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H指数与二八法则划分期刊文献核心区的优势比较
本文关键词:利用H指数与二八法则划分期刊文献核心区的优势比较
【摘要】:【目的】采用H指数和二八法则基于文献的被引频次来划分出期刊文献的核心区,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种把握研究热点的新方法。【方法】以Wo S中收录的84种的图书情报学期刊15592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并采用H指数和二八法则基于文献的被引频次来划分出期刊文献的核心区。【结果】采用二八法则划分文献核心区,其核心区文献量占总文献量为6.12%~48.61%,均值为33.81%;而采用H指数划分文献核心区,其核心区文献量占总文献量为0.56%~26.09%,均值为7.80%。对学科采用二八法则划分文献核心区,其核心区文献量占总文献量80%的文献量为38.05%;采用H指数划分文献核心区,其核心区文献占总文献量为0.67%。核心区文献篇均被引频次为H指数划分大于二八法则划分。【结论】采用H指数划分期刊文献核心区比二八法则更具集中趋势,故而H指数能更好地划分出期刊文献核心区。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分层机制 期刊文献核心区 H指数 二八法则
【基金】: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项目“四川博士学位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编号:SCAA14B04)
【分类号】:G353.1;G237.5
【正文快照】: 1)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6250142)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610500期刊刊载的文献并非所有的都会获得被引,在被引用过的文献中,各期刊之间的被引频次相差非常悬殊;即使是同一期刊刊载的文献,被引频次也是呈不均衡分布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江;伍军红;孙秀坤;;中国科技期刊的“核心区”研究——基于布拉德福定律与二八法则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6期
2 严建新;王续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的学术分层机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1期
3 邱均平,嵇丽;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与科学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3年04期
4 任胜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及相关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5期
5 严建新;徐莉莉;苏芳荔;苏立新;;Nature和Science期刊基础核心区的划分——基于其2003~2012年载文的引刊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02期
6 丁佐奇;王明华;;基于ESI的植物动物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分析及对编辑组稿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11期
7 邱均平;关于核心期刊几个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1995年04期
8 严建新;苏芳荔;徐莉莉;;期刊引证形象的量化表达——以2010年Nature和Science的引证形象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21期
9 俞立平;刘爱军;;指标数据分布与内部差距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以JCR数学期刊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李晓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特点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晓辉;;《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3 杨晓明;王兆虹;;中美顶尖大学科技产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于雪霞;赵勇强;石春生;;国防科技奖励促进技术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5 高水红;共享的幻象——信息社会中关于教育知识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袁同成;;试析我国学术研究的量化考评制度[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王会寨,卢石,刘文娟;SCI与体育科学研究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陶范;;审稿专家的责任和权利[J];编辑学报;2010年06期
9 马桂君;庞十周;;SCI文献的检索技巧及检索词的输入规则[J];编辑之友;2006年04期
10 陈乐明,李金标,陆为国,苏华;博士生学位论文引文的分析与研究[J];图书与情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青海;;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纽带作用——读《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樊阳程;;机器发现与科学发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卢艳君;;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付恒阳;段联合;;论科学发现的非偶然性——默顿的科学多重发现思想评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郭荣茂;;科学制度与风险社会[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慧河;;默顿的科学规范在学术期刊编辑中的适用[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庞燕;胡胜利;;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科书中有关科学家内容的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程志波;李正风;王彦雨;;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熊小刚;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晓锦;从技术理性到理性技术的嬗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曼;科学文化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吕娜;潜规则的功能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莹;钱学森社会工程思想新探索[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甜;1927-1965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婷;西双版纳多民族学校中不同民族学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云山;走出学术期刊困境的途径[J];编辑之友;2004年05期
2 邱均平;李爱群;周明华;舒明全;周春雷;马瑞敏;;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晓辉;孙坦;;基于期刊引用形象和期刊引用认同的期刊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2期
4 李超;;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以CSSCI图书情报学期刊评价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1期
5 张其苏,蔡蓉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03期
6 王宏鑫,邱均平;21世纪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年04期
7 丁佐奇;郑晓南;;利用信息计量学推动科学技术期刊发展——以《中国天然药物》为例[J];编辑学报;2014年01期
8 胡祖光;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其简易计算公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9 任胜利;;特征因子(Eigenfactor):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江;伍军红;孙秀坤;;中国科技期刊的“核心区”研究——基于布拉德福定律与二八法则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光明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二八法则”和“长尾理论”[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6期
2 李健;;涓涓“长尾”细流何以颠覆“二八法则”[J];IT时代周刊;2007年03期
3 ;从二八法则跨向长尾理论[J];中国邮政;2007年08期
4 ;长尾理论挑战二八法则[J];中国邮政;2007年08期
5 陈琳;;Human Library:长尾理论与二八法则的有机结合[J];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张小争;;传媒业的“二八法则”[J];中国报业;2003年10期
7 ;大客户专网的三大发展趋势[J];烽火科技;2009年12期
8 张述冠;;“长尾”虽好 实践不易[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15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喜 (电子工业出版社);感悟图书市场的“二八法则”[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李忠玉;被误读的“二八法则”[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李忠玉;论“二八法则”的失灵[N];21世纪药店;2011年
4 金英子 高龙燕 本报记者 于文江;“二八法则”与“零时间”通关[N];吉林日报;2005年
5 主持人:CPW首席记者 李云增;曲解“二八法则”结苦果[N];电脑商报;2005年
6 明浩;“二八法则”与非主流强势[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胜男;颠覆“二八法则” 不以存款论英雄[N];证券日报;2006年
8 本报通讯员 霍霏;“二八法则”进行时[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郑晓玲;针对营销的“二八法则”[N];人民邮电;2003年
10 张旭;学会运用“二八法则”[N];中国医药报;2003年
,本文编号:1012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101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