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论近年来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11:19

  本文关键词:论近年来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现代文学期刊的关注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期刊研究热"的兴盛既与西方学界的影响有关,也与重视史料搜集整理的学科传统再次彰显有关,同时也是研究者应对学科"边缘化"、追求突破创新的自觉选择。近年来现代文学期刊研究在史料钩沉辑佚方面,主要将目光投向以往关注较少的沦陷区等地的文学期刊,并注重期刊史料的整理汇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较为翔实的史料基础。从思想文化角度进行的期刊研究有助于多维度地理解文学生长土壤的复杂性、文学自身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状态。传播学视角的引入,为期刊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关注现代文学期刊的传媒属性、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以及传播主体的编辑理念和传播策略,探讨报刊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使得研究领域大大拓展。期刊研究为推动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打破文学史研究的僵化局面,但也存在忽视文本研究和审美研究、学科身份模糊等弊病。如何坚持文学研究的主体地位,在提倡学科开放的同时确立新的学科观念和学科规范,是当前现代文学期刊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现代文学期刊 史料钩沉研究 思想文化研究 传播学研究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对现代文学期刊的关注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不仅许多专家学者在所谓权威、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现代文学期刊研究方面的文章,诸多博士、硕士研究生们也纷纷以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短短的数年时间中,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期刊,包括一些报纸的文艺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浩;民间化:现代同人杂志的出版策略——20世纪20年代的《语丝》杂志和北新书局[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吴福辉;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读书;2004年05期

4 崔银河;;《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郭晓鸿;《论语》杂志的文化身份[J];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6 左文;毕艳;;论左联期刊的非常态表征[J];文学评论;2006年03期

7 魏建;毕绪龙;;《新青年》与“新青年”[J];文学评论;2007年04期

8 张芙鸣;个人经验与公共世界——《现代》杂志的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9 陈方竞;;学府与报刊出版: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中“症结”透视[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01期

10 申朝晖;李继凯;;《新青年》在中国西部的传播——以川陕为考察中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钟扬;;《新青年》的经营与传播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黄晓虹;;新世纪以来《新青年》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3 薄景昕;;《新青年》研究的新视野[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4 黄林非;论《新青年》的反孔非儒[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郭春萍;;《新青年》研究二题[J];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10期

6 彭林祥;;论新文学广告对文学传播的作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江月华;赵小军;;现代传媒的发展与文艺生产机制的转型——以鸳鸯蝴蝶派和都市情感剧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李继凯;;“文化磨合”中的新文学[J];长江学术;2006年04期

9 王瑶;;人性的坚守和个性的情思——论京派的文学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10 张邦卫;;“后工具时代”与媒介的诗性诉求——兼论媒介的文学基因与审美质素[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英;;上海都市文化一方领地之变迁——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小报的改造(1949—1952)[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周云鹏;;《黄钟》与“民族主义文学”的传播[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现代文学部分)[C];2010年

3 刘宪阁;;报人张季鸾研究——一个学术史的回顾[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思运;何其芳精神人格演变解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李卫国;互动中的盘旋[D];复旦大学;2005年

6 金立群;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玉斌;战火硝烟中的文学生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10 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毛毛;《论语》杂志(前期)现代性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吴刚;论连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双重价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吴嗣勇;战争岁月里的文化生命[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琳;论师陀创作的生命观[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万鹏;俞平伯散文创作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疆辉;启蒙、公民(国民)塑造与“公共空间”之构建[D];宁波大学;2009年

7 潘美玲;东北沦陷区文学的苦难主题论[D];宁波大学;2009年

8 李晓铭;生命·哲思·美——无名氏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D];延边大学;2001年

9 郭彩云;大动荡时代背景下的个人话语[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青怡;论“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客观化抒情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刚;谈谈“五四”前后“劳工神圣”的口号[J];党建研究;1999年04期

2 陈平原;学问家与舆论家──老北大的故事之三[J];读书;1997年11期

3 刘国华;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劳动问题的认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李永昌;觉醒前的狂热──论“公理战胜”和“劳工神圣”两个口号[J];近代史研究;1996年04期

5 罗岗;解释历史的力量——现代“文学”的确立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J];开放时代;2001年05期

6 刘为民;五四科学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杨剑龙;论幽默闲适小品创作热潮的滥觞与兴盛[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3期

8 张曦;古典的余韵:“东吴系”女作家[J];书屋;2002年09期

9 温儒敏;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学科史价值[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10 梅娘;两个女人和一份妇女杂志[J];新文学史料;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耀魁;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得与失[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4期

2 ;新词林[J];山东视听;2003年01期

3 陆晔;;新闻院系体制下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局限和未来之可能[J];新闻大学;2008年02期

4 吴迎君;;城市传播学的范式建构和实践书写——评《C时代:城市传播方略》[J];全国新书目;2009年01期

5 王丽芳;叶艳芳;;浅析传播学的学术地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6 刘海龙;;被经验的中介和被中介的经验——从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看传播学在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6年05期

7 刘海贵;;传播学教育在中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12期

8 李红;;近年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出版综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张丹;叶蕾;;活跃与繁荣:中国传播学近10年的专业化进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张诚;尹璐;;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创新[J];华章;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届人物传播学研讨会[A];首届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靳辉;;跳出“人本位”和“整体主义系统论”传播学研究的藩篱——基于传播学传播过程的研究方法分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尹韵公;;在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的开幕辞[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少南;;传播学在中国的一些观察[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5 李彬;;传播学研究及其中国化:谈传播学在中国的三个阶段、三个流派及三个面向[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6 陈卫星;赵玉明;;展望新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和教育[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7 陈力丹;;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一些想法[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8 董天策;;论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分殊与吸取[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9 郭平;;媒体格局基础理论探析[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10 强月新;;国际化、现代化和特色化——新世纪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方向[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毓强;胡正荣:传播学研究实践第一[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姜飞 黄廓;引进 融合 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李彬;传播学研究及其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2年

4 廖卫民(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传播何以影响国家命运[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记者 王玉梅;北京印院第三批传播学研究生完成论文答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6 新闻所 明安香 尹韵公;传播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王怡红;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概况[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政府危机管理的传播学研究》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欣莲;应用传播学面面观[N];财会信报;2005年

10 李彬;传播学研究及其中国化[N];中华新闻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2 伍静;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化历程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7年

3 范龙;媒介的直观[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庆林;皇权专制的建构和叙事[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5 林成琳;统一性传播理论[D];吉林大学;2007年

6 崔清活;中英传播学教育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周鸿雁;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红;我国“网络恶搞”的传播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晋华;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雪;身体民主与时尚霸权[D];云南大学;2011年

4 吴琼;当代“语录”现象的传播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宫慧娟;传播学视域下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活动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6 王美丁;网络环境下山寨文化的传播学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伍叶;传播学视阈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兴佳;“人肉搜索”的传播学解读[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王敬源;网络恶搞文化的传播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静丽;南阳市政府农业网站的传播学考察[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近年来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412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