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27 17:22

  本文关键词:中国保险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新科技给中国保险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当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已遭遇瓶颈。一方面,传统保险产品的竞争不断加剧,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产品创新乏力,保费增长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虽然中国保险市场的空白点很多、潜在市场巨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创新发展缓慢。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保险业不能把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仅仅放在加强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上,而更需要开拓创新。因为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产品创新不仅可以维持住现有客户的忠诚度,而且可以吸引新客户。在对这类产品的创新过程中,新科技(包括IT新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与新的通信技术等,以下简称“新科技”)可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迅速发展的新科技已经开始改变后萧条时代的商业竞争态势。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拓展出许多新的产品与销售渠道,并帮助企业更高效地提供产品与服务。可以说,新科技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且极可能改变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在保险行业的许多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实现保险公司流程的自动化,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而且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风险分析设计出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从而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虽然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仍未摆脱粗框经营的痕迹,但科技力量在行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展现。一些有远见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大量运用新技术,建立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新的交流平台和销售渠道,从而获得先发优势。平安保险集团(以下简称“平安”)早已开始对以IT系统为主导的保险科技进行大量投入。现在,平安正借助其先进的科技力量,轻快地走在中国诸多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前面,并已开始享受到科技给自己带来的客户资源优势、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优势、技术优势与管理优势。在如今这个科技化的时代,科技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保险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产品创新能力的高低、市场营销能力的高低和客户服务水平的高低。可以说,科技已成为决定现代保险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新科技在保险产品创新中的运用

 

  新科技可以引发保险产品的创新,可以改变整个保险行业的客户服务模式,将使中国保险行业的竞争态势发生变化。在其它国家,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开拓了许多产品创新之路,也扩大了保险公司与客户的接触领域,为保险公司向客户更高效、更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打开了大门。互联网和新的通讯技术为国际保险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与业务增长点。

 

  新科技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促进其业务发展,甚至改变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

 

  (一)建立新的渠道

 

  首先,新科技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有效地建立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交流渠道。过去,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与客户的交流往往依靠个人的直接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交易被搬到互联网上。保险产业链中的大多数消费者都可以熟练地进行网络操作、精通各种智能设备。因此,保险行业完全可以考虑运用这些新兴科技来增强公司内部以及公司销售人员与外部的交流活动。如今,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利用这些新兴渠道将保单持有人、代理人和经纪人等客户端与公司的后援中心联接起来,使保险公司与客户的交流更加高效、便捷与流畅。

 

  其次,新科技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建立新的销售渠道。近年来,国外的保险公司一直在尝试通过运用新网络技术开拓新的营销渠道。例如,南非大都会寿险公司设计了一个名为Cover2Go的飞行员寿险产品,该产品的顾客可以通过发送SMS短信的方式签订短期的人寿保险。类似的销售方式在亚洲也越来越普遍。例如泰国安盛保险集团的客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来续转他们的汽车保险,如果消费者通过手机续保,还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小礼物以示鼓励。虽然这些销售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和所有地区,但是它展示了新科技的发展潜力。通过运用新的网络销售渠道,保险公司可以设计大量方便、便宜和量身定做的保险产品。国外有保险公司已经成功地通过运用科技新技术大量推销低成本的保单,如为期一天的滑雪保险。这种保险的购买过程非常简单,有需要的客户只需拍摄一张自己的照片,然后通过手机发送给广告上的电话号码,保单即刻生效,保险费则从电话费中支付,无论对保险公司还是对投保人都非常方便。

 

  再次,科技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建立新的信息共享模式。美国著名的StateFarm保险公司在Facebook建立了一个公司的培训群,将其17,000名销售人员通过网络联系起来,并通过Facebook共同探讨一些新的产品需求,或者分享他们的客服经验,以及如何更高效地进行理赔操作。德国Generali保险集团也早已开始通过社交网络与其经纪人、代理人等客户群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流。

 

  最后,科技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搭建新的战略合作网络。德国的一家汽车修理公司Motorcare创造了一个范围广泛的数据共享网络,并将与其合作保险公司的IT网络与该汽车修理厂在德国的800多个汽车修理点的数据网络连接起来。该网络一年大约处理14万个赔案,汽车维修费用成本降低了20%之多。

