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学交叉融合与发展——基于国外35种核心期刊的引文分析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ubject integrati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tersects and merges with each other, and actively draws lessons from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management science, sociology,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35 foreign core periodicals are selected as data sources, and the methods of cluster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bject structure and cross fusion of foreig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ud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houl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 classics and the fronti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knowledge source of the subjec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odules: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pecialty, which are divided into nine aspects: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cience metrology,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society, academic exchange, knowledge management, med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we should balance academic accumulation and frontier expansion, transplant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 of research program, draw lessons from theory and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2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勇;;期刊共引分析及可视化实证研究——以图书情报学研究为例[J];图书与情报;2009年03期
2 孟祥保;;试论图书馆学范式[J];图书与情报;2009年05期
3 王知津;李赞梅;谢丽娜;;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科分布特征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1期
4 白逸仙;;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之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5 吴慰慈;;当代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责任——在“2011年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主旨报告[J];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01期
6 邱均平;李俊佩;;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被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7 张蔓蒂;胡吉明;;基于同被引分析的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关系与结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8 王锦贵;王素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分野与融合发展(上)——对相关理论探讨的考察[J];情报资料工作;2007年05期
9 王知津;李赞梅;谢丽娜;;境外情报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科分布特征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年05期
10 涂湘波;韩继章;陈有志;;图书馆学理论2004年研究进展[J];图书馆;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小荃;利用引文分析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D];武汉大学;2005年
2 魏海燕;基于引文分析的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端光;汪全莉;;图书馆学新思维:公共知识管理学——图书馆学理论创新“新说”评介[J];图书与情报;2008年04期
2 王知津;王金花;;布什的memex构想对后世的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8年05期
3 李武;刘宇;;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集群分布及其亲疏关系研究[J];出版科学;2012年03期
4 张晓刚;;论艺术学交叉学科的范式建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锦;谢拉的“交流说”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影响[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04期
6 肖勇;;论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信息经济学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5期
7 方泽强;;高等教育学学科辨析——学科标准的视角[J];大学(学术版);2011年09期
8 韩德明;;侦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困境和出路[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裴学进;;论政治科学规范三维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10 刘大椿;潘睿;;人文社会科学整合的动力和走向[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段瑞一;;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A];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建香;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宋刚;中国技术管理学科演进发展状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瑞群;传媒成长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艳宁;论科学证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璇;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于科研团队发现和评价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璐;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学科关联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覃云飞;《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研究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王玲玉;文献共引分析中的关联强度和相关系数改进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禾文汇;基于BI的专利数据整合分析研究及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宫丽娜;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8 魏海燕;基于引文分析的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毕艳娜;统计与分析:1996-2005年的《历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周慧;国内图书馆学理论十年进展与21世纪理论体系构建[D];河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新;图书馆服务与利用者权益保护[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04期
2 王芬林;国家图书馆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年03期
3 陈传夫,龚萍,叶建国;创新信息服务机制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年04期
4 毛群燕;1987年情报学期刊的引文分析[J];图书与情报;1989年02期
5 刘秋梅;新时期的社会知识保障与信息利益平衡[J];图书与情报;2002年02期
6 熊伟;图书馆广义本体论导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体系的重建[J];图书与情报;2004年05期
7 李国秋,吕斌;前科学与常规科学间的经济信息学——建立学科范式是经济信息学研究的当务之急[J];图书与情报;2004年06期
8 刘兹恒;再论图书馆学本土化[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9 杨文祥;焦运立;刘丽斌;;国外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嬗变——关于21世纪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及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之二[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10 祝小诗;;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在同一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比较[J];重庆图情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悦;管理学学科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小荃;利用引文分析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D];武汉大学;2005年
2 庞龙;科学引文分析的科学评价功能和意义[D];山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子美;跨学科研究的成功范例——评王荣国博士新著《海洋神灵》[J];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02期
2 宋魏巍;;档案学跨学科研究评析[J];档案学通讯;2011年04期
3 金镇;;论网络信息传播的跨学科研究[J];现代情报;2007年07期
4 王正和;王正宪;;图书情报学方法论价值初探[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0年03期
5 钟旭;中国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著者跨学科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情报学报;2000年02期
6 宋蓓玲;;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研究创新探讨[J];情报杂志;2006年07期
7 石建;李芸梅;;新技术条件下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的转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8 张永军;;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研究突破创新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9 王筠;沈丽丽;;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中应用状况的计量分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05期
10 殷晓莉;;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变革[J];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霖;林云;黎海涛;;护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状况与展望[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宝丰;邱丽萍;;关于包装的跨学科研究[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宇峰;;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与现代图书馆工作的方向[A];泛珠三角地区图书馆学(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福建卷[C];2009年
5 杨蓉;冯灵;袁丽;熊真真;陈静;;内外科护理学神经系统交叉融合教学改革实践[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韵江;;管理学合法性的反思:基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宇;;当代跨学科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徐文堪;;古代世界的文化联系和交流——三本中英文论著读后[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9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王家民;王芳媛;孙浩章;王丰;马建华;;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包装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梦薇;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黄华新 王华平;论跨学科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3 顾海良;推进跨学科研究 破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N];光明日报;2010年
4 黄华新;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褚国飞;鼓励多元化国际化注重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刘晓军 韩义雷;科技新星计划今年起开展跨学科研究[N];科技日报;2011年
7 江小平;重视跨学科研究[N];河南日报;2004年
8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邹寿彬;探索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体制与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佘可楚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以制度创新推进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吴月辉;斯坦福启动跨学科研究项目[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魏巍;“跨学科研究”评价方法与资助对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金海;蒙古神话的文化解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8 柳洲;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成长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刘建刚;语用选择与等效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巍;教育技术学身份危机及其消解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李丽刚;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杨琪;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程静;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对跨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萍;哲学的唯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贾川;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徐安;论“伦理道德影响下的中国寓言文学”[D];安徽大学;2007年
8 陈媚;北京地区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9 王琪欣;联络口译中的礼貌问题[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陈书毅;文化研究与学科体制的内在张力[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35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223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