整的文学理论[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9 邓元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三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张长青 ,张会恩;刘勰“辨骚”真谛及其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桦;;妇女·环境·使命[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2 鲁龙光;陈建国;;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临床研究[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国庭;;蔡襄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4 蔡厚示;;朱熹诗和诗论[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5 冯子礼;;丰满的性格 丰厚的意蕴——论贾母[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6 贺春英;李冬梅;;反讽小议[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冯继芳;;浅论《红叶》二三题[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邓晓玲;;俄语科技语体中的语气词[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郝雁南;董桂君;;《圣经》基本词汇漫说[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10 袁霞;;论《印度之行》中的跨文化交际[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军;生态写作的收获[N];文艺报;2002年

2 周玮;环境文化:一个不应结束的话题[N];安徽日报;2004年

3 朱梅青;重视民间美术发展民族文化[N];安徽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吴林红 本报通讯员 伍杰;岁月无痕军旅情[N];安徽日报;2004年

5 陈伯吹;未来的文学希望的文学[N];安徽日报;2004年

6 ;老舍的幽默[N];北京科技报;2004年

7 薛冰;湿润曹文轩[N];北京日报;2004年

8 施战军;让他者的声息切近我们的心灵生活[N];北京日报;2004年

9 王虹艳;文学期刊与中篇小说:让我们“好看”一点吧[N];北京日报;2004年

10 李红艳;文学不是专业作家的专利[N];北京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红霞;宋代女性文学审美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淑仪;十六至二十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孙光军;词曲宫调乐理探微[D];河北大学;2000年

4 裴登峰;战国七十年文学编年[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雪岚;超越文化[D];厦门大学;2000年

6 刘贵福;钱玄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程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陈飞;唐代试策研究(《唐代官人文学研究》第一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桑海波;一兵双刃:音乐与文学之比较及基本关系定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天保;闻一多与古典文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梁青林;当代日本大众文化管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亢宁梅;论新状态文学的诗性表意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马兆杰;味美论要[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欧美;文学世界的诗性品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军;1958年的《人民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明建;论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刘聪;激情年代的古典守望[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献贞;先锋小说反向叙事的美学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徐立强;构筑理想化的人性庙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103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1103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