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1931年中国民族主义期刊上的俄罗斯和俄罗斯文学——以《前锋周报》和《前锋月刊》为例
本文关键词:1930—1931年中国民族主义期刊上的俄罗斯和俄罗斯文学——以《前锋周报》和《前锋月刊》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俄罗斯文学 民族主义期刊 《前锋周报》 《前锋月刊》 前锋社
【摘要】:五四运动以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受到了中国文人不亚于对西方文学的重视和欢迎,开始被大量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众所周知,介绍俄罗斯文学的主要力量是左翼作家。不过当时亲国民党的刊物也经常发表有关俄罗斯和俄罗斯文学的作品和介绍。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材料并不一定都抨击俄罗斯。这一类最具代表性的期刊有《前锋周报》和《前锋月刊》。1930年代初国共对抗、民族主义文艺与左翼文艺的对立等因素导致了民族主义文艺界对俄罗斯看法的分化。对苏联、苏共、普罗文学的态度是非常敌视的,但对俄罗斯本身、俄罗斯移民、俄罗斯文学的描写则是相当中和的。同时,不能不承认,因政治原因,中国民族主义文艺界对俄罗斯文学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左翼作家。前锋社的期刊上更重视非布尔什维克主义国家的文学,特别是民族主义在社会意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那些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日本、印度、爱尔兰等等。
【作者单位】: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民族主义期刊 《前锋周报》 《前锋月刊》 前锋社
【分类号】:I512.06;G219.29;G239.29
【正文快照】: 五四运动以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受到了中国文人不亚于对西方文学的重视和欢迎,开始被大量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1920—1930年代许多中国文学、文化和社会名人参加了这项翻译工作,如鲁迅、沈雁冰、郭沫若、田汉、周作人、瞿秋白、郑振铎、曹靖华、蒋光慈、巴金等。①当时中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重构经典、确立主体、再提社会历史学批评——关于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2 张建华;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两个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04期
3 陈建华;简论转型期的俄罗斯文学创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刘亚丁;;俄罗斯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闭幕辞[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01期
5 张晓强;;2005年俄罗斯文学布克奖揭晓[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01期
6 李传进;;文学视角下俄罗斯农民的伦理道德探析[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7 王宗琥;;“新的高尔基诞生了”——俄罗斯文坛新锐普里列平及其新作《萨尼卡》[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2期
8 陈爱香;;“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暨《俄罗斯文艺》创刊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04期
9 陈遐;从创造社对俄罗斯文学的借鉴看其开创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陈静;多方位的视角 科学的文史观——评李辉凡、张捷的新著《20世纪俄罗斯文学》[J];俄罗斯文艺;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奕;;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又一个“多余人”——渥伦斯基形象分析[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宗琥;;表现主义倾向在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中的勃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发言摘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辉;;布宁研究新述[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構;俄罗斯文学系列大戏上演[N];文艺报;2006年
2 段丽君;俄罗斯文学萌生回归欲望了吗?[N];文艺报;2002年
3 记者 舒晋瑜;借BIBF舞台当代俄罗斯文学大戏开演[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世文;中外学者探讨当代俄罗斯文学[N];文艺报;2008年
5 王志耕;作为生命意义的俄罗斯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刘文飞;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张建华;人文精神的火种仍在燃烧[N];文艺报;2004年
8 谷羽;与俄罗斯文学结缘一生[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特约记者 孙越;俄罗斯诗人特卡琴科去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外文所 高莽;巴金和俄罗斯文学的情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梅颖;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愚及圣愚式人物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刘辉辉;从艾特玛托夫到佩列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邱运华;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10 郑永旺;空灵的世界 恍惚的真实[D];黑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可可;《伊戈尔远征记》与俄罗斯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祖艳;佩列文的后现代主义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娴;佩列文作品在中国[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涛;俄罗斯白银时代小说创作的末日论倾向[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李懿;普希金对阿赫玛托娃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韩雯;俄罗斯文学中的“傻子伊万”形象及其发展演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王琳;叶尔绍夫创作中的宗教主题[D];辽宁大学;2012年
9 周燕红;从“为人生而艺术”到“为无产阶级而艺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程豪;蒲宁小说的创作诗化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0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65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