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突围:专利申请成竞争的重要手段
有言道“物以稀为贵”,在科技世界当数核心专利最贵。
专利申请被公司看作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大公司通过专利布局打造核心技术优势,这种优势为其圈定一批忠实的用户;而小公司申请专利技术更多是为了获得与大公司对等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出于技术提升、布局海外市场等需求,专利布局情况有所增加。
1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200万件,其中发明授权专利达到26.3万件。截至2015年底,在各个省市中广东发明专利拥有量最多,作为高科技产业集中地深圳占据其中大部分的专利技术。中兴、华为两家手机厂商去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就达到了5086件。
同时,随着深圳国际知名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创新公司布局国际专利,它们的布局也吸引了大企业的合作。
虽然国内TFP(全要素生产率)并不理想,创新能力或许还在起步阶段,但专利数量上的突破对专利质量也有一定影响。随着民营企业对专利技术越发重视,在其中的布局程度也逐渐加深。
专利意义:合作与竞争
根据兰德公司发布的《中国专利和创新报告》,Zuniga等学者研究发现,近20%的授权专利是为了阻碍竞争对手。这尤其体现在医药、点子等行业,大量的专利技术能够限制对手研发进程同时促进企业之间的谈判,而大公司之间会对互补的专利技术进行合作整合。
大公司专业化、产业化的投入能力较强且具有足够影响力,高校小公司主要是研发上,专业化和产业化相对较弱,所以先天性存在分工协作。在欧美,除了有良好的金融机制支持小公司在细分领域有一些专业的研究之外,大公司也设立基金支持小公司或者院校研发。
“等这些公司有比较好的突破之后,大公司就会进行收购并购战略协作,共同推动技术产业化,美国这方面做得挺好的。”从事裸眼3D技术研发的深圳企业超多维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有500多项专利,其知识产权总监李伟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侧重计算推算的谷歌公司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弥补了通信专利领域技术的空缺,“为谷歌创造出一个更加强劲的专利组合”。
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加强技术研发与专利突破,是获得大公司合作机会的方式。这些合作无论从资源还是资金上都能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李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些是根据当地市场情况来布局的:“(我们布局专利)考虑到各个国家产业状况、主要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个国家在相关领域产业的实际情况,除了中国之外,一些核心的专利会在美国进行布局,日本和中国台湾主要布局涉及面板的技术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欧洲我们主要布局核心算法和芯片的专利,主要是欧洲这边有一些比较强的半导体公司。”
而这些专利布局是公司能与国际企业谈合作的“资本”。超多维与东芝、索尼都有战略合作,在日本本土推出裸眼3D个人PC电脑,这些硬件背后所用的是超多维在面板上的专利技术。“因为有这些专利,才能得到跨国公司的尊重,跟超多维探讨技术。”李伟说道。
除了与跨国公司合作,专利布局也有助于企业在新市场中拓展知名度。据了解,除了国内市场,美国是全球科技中心,核心技术是战略高地。中国大概20%的专利会在美国布局,其中民营企业占据这些专利的大部分。根据检索,成立于2006年的无人机企业大疆创新在美国已经申请并获准授权的专利达到15项,其中除了其核心云台技术之外,还包括无人飞行器、遥控器等整机或者配件专利。这些专利保障了其核心技术在美国市场的地位。
“中国创新刚刚起步,含量可能与美国有一定差距,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做技术研发,像中兴、华为、大疆这些企业走在行业前列,拥有核心专利也将越来越多,未来会出现更多核心专利和价值。”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人士说。
中小企业专利重集成应用
创新技术研发以及专利申请都是一笔庞大的成本。一个手机里涉及的专利技术可以达到上万件,不算技术研发成本,光是专利申请费用都不菲。
在国外,除了政府之外,大型企业会投入资金补助专利研发。而国内政府也会出资支持企业进行专利研发。
“超多维最初的专利研发资金来自大股东投入,后续是政府支持,很多项目研究得到政府的项目经费支持,地方政府专利申请政策奖励。”李伟说道。
对于中小型企业技术研发来讲,注重细分领域的钻研投入能够达到更大的效率。谷歌、苹果这种量级的跨国企业技术上的积累时间较长,而中小型企业在基础性研究和创新上都有所欠缺。但是在集成创新和应用环节上,中小企业专利数目却并不少。
手机行业的集成创新更多。“大部分的手机行业都是集成创新,基础研究此前并不多,主要是将很多已有的技术重新整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形成新的技术和产品。”上述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国内专利技术主要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日本、德国同时沿用这种区分方式。
实用新型也叫小发明,创新程度略低于发明。在美国专利技术中不具备该专利门类。
发明和实用新型之间没有具体划分,有些技术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也可以申请发明,一般说实用新型保护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创新,发明除实体创新外,还可以保护计算机程序、生产方法等。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专利布局几乎成平均分配的态势,实用新型专利量略低于发明专利。
其中这部分专利技术主要是个人和民营企业。
美国专利只有发明一个大类,部分申请的专利可能只是一种设想,对比而言,涉及应用层面的专利,在国内可以通过实用新型申请专利。因此也有一些如扭扭车一样国外的理念最后到中国实现技术落地的例子。
“中国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这一方面体现在专利数量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产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上。互联网技术产生于美国,但应用最好的是中国,这个领域公司每年上万件技术创新都是属于应用层面。”李伟说。王思琪
[责任编辑:张腾飞]
本文编号:27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27431.html