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文学社团期刊的界定

发布时间:2017-08-28 20:36

  本文关键词:文学社团期刊的界定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社团 文学期刊 社会变革 新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思想 文学流派 文学研究会 界定 创造社


【摘要】:正自晚清民初以来,报刊在启蒙宣传、文化建设、思想传播和社会变革中都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建设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者陈平原指出:"整个二十世纪,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然后结集出版的。一个人从没有发表过诗,突然出了本诗集,这种情况有,但不多。这是第一。第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文学社团 文学期刊 社会变革 新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思想 文学流派 文学研究会 界定 创造社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自晚清民初以来,报刊在启蒙宣传、文化建设、思想传播和社会变革中都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建设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者陈平原指出:“整个二十世纪,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然后结集出版的。一个人从没有发表过诗,突然出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心力;新潮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燕;;论“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史地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2 余颖秋;;论语派的中庸之道[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3 林朝霞;;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缺席[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4 段从学;论穆旦50年代的诗歌创作[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刘舸;创造社时期的成仿吾与外国文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胡梅仙;;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发生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徐美燕;“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与日本关系探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8 黄轶;;苏曼殊与鸳鸯蝴蝶派关系重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9 丁晓原;《语丝》: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J];江汉论坛;2003年01期

10 杨洪承;;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生态与心态研究论纲[J];江海学刊;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陈怀琦;语丝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4 咸立强;创造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黄轶;苏曼殊文学论[D];山东大学;2005年

6 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秀萍;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晖;论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实践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孔祥宇;《现代评论》与中国政治[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嗣勇;战争岁月里的文化生命[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苏文兰;展示·表现·反思——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D];西北大学;2002年

3 梅启波;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对欧洲的接纳与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娟;论二十年代女作家创作中的自传性[D];扬州大学;2004年

5 陈建华;延安文学体制与作家的创作转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燕燕;《新青年》与“白话文学运动”[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姗姗;论茅盾的上海都市书写[D];青岛大学;2005年

8 彭接燕;漂泊的水手与最后的士大夫[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武抒祖;风风雨雨海上花[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蔡秋彦;《新潮》与新文化运动[D];汕头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书学;傅斯年与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化[J];东岳论丛;1997年06期

2 罗家伦 ,马星野(伟);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选刊)——“五四”领导人之一罗家伦自述五十八年前旧作首次公开发表[J];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玲;;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翻译活动述评[J];作家;2008年16期

2 巴彦;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的全景反映——读范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J];编辑学刊;1994年03期

3 王永盛;陈元麟;;再造《厦门文学》的辉煌——陈元麟访谈[J];厦门文学;2006年Z1期

4 杨洪承;;“豆”与“豆荚”——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社团之关系考辨[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12期

5 刘鹊华;;试办“春芽”文学社的体会[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08期

6 ;社团采风[J];中国校园文学;2007年19期

7 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序[J];新文学史料;1989年03期

8 夏波光;;短篇三题[J];北大荒文学;1997年03期

9 韩维泉;;清风文学社硕果累累[J];散文;1997年06期

10 茹以;;韩寒、郭敬明及其他[J];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0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明;;文学期刊的读者空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2 李舫;;文学期刊:面对市场的角色定位[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3 武翩翩;;传统文学期刊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4 姜德明;;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5 姜德明;;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二)[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6 王得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汇校和校记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7 杨洪承;;现代中国作家群体生态与“中国形象”结构研究[A];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伟;;新文学报刊版本考述[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10 龚娟玲;;中国作协所属文学期刊推出一批抗战题材作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秀莉;文学期刊生存发展之路探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文艺橙;纯文学期刊需要政策扶持[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悠扬 实习生 杨晶晶;“80后”创造文学奇迹[N];深圳商报;2010年

4 匡生元;也谈文学期刊的出路[N];文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雷新;文学期刊稿费何时“高地”复得?[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韩立勇书评人;涨稿费是文学期刊起死回生的好办法?[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郭志杰;构筑文学期刊的比较学研究系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冯倩 编译;美国文学期刊不退反进[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宁;少儿文学期刊 境遇两重天[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叶于;文学期刊“变脸”[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飞;“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D];北京大学;2007年

6 孙琴;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朱杰;选择与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国军;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包学菊;何以为家—东北沦陷区文学中的家族家庭视界与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昊;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月梅;从《收获》的传播看网络时代文学期刊的生存现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爱玲;从文学期刊的演变看市场对文学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德英;《萌芽》:困境中的突围[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欣荣;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学社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曲朝勃;文人群体的转型与文学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文学研究会文学期刊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6 张荣霞;蒙古国现代文学在中国(1946-1979)[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苏运生;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丁婕;四十年代文学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阳旭;利用文学社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丁志星;论现代文学大家其编辑出版行为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9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749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