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振兴背景下文学期刊发展的新路径探索
本文关键词:文化产业振兴背景下文学期刊发展的新路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期刊 文化产业 文学创意 文学创作 期刊品牌 期刊发展 生存困境 优秀文学作品 发展机遇 时代背景
【摘要】:正一当下文学期刊的生存困境与文化产业振兴的战略发展机遇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曾经一度辉煌,当时普通文学期刊发行量有四五十万份,知名刊物的读者更是数以百万计。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描述文学期刊在鼎盛时期的境况并不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出版社;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一当下文学期刊的生存困境与文化产业振兴的战略发展机遇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曾经一度辉煌,当时普通文学期刊发行量有四五十万份,知名刊物的读者更是数以百万计。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描述文学期刊在鼎盛时期的境况并不过分。进入90年代,文学期刊开始逐步从时代舞台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友芝,陈琦;论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价值[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01期
2 黄发有;;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期刊改制[J];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晓青;;当代文学期刊的编辑特色[J];编辑之友;2010年11期
2 王秀涛;;文学的守夜人——编辑家何锐素描[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5期
3 邰利琪;;出版权与“一稿多投”冲突的法理观[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12期
4 赵强;;文化产业视域下我国当代文学期刊生存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贺芒;;《佛山文艺》与打工文学的生产[J];文艺争鸣;2009年11期
6 马小敏;;从文坛“80后”反思当下文学体制[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王秀涛;;文学期刊与企业联姻的问题与出路[J];中国出版;2010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爱玲;从文学期刊的演变看市场对文学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堆;《当代》(1979-1989)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3 李蕾;“大文学”的理念与实践[D];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芝庭;《萌芽》的个性特质及其文化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晓雯;论20世纪90年代散文的创新[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子丹;结束时还忆起始[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努力创办品牌文学期刊[J];飞天;2007年08期
2 肜子岐;文学期刊应如何面对市场挑战[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9年06期
3 曾锦标;从读者心态看文学期刊走向[J];编辑学刊;2003年02期
4 童国和;重塑编辑之魂[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年08期
5 ;文学期刊何以再度边缘化[J];出版参考;2010年15期
6 邓凯;’98文学期刊:遭遇山重水复[J];中国出版;1998年12期
7 孙俊志;文学期刊要强化经营意识[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8 刘阳;文学期刊改革势在必行[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翠芳;;近年来文学期刊的几种倾向及危害[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5期
10 林芗;关于21世纪文学期刊的几点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8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秀莉;文学期刊生存发展之路探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文艺橙;纯文学期刊需要政策扶持[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悠扬 实习生 杨晶晶;“80后”创造文学奇迹[N];深圳商报;2010年
4 匡生元;也谈文学期刊的出路[N];文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雷新;文学期刊稿费何时“高地”复得?[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韩立勇书评人;涨稿费是文学期刊起死回生的好办法?[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郭志杰;构筑文学期刊的比较学研究系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冯倩 编译;美国文学期刊不退反进[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宁;少儿文学期刊 境遇两重天[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叶于;文学期刊“变脸”[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琴;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鹏飞;“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昊;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6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集田;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4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漆飞;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曲晓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高月;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59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115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