 

  (二)进行灵活的、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创新

 

  我国目前保险市场的产品多是标准产品,没有多少量身定做的产品与服务,客户可以挑选的范围十分有限。同时,客户也仅仅根据其不同的风险等级被简单地进行归类。而通过新科技的运用,保险公司可以对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喜好、收入及其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并将客户进行细分,设计出以客户为导向的保险产品。这类保险产品可以包括许多事先定义好的选项,以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顾客得到了一个量身定做的产品,而保险公司则可以充分享受到规模销售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的好处;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甄别客户、细分市场做到差异化经营,,并获取细分市场的承保利润。如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就打算将“规则引擎”的IT工具引用于其后援中心,以使其保险产品既贴近市场需求,同时又符合监管要求。这种创新,可以将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与消费者灵活多变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保险产品与服务。

 

  国外一些汽车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根据司机的驾驶习惯来设计动态的保险产品。例如,美国一家汽车保险公司使用一个跟踪装置监视司机的驾驶行为与习惯,并对司机的安全驾驶习惯提供一定的优惠作为奖励。其实,在客户的汽车上安装传感器还可以跟踪其它高风险活动(如汽车在高失窃率地区停放等)。随着科技的发展,GPS提供的各种功能也可以快速普及到保险领域,如保险公司可以通过GPS跟踪其意外险与健康险客户的活动,并对消费者的健康行为给予一定的费率优惠。

 

  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消费者的信息与建议,并用于新产品的设计。例如加拿大的Allstate保险公司就建立了一个摩托车使用者与爱好者的社交网络论坛,以便摩托车的使用者和爱好者进行交流,而保险公司则从中获得开发新产品的灵感。

 

  (三)提供最佳的、自动化的保险服务

 

  保险业一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通过大量的案头工作和文件处理来完成签发保单与处理赔案的工作。而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减少保险销售人员、理赔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中间环节,提高保险公司的产能。通过运用专业支付软件简化保险公司的支付环节,使其变得更加便捷和自动化,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生产效率。目前市场上有些新开发出来的理赔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赔案的复杂性、估损金额大小和道德风险的高低自动将赔案进行归类。有些赔案可以自动、直接支付赔款额给客户,有些赔案则需要分配给理赔人员进行审核。这种理赔新系统的运用,可以缩短保险公司的理赔周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降低保险公司面临的道德风险。

 

  国外一家大型汽车保险公司推出了一项综合运用新技术的新产品。该公司通过汽车的减速感应器和GPS设备可以监测到碰撞事故,锁定受损汽车位置并自动通知保险公司,然后拖车会根据事故通知被派往事故现场,而其他的远程传感器可以进行远程定损,IT软件程序可以自动计算赔款金额,从而省略了一系列保险理赔人员和文案人员的繁冗工作。据该公司测算,这个自动化的程理赔序至少可以减少保险公司30%-40%的理赔成本。

 

  目前在国际保险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引入新科技。有些公司的客户已经可以在遇到汽车事故或者其它紧急情况时使用iPhone进行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首先联系保险公司的紧急救援中心,而后者可以通过GPS跟踪到事故发生地点,然后,被保险人可以通过iPhone将事故车险的高清晰受损照片即时传送给保险公司,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

 

  保险行业商业运作模式的核心是分摊风险,其运作原理是大数法则。随着科技的发展,保险行业对于客户数据分析技术将逐渐得到提高,这将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细分市场。而只有掌握了新技术的保险公司才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更优质的客户,并能够以更好的客户服务与价值增值服务留住客户。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成功地运用新技术,那么其对客户需求的最新趋势将会有最新、最彻底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保险公司最快地把握客户需求的最新动态,从而最先占领新的保险市场。
 

  当前,手机越来越智能化,移动客户的终端迫使仪器行业走向智能化。若想让仪器行业走在时代的前端就要走一条智能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的发展尤为迅速。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多样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例如,能够自动进行差压补偿的智能节流式流量计,能够进行程序控温的智能多段温度控制仪,能够实现数字pid和各种复杂控制规律的智能式调节器,以及能够对各种谱图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智能色谱仪等。
 

