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文学期刊
本文关键词:论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文学期刊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传播媒介 文学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意义 文学作品 表现形式 报纸杂志 主体性 读者 文学史
【摘要】:文学期刊作为文化传播媒介,是传递文学信息的重要载体,但也对文学发挥主体性的建构作用。文学史上,文学期刊的出现带来文学新变,促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的产生,也促进、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分院;
【关键词】: 文化传播媒介 文学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意义 文学作品 表现形式 报纸杂志 主体性 读者 文学史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一文学期刊是期刊的一个类型。期刊,又称杂志,就其运作和表现形式而言,是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装订成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每期版式大体相同,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就其实质而言,期刊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文化的载体,所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仁发;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1年20期
2 胡细生;文学期刊的生存之道[J];出版参考;2001年24期
3 张琴 ,魏晓红;文学期刊的现状与未来[J];编辑之友;2002年S1期
4 韩梅;也谈文学期刊的"变脸"[J];编辑学刊;2004年06期
5 杨闯,谭婷;当前文学期刊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02期
6 陈民宪;大型文学期刊再利用的思考[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03期
7 张琴!山西,魏晓虹!山西;关于文学期刊变革的思考[J];报刊之友;2000年03期
8 成凤明;当前我国文学期刊现状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杨莹文;倾听文学期刊的声音[J];出版参考;2004年06期
10 陈定家;关于文学期刊的“文化”意义问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敏;;从文化到产业——我看文学期刊的市场化生存[A];“中国期刊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千野拓政;;文学感到现代的瞬间——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诞生[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尤敏;沉风;;走出空洞与苍白——在烽火中诞生、成长的山西抗战文学[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4 周清和;;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对现代文学的影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5 王润龙;;从中国现代文学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朴宰雨;;序一[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金允植;;韩中现代文学相互关系一瞥——以鲁迅为中心[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洪承;;近二十年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与思考[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朴宰雨;;韩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季元龙;;鲁迅:体裁规范与美学追求[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易飞 实习生 王媛;全省文学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安陆举行[N];湖北日报;2008年
2 商报实习记者 李鹏;痛并坚持着文学期刊自我救赎[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邵永胜;文学期刊的创新与机遇[N];文艺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滢莹;新年文学期刊:名家新作最亮眼[N];文学报;2009年
5 ;文学期刊你凭什么不变脸?[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记者 咸江南;文学期刊由大学来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叶于;文学期刊“变脸”[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陆梅;文学期刊呈上升趋势[N];文学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陆梅;文学期刊:让经营和编辑并重[N];文学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梁若冰;文学期刊:如何走出困顿[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2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3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5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6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年
7 尹成君;色彩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冯昊;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鹏飞;“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2 王芬;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郑州大学;2001年
3 贺晓兰;近现代报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曲朝勃;文人群体的转型与文学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文学研究会文学期刊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5 李娟;危机与突围[D];郑州大学;2006年
6 黑坂雅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妇女解放问题[D];西北大学;2001年
7 王云芳;先锋文学与文学期刊[D];山东大学;2005年
8 范磊;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忏悔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戚萍;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D];青岛大学;2006年
10 郭娅妮;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剖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28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72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