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15:08
本文关键词: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期刊研究有单纯的文本研究所不具备的特殊视角,作为文学存在媒介和语境的文学期刊研究意义不可忽视。本文以五四时期的文学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语境、现代文学创造、现代性传播的范式和困境。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 引言首先回顾五四文学期刊的研究进程和研究方法,并对“五四文学期刊”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现代性”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理性的追求和对新秩序的构建,由精英知识分子倡导的启蒙运动是现代性传播的典型范式。文学的现代性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观念、内容和形式上的体现。 第一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语境。媒介变迁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期刊、文学期刊本身就带有现代性的色彩。五四文学期刊存在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社会环境之中,现代性的语境正在逐渐形成。中国期刊在此时已有百年的发展基础,期刊的现代性正在显露,五四的生态环境为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生成和传播创造了契机。受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的综合影响,五四文学期刊呈现出与晚清不同的状态。文学期刊的编辑主体开始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社会化的出版机构为文学期刊的现代化出版、发行提供了可能。 第二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社会启蒙追求。五四文学期刊的编者有意识地利用文学期刊传播现代性思想,文学期刊成为知识分子文学团体交往的纽带,为公共话题的讨论提供了场所,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批判的操练平台。由五四文学期刊的代表《新青年》展开的现代白话文运动改变了文学语言,使文字得到现代性解放,成为具有平民色彩的自由表达工具。五四文学期刊通过对受众科学主义、社会进化论和自由主义的启蒙,培育读者的理性批判精神。 第三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与现代文学的建构。五四文学期刊在内容上实现了文学的现代性创造。以外国文学为参照,通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外国文学作家、移植外国文学理论,为中国文学的变革提供了蓝图。通过批判传统文学的观念、内容和形式,否定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在这二者的基础之上,五四文学期刊实现了现代文学的创造,建设了新文学的理论,繁荣了新文学的批评,推出了新文学的作家作品。具有现代性因素的文学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现代文学由此诞生。 第四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传播的现代性。五四文学期刊在编辑出版环节中注重现代性传播的效果。五四文学期刊定位多为青年及知识分子,期刊通过设立“通信”等栏目与读者互动交流,通过辩论的姿态、细致的编辑和多样的宣传方式等传播策略吸引读者阅读,取得了非同反响的传播效果。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编辑出版传播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读者的普遍性接受不仅导致了社会舆论的变迁,也使期刊自身获得了发展。 第五章研究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困境。五四文学期刊在倡导和传播现代性的同时,自身也体现出诸多的弊端和困境。社会变革过度倚重文学期刊,文学期刊过度的功利主义又导致了对文学审美功能的忽视。五四文学期刊对现代性的急切肯定导致了激进主义的盛行,文学期刊中的激进变革的思维方式、对立思维和为制造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为文学期刊的发展留下了隐患。文学期刊中体现出典型的启蒙心态,在批判传统提倡理性的同时却又树立了自身的权威,现代性启蒙的悖论展露无疑。 结语部分总结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特征。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期刊编者的现代意识,还体现在文学期刊中的启蒙观念;不仅体现在对体现现代性的现代文学的建构,而且还体现在对现代性传播的方式和策略。五四文学期刊中现代性传播中存在的隐患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五四 文学期刊 现代性 启蒙 现代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24
- 一、五四文学期刊研究回顾12-17
- 二、五四文学期刊的研究价值17-19
- 三、"五四文学期刊"及"现代性"概念19-24
- 第一章 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语境24-54
-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现代性24-32
- 一、媒介变迁与文学变革24-27
- 二、期刊的现代性27-29
- 三、文学期刊的现代性29-32
- 第二节 五四文学期刊的生态32-43
- 一、五四文学期刊的社会环境33-37
- 二、五四文学期刊的办刊主体37-39
- 三、五四文学期刊的出版样态39-43
- 第三节 社会化的出版机构43-54
- 一、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机构43-46
- 二、数量众多的小型书局46-49
- 三、学校作为新型出版机构49-54
- 第二章 五四文学期刊的社会启蒙追求54-83
- 第一节 五四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54-65
- 一、文学团体与公共领域54-57
- 二、作为纽带的文学期刊57-62
- 三、公共话题的讨论62-65
- 第二节 文学语言变革的现代意义65-73
- 一、文言与白话对峙的历史65-68
- 二、五四时期的白话文68-71
- 三、白话文的现代意义71-73
- 第三节 五四文学期刊对读者精神的培育73-83
- 一、科学主义观74-77
- 二、社会进化观77-80
- 三、自由主义观80-83
- 第三章 五四文学期刊与现代文学的建构83-105
- 第一节 以外国近现代文学为参照83-92
- 一、积极推出外国文学译作84-87
- 二、介绍外国作家87-89
- 三、移植外国文论89-92
- 第二节 对传统文学的批判92-97
- 一、批判传统文学观念92-94
- 二、批判传统文学内容94-96
- 三、批判传统文学形式96-97
- 第三节 建构新文学97-105
- 一、建设新文学理论97-100
- 二、繁荣新文学批评100-102
- 三、推出新文学作品102-105
- 第四章 五四文学期刊传播的现代性105-129
- 第一节 五四文学期刊中的读者意识105-112
- 一、明确的读者定位105-108
- 二、"通信"栏108-110
- 三、其他栏目的设置110-112
- 第二节 五四文学期刊的传播策略112-119
- 一、保持论辩的姿态112-115
- 二、细致的编辑115-117
- 三、多样的宣传方式117-119
- 第三节 五四文学期刊的传播效果119-129
- 一、读者反馈120-122
- 二、舆论变迁122-126
- 三、对期刊的反作用126-129
- 第五章 五四文学期刊现代性的困境129-143
- 第一节 五四文学期刊中的启蒙功利主义129-135
- 一、启蒙心态129-131
- 二、工具理性131-133
- 三、文学的社会性133-135
- 第二节 五四文学期刊中的激进主义135-143
- 一、激进变革方式135-137
- 二、对立性思维137-139
- 三、制造轰动效应139-143
- 结语143-146
- 参考文献146-156
- 附录:五四文学期刊大事年表156-160
- 致谢160-162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积玉;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汤林弟;中国近代稿酬制度的产生[J];编辑学刊;2004年02期
3 朱寿桐;新潮社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雏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读书;2004年05期
5 杨义;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汤哲声;;论现代大众传媒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机制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史林;2003年02期
8 朱晓进;论三十年代文学杂志[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通信[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06期
10 万莲子;论“五四”时期文学运动中的编辑出版行为[J];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34862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