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多元化、本土性视域下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美国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及其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化、多元化、本土性视域下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美国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及其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摘要】:美国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andCulture》)的出版发行是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是观察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最新动向的风向标。中国现代诗歌,作为杂志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对我们研究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杂志更有了与时俱进的变化。本文试以该杂志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为对象,探析西方学者和海外学者关注中国现代诗歌的兴趣点及他们所采取的与中国本土视野不同的方法论和目的论,考察杂志在研究中国现代诗歌时的国际化、多元化与本土性的融合视域。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25;G239.712
【正文快照】: 源远流长、独秀一枝的中国文学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海外学界的宠儿。自17世纪末在中美直接贸易间接影响下的“汉学”研究诞生开始,在长达3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海外关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未有穷尽。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更是在海外得到更广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建东;张晓红;;论柯雷的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J];当代文坛;2009年04期
2 王金城;;古意重铸与乡愁想象——台湾新世代诗歌的一个精神走向[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德威;;现代中国文学理念的多重缘起[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4 谢冕;;奇迹并未发生——新世纪诗歌观感[J];理论与创作;2010年04期
5 王桂妹;罗靓;;北美汉学家Kirk Denton(邓腾克)访谈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夏云;作为“方法”的海外汉学[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永华;谢冕文学批评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晓红;;女性诗歌批评话语的重建[J];当代文坛;2009年01期
2 唐晓渡;多多:是诗行,就得再次炸开水坝[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6期
3 何言宏;;“重写诗歌史”!——诗歌研究与诗歌批评[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2期
4 杨炼;;什么是诗歌精神?[J];读书;2009年03期
5 王金城;;台湾新世代诗歌的民族精神与史诗品格[J];闽江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王金城;;台湾新世代诗歌中的文化原型[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04期
7 柯雷,谷力;多多的早期诗歌[J];诗探索;1999年02期
8 黄灿然;多多:直取诗歌的核心[J];天涯;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装订一部未来的新诗集[J];红岩;2010年01期
2 江建文;;现代诗歌研究的新开拓——评《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和《中国现代诗歌论》[J];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3 梁晓明;我说中国现代诗歌——兼谈个人性写作[J];诗探索;2004年Z2期
4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J];文学评论;2005年03期
5 黄大力;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现代主义[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怡,李应志;中国现代诗歌与当代中国读者的需要[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蒋寅;;中国现代诗歌的传统因子[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8 维洞;;《艰难的现代——中国现代诗歌特征性个案研究》一书出版[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周占林;;第五季的风景——现代诗歌研究院成立暨现代诗与社会担当研讨会侧记[J];诗歌月刊;2008年09期
10 晏宾芳;;磨出璞玉的光彩——论中国现代诗歌的欣赏[J];文教资料;2008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龙;;现代汉语诗歌面临的现实困扰与思考[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立群;;“历史整体性”与中西诗学的汇通——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理论研究[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宋星;;凭着爱的名义写诗——方敬诗歌现代性意象研究[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孙晓娅;;再谈问题与方法——当前大学课堂新诗教育的几点思考[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5 张明晖;蒋登科;;叶维廉:诗人放逐者[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志忠;;现代汉语诗学的寻绎和建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述评[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7 李坤栋;;中西融合 古今贯通——从吴芳吉的白屋体新诗理论与创作看中国新诗的发展途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孙晓娅;乔婷婷;张凤;崔月萍;马富丽;;2006年新诗研究部分论文摘要[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9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10 朱双一;;台湾文学“现代性”研究的提出及学术回顾[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志丹;谈萧村小说的本土性[N];文艺报;2005年
2 金莹;“以诗的名义……”[N];文学报;2007年
3 叶延滨邋林莽 胡兆燕;诗歌始终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N];文艺报;2008年
4 古隆媛;《星星》诗刊主办“2008年罗江诗歌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图景”[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李一鸣邋余蔷薇;评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N];光明日报;2008年
7 王泽龙;新诗困惑期的选择与思考[N];文艺报;2008年
8 唐欣;诗歌的史识[N];文艺报;2005年
9 杨斌华;需要找回对社会责任的担当[N];文汇报;2006年
10 邓理峰;青年人精神生活中的诗歌[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昌宝;中国现代诗歌都市话语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汪云霞;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D];武汉大学;2005年
4 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D];山东大学;2007年
5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站军;游移在激进与保守之间[D];上海大学;2007年
7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单芳;南宋辛派词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中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林喜杰;群体性解读与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雯;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乡村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富成;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与现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冯岩松;鲁迅“直译”思想阐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朱殊;九十年代以来母女关系的女性书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力;转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京丽;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D];四川大学;2004年
7 刘杜鹃;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D];四川大学;2004年
8 冯佳;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国维;文化转型与小说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配军;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获奖作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85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128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