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民国文学期刊论纲

发布时间:2017-05-16 13:22

  本文关键词:民国文学期刊论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国文学期刊具有品类的丰富性、地域的辽阔性以及阅读主体的丰富性等重要特质;民国文学期刊的总体沿革趋势,以北上与南下、集中与分散、繁盛与凋零为主要特征;民国文学期刊的生成机制,主要呈现为党派性期刊、商业性期刊与文人性期刊三种办刊模式的动态制衡,文学性与非文学性的多样态整合,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竞争选择;民国文学期刊的生存模式则主要有对峙、传承、变异、组合等四种形态。对民国文学期刊深入而系统的科学研究,是当代学界无可推辞的重要工作,是必须认真关注的基础性的重大学术课题。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
【关键词】民国文学期刊 特质 沿革趋势 生成机制 生存模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叙录”(编号:07BZW060),结项证书号20100989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文学期刊和报纸文学副刊、文学书籍出版一起,共同构建起百年中国文学——文化摩天大厦的坚实基础,是连接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与桥梁。习惯上并称为“书、报、刊”三大文学媒体。但因为期刊的出版周期一般短于书籍出版,而容量又往往大于报纸副刊,其地位与作用以及被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泉;《青鹤》研究──三十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和创作空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连银;;明代科场评卷方式考——以乡、会试为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9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10 吴元康;;1921年初《新青年》同仁之间几则通信的时间问题[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哈迎飞;;论鲁迅的家族意识[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姜彩燕;;鲁迅与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京华;;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易彬;;杂文精神、黑暗鬼影与死火世界——鲁迅与穆旦比较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丽丽;鲁迅与《萌芽月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丽然;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健婧;《红楼梦》女性读者的审美心理探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丽凤;鲁迅与台湾文学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向东;;从“韩白之争”看文学期刊的现状与走向[J];中国出版;2006年11期

2 廖向东;;从“韩白之争”看文学期刊的现状与走向[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12期

3 魏晓虹;姚晓黎;;文学期刊的探索与分流[J];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李翠芳;;近年来文学期刊的几种倾向及危害[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5期

5 王秀涛;;文学期刊与企业联姻的问题与出路[J];中国出版;2010年18期

6 党剑;;试论文学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2期

7 萧元;文学期刊的生存处境与我们的对策[J];理论与创作;1999年04期

8 廖向东;;从“韩白之争”看文学期刊的现状与走向[J];飞天;2007年01期

9 古耜;;文学期刊:究竟是多还是少[J];雨花;2007年01期

10 ;敬告作者[J];阳关;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杰;;构筑文学期刊的比较学研究系统[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欧阳明;;文学期刊的读者空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3 胡妍妍;;文学期刊:差异性建构文学的共同体[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4 郭志杰;;福建文学期刊的海西构想——海峡两岸合作办刊的设想[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舫;;文学期刊:面对市场的角色定位[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6 武翩翩;;传统文学期刊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7 杨晓敏;;从文化到产业——我看文学期刊的市场化生存[A];“中国期刊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姜德明;;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姜德明;;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二)[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10 龚娟玲;;中国作协所属文学期刊推出一批抗战题材作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文京;文学期刊:大变 小变与不变[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王全香;中国文学期刊:困境与出路[N];文学报;2002年

3 《西南军事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王曼玲;军事文学期刊也应走向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王曼玲;军事文学期刊如何走向市场[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许维萍;纯文学期刊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6年

6 匡生元;我看纯文学期刊的生存危机[N];太原日报;2010年

7 王干;文学期刊何以再度边缘化[N];人民日报;2010年

8 郭志杰;构筑文学期刊的比较学研究系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王干;非虚构:文学期刊的文化转向[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全省基层文联工作会议暨青海省文学期刊联盟第二届年会在德令哈举行[N];青海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明德;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琴;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鹏飞;“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颜敏;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月梅;从《收获》的传播看网络时代文学期刊的生存现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玉;《西部》12年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李爱玲;从文学期刊的演变看市场对文学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德英;《萌芽》:困境中的突围[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焦玉鹏;八十年代文学期刊变迁特征及动因分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4年

6 王松锋;“通俗”的意义与限度[D];河南大学;2012年

7 杨会;“联网四重奏”与晚生代创作[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堆;《当代》(1979-1989)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邵世轩;《散文诗》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曲朝勃;文人群体的转型与文学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文学研究会文学期刊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文学期刊论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370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