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之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7-11-01 19:33

  本文关键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之反思与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核心期刊 期刊评价 《总览》 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核心期刊是学术界和期刊界热议的焦点问题。2011年版《总览》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定性评价进行调整补充的研制方法,其结果更具客观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但是,其遴选仍存在只奖不罚、重内容轻形式,以及定性评价的专家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为此,应构建一个更科学、合理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以期为研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对科研成果给予公平、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作者单位】: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核心期刊 期刊评价 《总览》 评价指标体系
【基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2014年院级一般科研项目(2014B11)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2015年第一期自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问世以来,核心期刊一直是学术界和期刊界热议的焦点问题。《总览》研制的初衷是为图书馆采集与收藏中文期刊提供参考依据,但是其实际功能早已演变为学术评价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职称评审、绩效考核、期刊评价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剑;;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从“核心期刊”、“来源期刊”排行榜谈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军;;论学术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路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贾可卿;;学术民主论略[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3 柴英;马婧;;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J];编辑之友;2014年06期

4 雷文彪;雷凯;;基于学术不端行为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应对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2年03期

5 张立荣;;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对期刊发展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6 仲伟民;;缘于体制:社科期刊十个被颠倒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张艳艳;金晓明;林燕英;王倩;;地方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市场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04期

8 杨泽亚;赵迎红;;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发展脉络及研究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6期

9 黄筱玲;吴星溪;;以文评文——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新向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年16期

10 钱澄;;引文分析方法的本土化——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兰敬;杜慧平;;欧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现状与反思[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袁培国;;中文文科期刊影响因子评价作用之反思[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朱剑;;颠倒关系的再颠倒——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与“评价权力”关系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朱剑;;学术风气、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协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N];光明日报;2009年

2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朱剑;[N];光明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瑞昌,吴建明;信息质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情报探索;2002年04期

2 向东,张根保,汪永超,徐宗俊;绿色产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年04期

3 何世安;建立学会评价指标体系[J];学会;2005年02期

4 邱均平;丁敬达;;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J];评价与管理;2010年01期

5 祁业凤;;图书馆科研评价指标的提出及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07期

6 刘勐;;图书馆组织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03期

7 刘勐;;图书馆凝聚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年07期

8 肖广岭;用市场经济思路开展大学排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9期

9 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10 魏业华;;论信息资源合理布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合理性模糊评价(一)[J];情报科学;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磊;孙文强;田永华;;能源节约评价指标与分析方法[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国旺;李丽;;综合占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翟印礼;周虹;;关于国家小城镇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罗贺;秦英祥;李升;杨淑珍;;云计算环境下服务监管角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罗正伦;;我国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夏英煌;;地勘单位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雷;;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彭国华;杜七一;张莉;许凯;;湖北省跆拳道道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陈明;张云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杜玉兰;高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爱华;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评价指标[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吴申;如何确立地勘单位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 吴道喜;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N];人民长江报;2007年

4 记者 郑静;我市召开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汇报会[N];临汾日报;2007年

5 周东;新版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出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高杰;环保写入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7 杨娟 丁建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构建县级政府教育职责评价指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夏元;生态城区评价指标出台 慢行路遮阴率要达到80%[N];重庆日报;2012年

9 亚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发布[N];人民邮电;2012年

10 谢楠;城镇化发展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矿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卫泽;宜居生态市建设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东印;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方丽玲;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徐茂华;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夏春艳;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友珍;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建模及优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2 陈依红;中国广告创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睿杰;电子资源全程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海雨;青岛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崔启迪;安徽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乔安花;ICU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贺延国;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王兆平;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9 毛文涛;黑龙江省少年投掷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评价指标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岳;中国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8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1128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8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