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4年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
本文关键词:2000-2004年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是对2 0 0 0-2 0 0 4年间该学科发文、引文和期刊影响力的数据化描述。报告显示,此间中国文学研究总体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相对而言,中国文学专业期刊却在本学科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报告主要从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数量和被引广度、影响因子和半衰期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此间中国文学期刊的影响力状况。
[Abstract]:The influence report of Chinese literature periodical based on CSSCI is a data description of the publication, cit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subject from 2000 to 2004, the report shows.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general shows a good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contrast,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journals has declined in this discipline. The report i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umber and breadth of citation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half-life of Chinese literary research pap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periodicals he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文学变体与形式创新问题研究”(04BZW005)的中间成果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期刊是中国文学传播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关于文学期刊的研究,近年受到学界的特别关注。本文是基于CSSCI平台对2 0 0 0-2 0 0 4年间中国文学期刊所进行的技术分析,论文所提供的数据可为这一研究积累素材并提供参考。“中国文学”是指以汉语文学为主体,包括非汉语文学在内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蓉;书目与中国文学研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岳凯华;刘瑞华;刘雪姣;;2007年《文学评论》编委会暨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知识状况学术研讨会侧记[J];文学评论;2007年05期
3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J];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4 王岳川;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轨迹──读乔默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5 赵京华;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述评[J];开放时代;2002年06期
6 唐小华;何志平;;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出路何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侧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杨子彦;;全国第一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综述[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8 孙玉石;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的风范读相浦杲先生《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集》[J];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02期
9 洪雁;高日晖;;关于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金小妹;;抒情美典的创造[J];书城;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冕;;中国文学研究五十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2 陶德宗;;后记[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吕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陶德宗主编《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沙野;;论民族文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运用——汉民族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个案分析[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晓峰;;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重要突破[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6 吕元明;;战后日本开展郭沫若研究概况[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7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学的学科渊源[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罗云锋;;论鲁迅的文学史书写[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村山吉广;江口尚纯;顾晓雪;李杨;杨帆;;《诗经》研究文献目录(日文篇)——明治元年~平成二年(1868~1990)[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10 吴倩;;二十世纪明代诗词研究索引(二)[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转型与创新是关键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胡明;中国文学研究的时代缩影[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广宏;章培恒先生的中国文学研究[N];文汇报;2011年
4 陈福康;也谈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严重失衡[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吴相洲;注意建构中国文学研究的认证体系[N];人民政协报;2005年
6 记者 舒晋瑜;首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寄言深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文学所 跃进;在继承中创新的中国文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跃进;展现五十年文学研究的整体风貌[N];光明日报;2007年
9 梅新林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走向理论自觉的文学地理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安文军 整理;中国文学研究的创新与开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7年
2 周忠元;论20世纪上半叶的“俗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哈赛宁;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朱利民;西方理论中国化的步伐:进化论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变异[D];四川大学;2007年
5 曹亚明;承续与超越[D];暨南大学;2008年
6 胡吉星;作为文体的颂赞与中国美颂传统的形成[D];暨南大学;2009年
7 吉定;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松;欧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向度和张力[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勇;听命于政治的文学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雅宁;王九思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大军;叶兆言小说论[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李瑞芳;台湾生态文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李娟;复调变奏曲[D];广西大学;2007年
6 龚tq;《文艺复兴》杂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鲍晓东;“文学的自觉”说探讨[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李婉玲;《文艺复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梅;《蜃楼志》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王蕾;元杂剧寒士发迹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0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136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