  智能仪器仪表未来有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微型化。微型智能仪器指微电子技术、微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于仪器的生产中,从而使仪器成为体积小、功能齐全的智能仪器。它能够完成信号的采集、线性化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信号的输出、放大、与其他仪器的接口、与人的交互等功能。微型智能仪器随着微电子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不断成熟,价格不断降低,因此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它不但具有传统仪器的功能,而且能在自动化技术、航天、军事、生物技术、医疗领域起到独特的作用。例如,目前要同时测量一个病人的几个不同的参量,并进行某些参量的控制,通常病人的体内要插进几个管子,这增加了病人感染的机会,微型智能仪器能同时测量多参数,而且体积小,可植入人体,使得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二是,多功能化是智能仪器仪表的一个特点,因此也是未来智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三是,人工智能化。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全新领域,智能仪器的进一步发展将含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即代替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人工智能在现代仪器仪表中的应用,使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用传统方法很难解决的一类问题,而且可望解决用传统方法根本不能解决的问题。
 

  随着专用集成电路、个人仪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智能仪器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作为智能仪器核心部件的单片计算机技术是推动智能仪器向小型化、多功能化、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的动力。可以预料,各种功能的智能仪器在不远的将来会广泛地使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在2013年规模将达到50.17亿,增速最快的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占比最大的是医院HIS。在各类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中,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将以18.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发展。HIS 市场份额在总解决方案中仍然保持最大,维持在35%左右。临床信息系统(CIS)会保持21.5%的年复合增长率,市场份额维持在31%左右。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医疗行业每年IT投资仅占医院年收入的0.3%到0.5%,与发达国家和地区3-5%的投入比例有较大差距。这一比例离十一五卫生信息化规划的1%-3%的指导意见差距较大。

  在2011年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初步确定在十二五期间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

  到2015年初步构建全国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框架,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可共享的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基础数据资源库,为全国30%的人口办理健康卡和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全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三分之一的二级医院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部分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与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差距

内容

现状

与十二五预期目标差距

公共卫生

卫生监督

已有省级卫生监督数据采集与干了系统

缺乏国家级信息采集与监督系统

妇幼卫生

仅有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

缺乏出生医学登记、妇女儿童重大疾病监测与管理

疾病控制

已有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缺乏预防接种、慢性非传染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死因登记系统等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

卫生应急

已有卫生应急指挥系统

缺乏应急资源库,现场通信与处置能力弱

医疗服务

服务管理

仅卫生机构和执业人员注册系统

缺乏血液管理、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管理,医疗技术准入等监管信息系统

远程医疗

仅有试点

缺乏整体推进

医院平台

仅有试点

缺乏整体推进

基本药物制度

 

缺乏监测管理信息

建立监测管理体系

新农合

 

已有业务应用系统

缺乏监管和跨区域业务协同

综合卫生管理

 

仅有统计报表系统

缺乏其他管理系统

三级平台

 

试点

缺乏整体推进

数据资源

健康档案

开展试点

缺乏整体推进

电子病历

开展试点

缺乏整体推进

网络

 

依赖互联网

缺乏专网,难以保证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未来要推进7大医疗体系专项建设,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卫生部将推出611亿元预算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包括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三项工作。

    2011年医疗行业IT花费是146.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8.9%,2016年医疗行业IT花费市场规模将达339.9亿元,2011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4%,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仍会高于中国其他行业IT市场的平均增速。

    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增速要高于医疗行业IT投入的整体增速,主要因为经过前面几年的发展,大部分医院的硬件投入,如PC、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已经基本完成,新的医疗信息化系统或模块大部分在原来的硬件基础上实施,由此带来的硬件投入相对要小。

    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在2013年规模将达到50.17亿,增速最快的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占比最大的是医院HIS。在各类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中,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将以18.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发展。HIS 市场份额在总解决方案中仍然保持最大,维持在35%左右。临床信息系统(CIS)会保持21.5%的年复合增长率,市场份额维持在31%左右。社区公共卫生和区域医疗解决方案将有较高的增速,2008 至2013 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7.5%。预计2013年其市场份额约为27%。



  本文关键词:中国保险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15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